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修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轩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12867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腔修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口腔生物力学基础1
1.1 口腔生物力学简介1
1.2 口腔生物力学基本假说及基本概念1
第1章 口腔修复学实用基础理论1
1.3 口腔生物力学的基本手段4
2 口腔修复材料的腐蚀及研究方法9
2.1 腐蚀定义及研究意义9
2.2 金属腐蚀发展过程9
2.3 金属腐蚀的分类10
2.4 口腔医用金属腐蚀的研究方法12
2.1 口腔解剖条件14
2.5 修复效果14
2.4 可能的损伤14
2.3 修复治疗所需的时间14
2.2 修复费用14
1.3 材料准备14
2 修复前患者心理准备14
1.2 器械准备14
1.1 椅位准备14
1 修复前工作条件准备14
第2章 口腔修复前准备14
2.6 修复体寿命15
3 修复前口腔准备15
3.1 修复间隙准备15
3.2 修复前牙体组织准备15
3.3 修复前牙周组织准备16
3.4 修复前粘膜组织准备16
3.5 修复前骨组织准备17
2 初诊医生的现代观念18
6 人造冠的拆除方法18
1 初诊的任务18
第3章 初诊概要18
3 初诊准备及初诊顺序20
3.1 初诊前的准备20
3.2 检查顺序21
4 初诊与复诊21
第4章 口腔修复设计概要23
1 修复设计要素23
1.1 患者23
1.2 医疗机构24
1.3 医务人员25
2.4 交谈26
3.1 修复设计的动态性26
3 修复设计动态性与科学性26
2.5 最佳设计确立26
2.2 检查26
2.1 问诊26
2 修复设计过程26
2.3 模型研究26
1.4 修复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26
3.2 修复设计的科学性27
3.3 修复设计动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27
5.1 修复设计各要素信息了解不足28
5.3 现有技术水平与患者对治疗结果期望值的负差28
5.2 忽视患者的选择权利28
4.2 修复设计的恒久性28
5 修复设计主要问题分析28
4.3 修复设计暂时性与恒久性的统一28
4.1 修复设计的暂时性28
4 修复设计的暂时性与恒久性28
7 修复设计展望CAD/CAM专家系统29
6.3 修复设计预见性的准确把握29
6.1 修复设计经验的获取与积累29
6 修复设计预见性(共性与个性)29
6.2 患者个体要素的详尽了解29
5.4 忽视医生的主导作用29
1.2 牙体预备要求31
2.1 牙体预备有关的观念31
2 牙体预备前准备31
1.1 牙体预备目的31
1 牙体预备目的和要求31
第5章 口腔修复牙体预备31
2.2 心理准备33
2.3 器械准备33
3 提高牙体预备工作效率方法34
3.1 目的明确34
3.2 掌握有关理论知识34
3.3 提高基牙预备工作效率的其他因素36
4 牙体预备后基牙保护措施36
第6章 口腔印模技术37
1.2 口腔印模的分类37
1.1 口腔印模的用途37
1 口腔印模的常识37
1.3 口腔印模的基本质量要求38
1.4 口腔印模的一般程序38
2 口腔印模用的托盘38
2.1 口腔印模用托盘(impression tray)的作用38
2.2 口腔印模用托盘的基本要求38
2.3 口腔印模用托盘的分类39
2.4 个别托盘的制作方法39
3 口腔印模用的材料40
4 口腔印模法简介41
4.1 藻酸盐印模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41
4.2 橡胶印模制取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42
4.5 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联合印模43
4.4 石膏印模制取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43
4.3 琼脂印模制取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43
1 口腔模型的类型45
1.1 按用途分类45
1.2 按模型材料的种类分类45
第7章 口腔模型的制取、处理及使用45
1.3 按取印模方式分类46
2 口腔模型的制取46
2.1 印模灌注46
2.2 脱模47
3 口腔模型的处理47
3.1 口腔模型的修整方法47
4.1 可摘局部义齿模型的准备48
4 口腔模型在熔模制作前的准备48
3.2 口腔模型颌位关系的确定方法48
4.2 全口义齿模型的准备49
4.3 固定义齿模型准备50
5 口腔模型在制取、处理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50
5.1 模型变形50
5.2 模型出现气泡51
5.3 模型强度低51
5.4 模型表面清晰度较差51
5.5 修复体附件移位52
5.6 模型损伤52
第8章 铸造技术概要53
2 铸造的类型和方法53
1 铸造的概念和特点53
1.2 铸造的特点53
