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文明文学理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勒义增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80168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跨文明文学理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论“失语症”与文论“变异”1
第一节 文论“失语症”:异质性的丧失1
一、文论“失语症”的提出与讨论2
二、文论的异质性7
三、文论“失语症”的实质:异质性的丧失9
四、重建中国文论话语12
第二节 “理论旅行”与文论“变异”14
一、“理论旅行”的提出15
二、接着“理论旅行”说的“变异”理论17
三、文学理论在“理论旅行”中的变异现象22
第二章 跨文明异质文化交流的困境与原因27
第一节 跨文明异质文化交流的困境27
一、文化异质性带来的文化立场错位使异质文化交流出现对立28
二、同一概念的不同认知使异质文化交流缺少对话交流的空间31
三、不平等的文化对话造成强势话语的“独霸天下”34
第二节 跨文明异质文化出现交流困境的原因36
一、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成见使异质文化交流出现对立36
二、前理解对概念的不同阐释使异质文化交流缺少对话的空间38
三、话语不平等使异质文化对话变成强势话语的“独霸天下”40
第三章 佛教中国化与屈原阐释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43
第一节 从佛教中国化到西方文论中国化43
一、从中国文化佛教化到佛教文化中国化44
二、从中国文化西方化到西方文化中国化45
三、中国文论西方化46
四、西方文论中国化49
五、中国文论西方化与西方文论中国化的根本区别52
第二节 屈原阐释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54
一、贾谊、刘安、司马迁阐释屈原:道家文化语境与消解性话语模式54
二、扬雄、班固、王逸阐释屈原:儒家文化语境与解经话语模式55
三、刘勰阐释屈原:玄学文化生成与思辨话语模式56
四、王国维阐释屈原:中西文化汇通与审美话语模式58
五、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新文化语境的生成和话语方式的运用59
第三节 西方文论预设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主要障碍60
一、西方文论预设了建构中国文论的思维方式60
二、西方文论置换了中国文论的概念范畴63
三、西方文论限制了中国文论的表达方式66
第四章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基本规律69
第一节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他国化与本土化规律69
一、跨文明文论交流的他国化规律70
二、跨文明文论交流的本土化规律73
第二节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变异性规律76
一、文明的冲突与差异是当今世界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76
二、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变异性规律78
第三节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最终目标:对文学共同规律的追求83
一、从本土文学到世界文学83
二、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学选择86
三、跨文明文论交流的最终目标:对文学共同规律的追求91
第五章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变异性举隅96
第一节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对中国文论的变异96
一、知识谱系:零散性文论与系统化的规整96
二、概念范畴:模糊性文论与明晰化的界定99
三、表达方式:隐喻性文论与科学化的解读102
第二节 迂回的“变异”:以《迂回与进入》为例105
一、意义的形成:哲学的与智慧的105
二、意义的表述:直接的与迂回的108
三、迂回的意义:反观的与融通的112
第六章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条件和路径选择117
第一节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条件117
一、文化适应性117
二、文学适应性119
三、文论适应性121
四、需要适应性123
第二节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路径选择126
一、异质文化交融,激发文论新质126
二、异域文论相似,互相启发阐释127
三、创造性误读异质文论130
第七章 跨文明文论的对话与激活134
第一节 跨文明文论对话的原则与途径135
一、跨文明文论对话的原则136
二、跨文明文论对话的具体途径138
第二节 跨文明文论对话,激活文论新质:以“妙悟”为例142
一、妙悟是中印文化因子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诗学话语142
二、妙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思维方式145
第八章 中西方文艺思想与文艺思潮对话举例152
第一节 文艺思想对话:阿多诺的“反艺术”与庄子的“法天贵真”152
一、“反艺术”:反对“同一性”的艺术与反对人为的艺术152
二、理想的艺术:现代艺术和天然艺术155
三、理想艺术的实现:凌乱破碎的图景与虚静物化的状态158
第二节 文艺思潮对话: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比较160
一、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的异质性161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在生成条件上的可通约性163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在理论形态上的共同性165
第九章 中西方文论范畴、创作心理机制与叙述技法对话举例168
第一节 文论范畴对话:虚静与直觉168
一、虚静和直觉体现了思维活动的物我不分性169
二、虚静和直觉体现了思维活动的直观体悟性171
三、虚静和直觉体现了思维活动的超越功利性173
第二节 创作心理机制对话:“自由联想”与“兴”175
一、“自由联想”是创作主体自由自主的意识活动175
二、“兴”是创作主体连绵不断的意识流动176
三、“兴”的“联想地想象”与“自由联想”是相通的178
第三节 叙述技法对话:“常山之蛇”与“巴尔扎克之蛇”180
一、整一性与圆整性181
二、时间性与空间性182
三、实现效果与表达主题184
四、线性思维与圆形思维185
参考文献186
后记195
热门推荐
- 3309101.html
- 801074.html
- 176636.html
- 2901509.html
- 2600497.html
- 2062852.html
- 71008.html
- 1774523.html
- 3657127.html
- 3513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6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