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54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绪论2
第1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2
1.1 研究背景2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3
1.2.1 森林群落组成及多样性3
1.2.2 森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5
1.2.3 森林群落时空变化动态6
1.2.4 森林群落生物量7
1.2.5 森林凋落物8
1.2.6 植被恢复促进技术11
1.2.7 抗性林木选育及快繁13
1.2.8 林木专用复配制剂15
1.2.9 包衣丸化种子15
1.3 发展趋势17
1.4 主要研究成果17
1.4.1 森林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17
1.4.2 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18
1.4.3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18
1.4.4 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体系建立与评价19
1.4.5 成果转化19
第2章 地域分异与实验方法21
2.1 地域分异与区划21
2.1.1 两个热量带21
2.1.2 三个高度层21
2.1.3 四个类型22
2.1.4 九个立地类型区22
2.2 森林植被特点与树种分布23
2.2.1 森林植物区系特点23
2.2.2 树种分布23
2.2.3 森林水平分布23
2.2.4 森林垂直分布23
2.3 试验地概况26
2.4 实验方法27
2.4.1 标准样地设置与调查27
2.4.2 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29
2.4.3 森林植被动态变化遥感分析31
2.4.4 主要森林群落生产力研究34
2.4.5 森林可持续能力的量化研究35
2.4.6 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37
2.4.7 快速构建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39
2.5 技术路线41
第2篇 快速构建理论基础研究第3章 森林生态承载力44
3.1 评价体系44
3.1.1 评价目的44
3.1.2 评价原则44
3.1.3 指标体系45
3.1.4 时空尺度47
3.1.5 评价方法48
3.1.6 评价标准48
3.2 森林承载力分析49
3.2.1 指标与贡献49
3.2.2 承载指数50
3.2.3 森林承载力预测55
3.3 森林经营方案优化55
3.3.1 增量模型56
3.3.2 结构调整57
3.3.3 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58
3.4 本章小结58
第4章 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60
4.1 群落类型划分60
4.1.1 针叶林60
4.1.2 针阔混交林63
4.1.3 常绿阔叶林63
4.1.4 落叶阔叶林64
4.1.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64
4.1.6 山地矮林灌丛64
4.1.7 竹林64
4.1.8 经济林64
4.2 物种组成64
4.2.1 结构状况与生境特征64
4.2.2 优势木组成结构65
4.3 物种多样性67
4.3.1 群落间多样性比较67
4.3.2 群落内层次之间的多样性比较68
4.4 生物量及碳贮量68
4.4.1 森林群落生物量模型的构建68
4.4.2 森林生物量增长趋势70
4.4.3 群落生物量的时空格局71
4.4.4 森林群落的碳汇研究72
4.5 森林凋落物73
4.5.1 不同群落年凋落物量及组分73
4.5.2 不同群落凋落物月变化和季节变化74
4.5.3 凋落物量在地理气候区域间的差异74
4.5.4 凋落物量与树木生长性状及群落特征的关系75
4.5.5 凋落物量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76
4.6 森林土壤79
4.6.1 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79
4.6.2 林龄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79
4.6.3 针阔混交林的树种比例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81
4.6.4 森林凋落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81
4.7 本章小结82
第5章 主要森林群落时空变化规律84
5.1 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分类精度84
5.2 森林植被的时间序列84
5.3 森林植被的空间景观格局86