1.1 铸造的概念53
2.1 熔模精密铸造54
3 铸造常见问题及对策54
3.1 铸造不全54
2.2 口腔科常用的铸造方法54
3.2 铸件收缩56
3.3 粘砂57
3.4 表面粗糙57
3.6 缩孔58
3.5 金属瘤58
3.8 缩陷59
3.9 砂眼、夹砂59
3.7 缩松59
3.10 弹性小、脆性大60
3.11 加工困难60
4 几种新型的铸造设备60
4.1 琼脂搅拌器60
4.2 包埋料真空搅拌器60
4.3 祛蜡炉60
4.5 铸造机61
4.4 箱形电阻炉(茂福炉)61
4.7 电解抛光机62
4.6 喷砂机62
第9章 冠、桥熔模制备技术概要64
1 熔模的基本类型及优缺点比较64
1.1 按使用材料分类64
1.2 按制备熔模的方法分类64
2 熔模制备的要点65
2.1 可卸代型的制备65
2.2 嵌体熔模制备要点66
2.3 全冠熔模制备要点67
2.4 桥熔模制备要点73
3.1 冠边缘不密合75
3 冠、桥熔模制备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预防75
2.5 熔模铸道的形成75
3.2 桥熔模翘动76
3.3 冠轴面突度不适76
4 熔模包埋的时机及包埋方法76
4.1 熔模包埋的时机76
4.2 熔模包埋的方法76
第10章 连模铸造支架概要78
1 连模铸造支架的特点及工艺流程78
1.1 特点78
1.2 工艺流程78
2.2 各组成部分的要求79
2 连模铸造支架的组成、要求及类型79
2.1 连模铸造支架的组成79
3 连模铸造支架制作的要点83
3.1 工作模型的准备83
2.3 铸造支架的类型83
3.2 复制耐火材料模型84
3.3 熔模的制作85
3.4 设置铸道86
3.5 制作铸型87
3.6 铸型的烘烤及焙烧88
3.7 熔化合金及铸造88
3.8 铸件的清理及光亮处理89
2 灌注、快速热处理成型法90
第11章 义齿塑料成型新技术90
1 义齿塑料成型(denture plastics part forming)技术的类型90
3 加压注塑成型法91
3.1 热固材料注塑成型法92
3.2 热塑材料注塑成型法92
4 涂塑成型法92
4.1 WJ-1型涂塑制牙器材(化学固化型)及成型工艺92
4.2 光固化材料涂塑成型法97
2.1 按被磨光、抛光材料的不同分类100
2 磨光、抛光的类型100
1.1 磨光、抛光原理100
第12章 义齿磨光抛光技术100
1.2 磨光、抛光的生理意义100
1 磨光、抛光原理及生理意义100
3 磨光、抛光的基本程序及要求101
3.1 金属铸件101
2.2 按磨光、抛光的不同方法分类101
3.2 塑料102
3.3 陶瓷103
4 磨光的器材及使用103
4.1 磨光、抛光的器械103
4.3 抛光工具及材料104
4.2 打磨工具及材料104
5.1 金属铸件105
5 磨光、抛光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05
5.2 塑料106
5.3 陶瓷106
6 防尘问题106
第13章 人造冠修复要点108
1 常用人造冠的种类108
1.1 嵌体108
1.2 部分冠108
1.3 全冠109
1.4 桩冠110
2.2 各类人造冠牙体预备时的特殊要求111
2 牙体预备要点111
2.1 牙体预备的一般要求111
2.3 操作注意事项113
3 改善人造冠固位的措施114
3.1 改善嵌体固位的措施114
3.2 改善3/4冠固位的措施114
4 试冠困难的原因分析115
4.2 印模、模型不准115
4.1 牙体预备未达到要求115
3.5 努力开发新型粘固剂115
3.4 改善桩冠固位的措施115
3.3 改善全冠固位的措施115
4.3 模型处理不当116
4.4 蜡型变形116
4.5 包埋料选用不当116
4.6 冠的组织面因操作不当造成粘砂、“小瘤”116
4.7 试冠困难时,临床上常采用的排除方法116
5 人造冠粘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16
5.1 激发性疼痛116
5.6 瓷牙面局部碎裂117
5.5 修复体松动或破裂117
5.7 塑料面的变色及磨损117
5.3 咬合痛117
5.2 自发性痛117
5.4 食物嵌塞117
6.1 去冠器使用法118
6.2 冠的破除法118
6.3 拔冠钉118
第14章 固定桥修复要点119
1 固定桥修复体的牙体预备119
1.1 牙体预备的原则及要求119
1.2 基牙预备的目的、要求及方法120
2 固定桥试合的要则122
2.1 固定桥就位的标志122
3.1 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123
2.2 就位检查要点123
3 试戴固定桥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123
3.2 固位不良的原因及处理124
3.3 翘动的原因及处理125
3.4 邻接不良的原因及处理126
3.5 桥体不密合的原因及处理127
4 暂时桥的应用127
4.1 暂时桥的作用127
4.2 暂时桥的直接制作法127
4.3 注意事项128
1.2 类型129
1.1 症状129
1 症状及分型129
第15章 食物嵌塞的修复治疗129
2 食物嵌塞的原因130
2.1 邻接区形态破坏130
2.2 斜面引导作用130
2.3 ?外展隙局部压力过高130
2.4 食物淤滞、牙体自洁作用差131
3 食物嵌塞的治疗131
3.1 治疗原则131
3.2 治疗方法132
