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文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守湘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1210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秦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文化与原始社会的文学1
第一节 原始社会文学产生的文化土壤1
一、原始社会发展概况1
目录1
二、劳动是建构原始社会精神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基石4
三、原始社会文学的发展历程7
第二节 上古歌谣9
一、适应劳动节奏的呼声是诗歌的胚胎10
二、传授生产经验的劳动叙事歌11
三、宗教祭祀歌12
四、抒情诗歌的出现14
一、什么是神话传说16
第三节 上古神话传说16
二、神话传说产生、发展和“毁灭”的历史过程18
三、上古神话传说的分类介绍20
四、神话传说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26
第二章 殷周巫史文化与散文的最初阶段29
第一节 人神关系的嬗变与文化倾斜29
一、巫卜文化的起源与散文的萌生29
二、理性精神的初步觉醒——巫卜文化向史官文化的倾斜31
第二节 甲骨卜辞——散文的萌芽36
一、甲骨卜辞概述36
二、甲骨卜辞的语言特征37
一、《周易》概述41
第三节 《周易》——散文的雏型41
二、《周易》卦爻辞的散文特征44
第四节 《尚书》和钟鼎铭文——散文的成型48
一、《尚书》和钟鼎铭文概述48
二、《尚书》和钟鼎铭文的散文特征及其地位50
第三章 《诗经》58
第一节 《诗经》概说59
一、《诗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59
二、《诗经》的名称和篇数61
三、《诗经》产生的年代、地区和作者62
四、《诗经》的搜集与编订65
五、《诗经》的分类与传授68
一、一幅西周奴隶制兴起的历史画卷70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价值70
二、一曲“邦国殄瘁”的挽歌77
三、一面“礼崩乐坏”的镜子81
第三节 《诗经》对诗艺的开拓87
一、对比法系列的开拓88
二、对赋法系列的开拓97
三、《诗经》的句法、章法及语言艺术106
第四节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108
第四章 史官文化的独立——历史散文的勃兴112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历史散文的发展112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思想112
二、史官文化的独立——历史散文的勃兴116
第二节 《春秋》119
第三节 《左传》121
一、《左传》的体例及作者121
二、《左传》的思想内容122
三、《左传》的艺术成就125
第四节 《国语》133
第五节 《战国策》138
一、《战国策》的编次138
二、《战国策》的思想内容139
三、《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42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对后世的影响146
一、士人文化崛起的历史条件148
第五章 士人文化的崛起与诸子散文的腾跃148
第一节 士人文化崛起的历史条件及其基本特征148
二、士人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诸子散文的沿革150
第二节 记言体诸子散文156
一、孔子与《论语》156
二、墨子与《墨子》160
三、孟子与《孟子》162
第三节 著述体诸子散文170
一、老子与《老子》170
二、庄子与《庄子》173
三、荀子与《荀子》182
四、韩非子与《韩非子》188
第四节 诸子散文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192
第六章 屈原与楚辞193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193
一、战国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势与楚国社会状况193
二、南北文化的融合对楚辞的产生的影响196
三、南北文化融合的过程及楚文化的特征200
四、南方文化其表,北方文化其骨202
五、楚辞的先声204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与思想206
一、屈原的生平206
二、屈原的思想210
第三节 屈原的作品217
一、《离骚》219
二、《九歌》222
三、《天问》227
四、《九章》228
五、《招魂》234
第四节 屈原楚辞的艺术成就235
一、继承发展了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235
二、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喻手法237
三、对其它各种艺术手法的拓展240
四、完成了我国诗体的第一次大解放245
第五节 屈原的地位及影响246
第六节 宋玉251
第七章 先秦文学小结256
热门推荐
- 2440529.html
- 3886034.html
- 40400.html
- 787019.html
- 254062.html
- 1520306.html
- 3823154.html
- 612631.html
- 123809.html
- 1249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5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7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6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