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楼梦的超前意识与现代阐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饶道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2597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红楼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楼梦的超前意识与现代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上编 思想-精神-价值1
第一章 《红楼梦》的批判精神1
一、贾宝玉是个“怪胎”1
二、贾宝玉处身的“结构”的特征4
三、贾宝玉的解构作用11
第二章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16
一、前言:盛世悲音与末世挽歌17
二、家庭(家族)悲剧20
三、士的悲剧28
四、“情”的悲剧38
五、女性的悲剧45
六、结语53
第三章 《红楼梦》的死亡意识57
一、前言:“宝玉特色”的死亡意识57
二、普遍的死亡体验是产生死亡意识的基本原因59
三、特殊的性情气质是宝玉式死亡意识的根本原因62
四、结语70
第四章 《红楼梦》的家庭温情71
一、元春归省 缘情而建大观园73
二、宝玉 “温柔富贵乡”中的温情76
三、黛玉 寄人篱下的悲哀82
第五章 《红楼梦》的价值关怀90
一、前言:论题缘起与理论依据91
二、引论:王国维与刘小枫关于《红楼梦》的价值关怀的阐释93
三、曹雪芹价值观的多层面与矛盾性99
四、生命价值关怀:享乐一审美主义104
五、伦理价值关怀115
六、结语130
第六章 《红楼梦》“泛爱”思想的价值重估134
一、《红楼梦》中的“泛爱”思想以及前人的评论135
二、《红楼梦》“泛爱”思想的具体内涵139
三、《红楼梦》“泛爱”思想与儒家、墨家思想的关系144
四、从中西比较角度看《红楼梦》“泛爱”思想的价值148
第七章 《红楼梦》的“怨弃”情绪与“被弃”原型162
一、“弃石”故事与“弃子”原型163
二、对儒家文化的矛盾态度形成的“被弃”心态167
三、历史文化中的“被弃”原型175
第八章 《红楼梦》的“好色即淫”说与“《国风》好色而不淫”论182
一、一桩“公案”:“好色即淫”还是“好色而不淫”182
二、“好色而不淫”论与古代文化的“好色”观183
三、“好色”的两种所指:“好淫”和“意淫”188
四、“好色即淫”说对“好淫”、纵欲风气的批判与反拨190
五、贾宝玉之“好色而不淫”对传统的超越193
第九章 贾宝玉的同性恋论辨195
一、事实的确认:贾宝玉有过同性恋行为195
二、宝玉同性恋的类型、对象和目的199
三、宝玉同性恋根源的社会—心理学分析202
四、宝玉同性恋的根源和意义的哲学—美学探究206
第十章 妙玉形象别解212
一、对妙玉的误解212
二、前八十回妙玉的原貌214
三、佛门中人的“魏晋风度”220
四、妙玉正解或别解228
下编 影响-接受-比较232
第十一章 《红楼梦》与白居易诗232
一、《红楼梦》的诗词用典、小说题名受白居易诗影响232
二、《长恨歌》对《红楼梦》的影响237
第十二章 金庸小说与《红楼梦》245
一、千古情人独我痴248
二、精华灵秀钟女儿——女性形象的塑造254
一、《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概况267
第十三章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267
二、近20年国内《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述评270
三、《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81
第十四章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好色”比较论294
一、《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好色”的内涵、意义以及对“好色”的态度295
二、日中古代文化的“好色”观及其对《源氏物语》、《红楼梦》的创作与评论的影响300
第十五章 贾宝玉与霍尔顿形象比较论312
一、叛逆·分离 孤独313
二、理想世界·守望 幻灭319
三、妥协·非英雄 颓废325
第十六章 《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对人的存在的深思331
一、母子对立与父子冲突333
二、真与假或现实与梦想,逃避、退守与追求、进攻337
三、两组配对人物的对立与互补342
第十七章 《红楼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348
一、曹雪芹话语的“复合双声性”349
二、被“异化”、“驯服”的女性358
三、“觉醒”但无路可走的女性369
后记379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382
热门推荐
- 648754.html
- 3426655.html
- 371191.html
- 2796250.html
- 2534759.html
- 439029.html
- 599874.html
- 364550.html
- 159967.html
- 997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4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7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1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6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