4 食物嵌塞并发症及处理137
1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138
第16章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要点及问题分析138
1.1 可摘局部义齿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39
1.2 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140
1.3 可摘局部义齿的稳定141
2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选择与预备142
2.1 基牙选择原则142
2.2 口腔预备142
2.3 如何避免损害基牙144
3 可摘局部义齿结构优化处理144
3.1 可摘局部义齿力源的调节145
3.2 可摘局部义齿支持方式的调节145
3.5 可摘局部义齿的连接设计原则146
3.3 可摘局部义齿骀力的传递与分配146
3.4 可摘局部义齿分配状态的保持146
4 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困难问题148
4.1 戴牙前的准备148
4.2 戴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49
5 可摘局部义齿折断问题150
5.1 可摘局部义齿折断的好发部位150
5.2 可摘局部义齿折断的原因151
5.3 可摘局部义齿的加强原则151
6.1 可摘局部义齿产生继发龋的原因153
6.2 继发龋坏的防治153
6 可摘局部义齿的继发龋问题及防治153
7 可摘局部义齿翘动与摆动的问题分析及处理154
7.1 翘动的原因及处理154
7.2 摆动的原因及处理156
8 可摘局部义齿的下沉158
8.1 下沉的原因及临床表现158
8.2 下沉的预防和处理159
9 义齿加牙及结构改动的设计与方法160
9.1 原因和适应证160
9.2 常见方法160
9.3 加牙及结构改动举例162
10.2 固位问题163
10.1 稳定问题163
10 游离端义齿修复问题163
10.3 设计原则164
10.4 义齿的六型设计方法165
10.5 前牙缺失的设计要点167
第17章 套筒冠义齿的修复要点169
1 套筒冠义齿的概述169
1.1 定义169
1.2 分类169
1.3 套筒冠义齿170
2.2 圆锥形套筒冠的设计要点171
2.1 套筒冠义齿的设计原则171
2 套筒冠义齿的设计171
2.3 卵圆形套筒冠的设计要点173
3 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一般过程175
3.1 A模式175
3.2 B模式176
3.3 各步骤的要点176
4 套筒冠固位体制作的要点(以圆锥形套筒冠为例)178
4.1 工作模型的没计178
4.2 内冠的制作178
4.3 外冠的制作179
1 全口义齿修复的困难和有利因素182
1.1 全牙列缺失后口腔颌面部及全身组织的变化182
第18章 全口义齿修复的关键182
1.2 全口义齿修复的困难183
1.3 全口义齿修复的有利因素183
2 全口义齿的印模和模型184
2.1 全口义齿印模的要求184
2.2 全口义齿印模的方法和材料184
2.3 全口义齿模型的制作186
3 颌位关系的记录和转移187
3.1 颌位关系的概念187
3.2 颌位关系的记录188
4.2 生物力学原则192
4 全口义齿的排牙192
4.1 机械力学原则192
4.3 个性排牙法193
4.4 排牙的几个具体问题194
4.5 全口义齿的平衡咬合194
4.6 平衡?理论的应用197
5 全口义齿的基托197
5.1 基托的大小197
5.2 基托的形态198
5.3 基托的厚度198
1.2 发展概况199
1.1 定义199
第19章 种植义齿修复概要199
1 概述199
1.3 种植义齿的原理200
1.4 种植义齿的类型202
2 种植义齿设计要点202
2.1 适应证的选择202
2.2 种植义齿修复前的检查204
2.3 种植义齿的设计205
3 种植义齿修复基本过程207
3.1 取印模207
3.2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207
3.6 卫生指导及复诊208
4 种植义齿成功的因素及要点208
3.3 排人工牙208
3.5 完成义齿及戴牙208
3.4 桥架制作与试戴208
4.1 种植材料的综合性能评价209
4.2 种植体的外形设计209
4.3 种植体的界面处理及保护209
4.4 专用辅助器材210
4.5 系列上部结构210
4.6 手术方法的设计210
4.7 种植义齿的设计及制作210
5.1 种植体成功与失败的评价标准211
4.8 患者的条件及配合211
5 种植义齿的评价211
5.2 判断成功率的统计分析212
5.3 种植义齿研究与评价的要求213
5.4 种植体体系的评价214
5.5 种植义齿的复查随访214
5.6 种植义齿检查项目及方法214
6 种植义齿的并发症及其处理216
6.1 并发症种类216
6.2 术中并发症217
6.3 术后近期并发症220
6.4 术后远期并发症221
6.5 修复体戴入后并发症225
7 口腔异味、口臭228
第20章 覆盖义齿230
1 覆盖义齿的生理学基础230
1.1 牙与牙槽骨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30