5.3.1 斑块数量特征86
5.3.2 边缘密度分析87
5.3.3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分析87
5.3.4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分析89
5.3.5 散布与毗邻指数分析90
5.3.6 景观相似性指数分析90
5.3.7 景观破碎度分析90
5.3.8 景观异质性指数分析91
5.4 本章小结91
第6章 森林生物量计量模型与应用92
6.1 样地调查方法92
6.1.1 样地选择92
6.1.2 样地布局92
6.1.3 样地调查93
6.2 最小样本数确定93
6.2.1 树种组成及生物量分析93
6.2.2 最小样本数的确定94
6.3 生物量模型的选型95
6.3.1 模型的变量确定95
6.3.2 独立模型的筛选96
6.3.3 独立模型的确定97
6.3.4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97
6.3.5 单因子生物量模型98
6.3.6 模型比较与检验98
6.4 生物量优选模型99
6.4.1 松类生物量模型99
6.4.2 杉类生物量模型99
6.4.3 硬阔生物量模型(Ⅰ)100
6.4.4 硬阔生物量模型(Ⅱ)101
6.4.5 软阔生物量模型101
6.4.6 毛竹生物量模型102
6.4.7 杂竹生物量模型103
6.4.8 下木层生物量模型103
6.4.9 草本层模型103
6.5 生物量表103
6.6 区域森林生物量测定109
6.6.1 现存生物量109
6.6.2 生物量组成110
6.6.3 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110
6.7 森林生物量的环境特征111
6.7.1 地貌特征与群落生物量111
6.7.2 坡向与群落生物量112
6.7.3 坡度与群落生物量112
6.7.4 坡位与群落生物量113
6.7.5 土层厚度与群落生物量114
6.8 森林生物量空间结构特征114
6.8.1 区域特点与生物量114
6.8.2 森林植被与生物量115
6.8.3 优势树种与生物量116
6.8.4 森林起源与生物量117
6.8.5 树种组成与生物量117
6.9 典型森林群落的生物量特征118
6.9.1 常绿阔叶林生物量118
6.9.2 杉木林生物量118
6.9.3 马尾松林生物量120
6.10 本章小结120
第7章 二元演替方法122
7.1 森林群落顺行演替途径122
7.2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122
7.2.1 演替系列主要树种的更替过程122
7.2.2 主要树种种群的更新动态123
7.2.3 演替系列主要树种更替的原因123
7.3 马尾松优势林演替过程124
7.3.1 环境条件对马尾松优势林群落演替的影响124
7.3.2 演替特征126
7.4 二元演替方法实证和模式127
7.5 本章小结129
第3篇 快速构建新材料支撑体系第8章 阔叶树容器苗标准化培育132
8.1 种子处理132
8.2 环境调控技术134
8.2.1 温度控制134
8.2.2 湿度调节134
8.2.3 光照调控134
8.2.4 大气管理135
8.2.5 防治虫病害135
8.3 标准化培育模式135
8.4 质量评价135
8.4.1 形态指标135
8.4.2 生理指标及活力指标140
8.4.3 出圃质量标准141
8.5 成本控制142
8.5.1 成本构成142
8.5.2 成本控制技术143
8.6 效益评价144
8.6.1 树种与造林质量144
8.6.2 规格与造林质量145
8.6.3 季节与造林质量145
8.6.4 容器苗林的林分特征146
8.6.5 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147
8.7 本章小结147
第9章 林木植生基材研发149
9.1 育苗容器的选择与研制149
9.1.1 单体管形容器149
9.1.2 修根型大苗容器149
9.1.3 无纺袋育苗容器150
9.1.4 育苗容器与苗木质量150
9.2 轻型基质的研制152
9.2.1 基质与苗高152
9.2.2 基质与地径152
9.2.3 基质与生物量153
9.2.4 基质与苗木质量154
9.2.5 轻型基质配比154
9.3 林木生长基材的开发应用156
9.3.1 基材与物理性质156
9.3.2 基材与水分散失156
9.3.3 基材与淋洗液157
9.3.4 基材与最大吸水量157
9.3.5 基材与苗木生长量158
9.3.6 植生基材综合评价159
9.3.7 FDL-3植生基盘材的研发160
9.3.8 JB-SOIL厚层植生基材的研发160
9.4 本章小结161
第10章 林木生长促进剂研制163
10.1 林业苗木专用复配制剂163
10.1.1 研制方法163
10.1.2 配比优化164
10.2 滨海盐碱地林木生长促进剂167
10.2.1 研制方法167
10.2.2 配比优化168
10.2.3 综合配套技术170
10.3 林木包衣丸化种子170
10.3.1 沸腾造粒技术170
10.3.2 夹心包衣丸化工艺171
10.3.3 多效抗旱包衣剂研制174
10.3.4 林木种子包衣丸化技术应用178
10.4 本章小结179
第4篇 快速构建模式技术研究第11章 阔叶林发展模式技术182
11.1 马尾松林阔叶树群落恢复技术182
