图书介绍

四川苗族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四川苗族志
  • 《四川苗族志》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534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256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苗族-民族历史-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苗族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11

第一篇 历史沿革35

第一章 族源、族称及迁徙35

第一节 族源35

第二节 族称37

第三节 迁徙38

第二章 时代概况40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苗族40

第二节 古代时期的苗族40

第三节 近代时期的苗族41

第四节 现代时期的苗族42

一、民国时期苗族的社会生活42

二、苗区解放,建立政权42

三、土地改革42

四、社会主义改造42

五、人民公社43

六、“文化大革命”44

七、改革开放44

第三章 建置与人口45

第一节 建置45

一、元代以前的建置45

二、元朝至民国年间的建置46

三、解放后的建置47

第二节 人口48

第二篇 自然环境50

第一章 地理环境50

第一节 土壤50

第二节 山脉51

第三节 河流51

第四节 气候53

第二章 自然资源54

第一节 土地54

第二节 森林54

第三节 水能55

第四节 矿产56

第五节 中草药56

第六节 旅游资源57

第七节 奇石59

第八节 珍稀动物59

第三篇 综合经济60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60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60

第二节 土地农民所有制61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61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63

第二章 粮食作物64

第一节 粮食品种64

第二节 粮食生产65

第三章 经济作物66

第一节 烤烟66

第二节 青麻66

第三节 蚕桑66

第四节 果树67

第五节 茶叶67

第六节 狩猎67

第四章 畜牧业69

第一节 养牛69

第二节 养羊69

第三节 养猪69

第四节 家禽71

第五章 工业72

第一节 煤矿72

第二节 缫丝72

第三节 蜡染72

第四节 纺织73

第五节 酿造73

第六节 造纸74

第六章 商业75

第七章 扶贫76

第一节 国家实施救济扶贫76

第二节 开发式扶贫76

第三节 扶贫效果79

第四篇 社会事业81

第一章 教育81

第一节 私塾学堂81

第二节 光华小学与边民小学81

第三节 解放后的民族学校83

第二章 医药卫生86

第一节 苗医历史86

第二节 苗医诊断86

第三节 苗医治疗86

第四节 药物分类88

第五节 药物配方89

第六节 蛊药89

第七节 医疗卫生事业90

第三章 计划生育91

第一节 实施计划生育前91

第二节 实施计划生育后91

第三节 优生优育92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93

第一节 交通93

第二节 农田水利93

第三节 电力与广播电视94

第五篇 反帝反封建斗争95

第一章 清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95

第一节 陶新春义军在四川95

第二节 川滇黔边号军举义96

第三节 珙县保路举义98

第二章 苗族团练武装99

第一节 陶富华办团治匪99

第二节 陶洪兴办团获功牌99

第三节 天富团血染洛亥场100

第四节 杨治国办团获奖101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反压迫斗争102

第一节 陶开、项幺五起义102

第二节 红军长征在苗区103

第三节 古蔺苗族地下党支部106

第四节 杨志诚支持游击队108

第四章 清匪反霸斗争110

第一节 古宋中华山苗族武装自卫队110

第二节 叙永苗族保家自卫队112

第三节 古宋李子关苗族剿匪分队113

第四节 古蔺县县大队苗族新二连115

第六篇 政治117

第一章 建立政权117

第一节 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17

第二节 苗族乡118

第二章 参政议政128

第一节 解放前后苗族的政治待遇128

第二节 参政议政129

第三节 培养苗族干部131

第三章 民族事务管理机构134

第一节 古代的管理机构1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民族事务管理机构135

第三节 解放后的民族事务管理机构135

第七篇 文化艺术篇138

第一章 语言文字138

第一节 语言138

一、语言概况138

二、词类及语法141

三、特殊语音现象142

第二节 文字142

一、古文字142

二、坡拉字母苗文143

三、拉丁字母苗文144

四、文字推广运用146

第二章 民间文学147

第一节 神话147

一、开辟神话147

二、起源神话148

三、洪水神话149

四、英雄神话150

五、社会生活神话151

第二节 传说151

一、民族来源传说151

二、人物传说152

三、地方风物传说154

四、风俗传说155

第三节 民间故事158

一、童话故事158

二、生活故事161

三、寓言故事163

第四节 歌谣164

一、古歌164

二、丧俗歌165

三、婚俗歌166

四、生活歌168

五、情歌168

六、苦歌169

七、儿歌171

八、谜语歌172

九、苗族歌谣的基本格律172

第三章 民间工艺175

第一节 蜡染与绘画175

第二节 挑花刺绣176

第三节 纺织177

第四节 竹编177

第五节 雕刻178

第六节 剪花及首饰加工178

第四章 信仰崇拜179

第一节 信仰179

一、原始宗教179

二、天主教的传入182

三、基督教的传入183

第二节 崇拜184

一、祖先崇拜185

二、鬼神崇拜185

第五章 音乐、舞蹈与体育186

第一节 音乐186

第二节 舞蹈187

第三节 乐器188

一、芦笙188

二、长腰牛皮鼓189

三、口弦189

四、竹箫189

五、牛角号189

六、唢呐190

七、锣鼓190

第四节 体育190

一、体育类型190

二、体育活动192

第八篇 民风民俗194

第一章 家族194

第一节 家庭194

第二节 姓氏194

第三节 称谓196

第四节 家规家教197

第五节 谱牒198

第二章 饮食、服饰及居住199

第一节 饮食199

第二节 服饰203

第三节 居住206

第三章 禁忌209

第一节 日常禁忌209

第二节 节庆禁忌210

第三节 祭祀禁忌211

第四章 婚姻礼俗212

第一节 婚姻沿革212

第二节 婚姻类型212

一、自由婚姻213

二、包办婚姻213

三、族外通婚213

四、招赘、丧偶、离婚213

五、“赖”婚214

六、抢亲214

第三节 婚姻程序214

一、求亲214

二、定亲215

三、娶亲215

第五章 丧葬祭祀219

第一节 丧葬沿革219

第二节 丧葬礼俗220

一、葬祭220

二、除灵224

三、超荐225

第三节 神灵祭祀226

一、祭祀天神226

二、祭祀门神227

第六章 节日礼仪229

第一节 节日229

一、踩山节229

二、赶苗场232

三、年节233

四、蹦鼓节234

五、三月三235

六、清明节235

七、四月八235

八、端午节236

九、吃新节236

十、七月半236

十一、中秋节236

十二、其他节日237

第二节 道德礼仪237

第九篇 人物239

第一章 人物传239

第二章 人物简介249

第三章 当代人物简历255

附录:重要文存283

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指示关于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处理办法283

二、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摘要)284

三、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立白腊苗族乡等的批复284

四、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284

五、诸夷·苗人287

六、苗夷辩288

七、珙邑安苗论289

八、苗俗纪略289

九、论苗族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290

十、蚩尤坟考297

十一、苗族文化赋302

后记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