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胜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60419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2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界定8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11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16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17
二、全球经济联系与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18
三、世界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20
四、世界历史同时也是人的解放的历程21
五、“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23
第三章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28
一、恩格斯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唯物史观29
二、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统一31
三、恩格斯提出历史发展的“意志合力论”37
四、恩格斯晚年坚持和完善唯物史观的意义40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路径42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43
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6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民主条件51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条件53
第二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56
第五章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57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19世纪的实践57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总结59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65
第六章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72
一、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72
二、列宁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75
三、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成果77
第七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与实践87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87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96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98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103
第八章 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119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119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21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123
四、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124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129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130
一、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实践130
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经验总结133
三、毛泽东思想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134
四、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141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认识146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146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148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149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153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155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157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160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确立160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164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66
四、邓小平全球化思维与改革开放171
五、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显著特征18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承前启后的理论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9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19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95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199
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200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02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等206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6
二、科学发展观20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3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29
主要参考文献239
后记250
热门推荐
- 928479.html
- 1704831.html
- 3821387.html
- 1329724.html
- 424281.html
- 3766786.html
- 1107081.html
- 3620240.html
- 1241596.html
- 3191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6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9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0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9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7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0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1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