11.1.1 马尾松林群落特征182
11.1.2 群落恢复和重要值183
11.1.3 群落恢复和树种多样性184
11.1.4 群落恢复和优势树种184
11.1.5 群落恢复关键技术185
11.2 杉木林阔叶化改造技术185
11.2.1 杉木林群落结构特征185
11.2.2 杉木迹地更新阔叶树种选择186
11.2.3 杉阔混交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187
11.2.4 杉阔混交对林地土壤的影响187
11.2.5 杉木林阔叶化改造关键技术188
11.3 天然次生林阔叶化促进技术188
11.3.1 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188
11.3.2 天然次生林中阔叶树种的生长表现190
11.3.3 天然次生林恢复时间与群落结构190
11.3.4 天然次生林恢复时间与土壤性质191
11.3.5 天然次生林阔叶化促进关键技术192
11.4 本章小结192
第12章 防护林营建模式技术194
12.1 清洁水源林营建技术194
12.1.1 定位监测194
12.1.2 森林凋落物与土壤性状195
12.1.3 清洁水源蓄水能力196
12.1.4 清洁水源净化水质能力197
12.1.5 清洁水源林构建技术200
12.2 河道生态绿化营建技术201
12.2.1 试验设计201
12.2.2 山丘区河道植物选择203
12.2.3 平原河道植物选择206
12.2.4 植物群落模式筛选207
12.3 平原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208
12.3.1 防护林树种组成208
12.3.2 防护林结构特征209
12.3.3 树种与防护功能210
12.3.4 农田防护林构建技术213
12.3.5 低效林带改造技术215
12.4 工业污染区防污林构建技术215
12.4.1 污染环境下植物生长状况215
12.4.2 熏气试验218
12.4.3 植物抗污机理220
12.4.4 抗性植物筛选223
12.4.5 防污林模式构建技术226
12.5 本章小结227
第13章 生态经济型公益林经营技术229
13.1 乡土生态经济型树种调查229
13.2 生态经济型树种引进与快繁231
13.2.1 金樱子良种选育231
13.2.2 掌叶覆盆子良种选育233
13.2.3 薄壳山核桃良种引选234
13.2.4 红豆杉品种引选234
13.2.5 光叶楮引种试验234
13.2.6 香椿良种引选235
13.2.7 锥栗良种引选235
13.3 经营方式与生态特征235
13.3.1 经营方式与林地土壤235
13.3.2 经营方式与角尺度235
13.3.3 经营方式与物种隔离度235
13.3.4 经营方式与林分稳定性236
13.4 生态经济型公益林经营模式236
13.4.1 毛竹林生态经营模式236
13.4.2 小竹林改造模式236
13.4.3 木本粮油类树种经营模式236
13.4.4 木本药材类树种经营模式237
13.4.5 干、水果类树种经营模式237
13.5 本章小结238
第14章 困难地造林模式技术240
14.1 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240
14.1.1 土壤盐分动态变化240
14.1.2 主要绿化树种适应性241
14.1.3 土壤改良技术242
14.1.4 滨海盐碱造林关键技术243
14.1.5 盐碱地造林模式244
14.2 海岛困难地造林技术247
14.2.1 造林树种选择247
14.2.2 包衣种子和保水剂应用250
14.2.3 结构配置模式251
14.2.4 营造林技术251
14.3 裸露山体植被恢复技术252
14.3.1 坡度与植物生长252
14.3.2 土壤硬度与根系抵抗力252
14.3.3 根径与拔出抵抗力253
14.3.4 FDL-3植生基盘材改良客土吹喷法253
14.3.5 JB-SOIL厚层植生基材吹喷方法254
14.3.6 档土翼超厚层基材吹喷边坡绿化法254
14.3.7 抗冲刷保水肥料袋结合植生基材吹喷方法255
14.3.8 植物保育块方法255
14.4 本章小结255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
- 665642.html
- 2420844.html
- 1662436.html
- 2106831.html
- 2983612.html
- 942975.html
- 3072438.html
- 1809492.html
- 2178101.html
- 3818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8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8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9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2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5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4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