1.2 牙与精细感觉间的关系231
1.3 牙与义齿支持间的关系231
2 覆盖义齿的特点和适应证233
2.1 覆盖义齿的特点233
2.2 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证233
3.1 覆盖基牙的选择234
3 覆盖基牙的选择与处理234
3.2 覆盖基牙的处理235
4 覆盖义齿的设计与制作要点238
4.1 普通覆盖义齿238
4.2 高覆盖义齿239
5 设置附着体的覆盖义齿240
5.1 机械式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240
5.2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243
第21章 上颌骨缺损的修复249
1 上颌骨缺损的修复前检查与分类249
1.1 修复前检查249
1.2 上颌骨缺损的分类251
2 上颌骨缺损的修复原则253
2.1 早期修复253
2.2 尽可能恢复生理功能253
2.3 保护余留组织253
2.4 良好的固位253
2.5 修复体要坚固而轻巧,使用方便而舒适253
3 上颌骨缺损修复中余留牙的保护和利用254
3.1 余留牙的保存与利用254
3.2 基牙的保护255
4 上颌修复体的分类设计255
4.1 Ⅰ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56
4.2 Ⅱ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57
4.3 Ⅲ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58
4.4 Ⅳ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59
4.5 Ⅴ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60
4.6 Ⅵ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60
4.7 Ⅶ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61
4.8 Ⅷ类缺损的修复设计265
第22章 齿科附着体概要269
1 概述269
1.1 附着体的分类270
1.2 附着体的选择270
1.3 附着体的基牙预备271
1.4 附着体义齿的修复过程271
2.1 冠内附着体的结构形态272
2 冠内附着体272
2.2 冠内附着体的冠内形态273
2.3 冠内附着体的适应证274
2.4 冠内附着体制作的注意事项274
3 冠外附着体275
3.1 冠外附着体的特点275
3.2 冠外附着体的类型275
3.3 注意事项276
4 根上附着体276
4.1 根上附着体的基牙准备276
4.2 根内桩钉的制作方法276
4.4 杆式附着体277
4.3 按扣式附着体277
5 辅助型附着体278
6 附着体义齿的修理279
6.1 更换附着体279
6.2 附着体的修理280
第23章 唇腭裂患者的修复治疗282
1 唇腭裂患者修复治疗的概念282
1.1 唇腭裂发生的概况282
1.2 唇腭裂患者的异常282
1.3 唇腭裂患者的治疗282
2.2 牙颌畸形284
2.1 面部畸形284
2 唇腭裂患者外科手术后的残留畸形284
2.3 腭部畸形285
3 唇腭裂患者修复治疗的目的285
4 唇腭裂患者修复治疗的基本原则285
4.1 先正畸后修复285
4.2 尽可能保留自然牙286
4.3 合理选择修复体的类型286
4.4 修复设计对患者应有益无害286
5 腭裂患者修复治疗的临床设计286
5.1 人造冠在唇腭裂患者修复中的应用286
5.3 可摘局部义齿在唇腭裂患者修复中的应用287
5.2 固定义齿在唇腭裂患者修复中的应用287
5.4 覆盖义齿在唇腭裂患者修复中的应用288
5.5 可摘—固定式义齿在唇腭裂患者修复中的应用289
第24章 柔性义龈修复新技术290
1 义龈材料290
2 适应证与禁忌证290
2.1 适应证290
4.1 口腔检查及初步设计、选色291
4.4 装盒、充填291
4.2 取印模291
4.3 蜡型制作291
4 制作方法291
3 术前准备291
2.2 禁忌证291
4.5 热处理292
4.6 修整及试戴292
5 注意事项292
第25章 口腔粘结技术概要294
1 何谓口腔粘结技术294
2 口腔粘结技术应用范围294
3 口腔粘结技术的基本原理294
3.1 粘结的基本概念294
3.2 粘结形成的机理294
4.1 不同的粘结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295
4 口腔粘结技术的主要特点295
4.2 粘合剂的应用296
4.3 复合树脂的应用297
5 口腔粘结技术临床应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00
5.1 酸蚀剂、复合树脂对牙髓的刺激性300
5.2 酸蚀剂、复合树脂对牙龈组织的刺激性300
5.3 牙体酸蚀处理后的牙齿过敏300
5.4 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染色与变色301
5.5 修复体金属支架透色301
5.6 粘结修复体折裂与脱落302
5.7 直接粘结修复与间接粘结修复302
5.8 临床应用器材的配置与选择303
第26章 美容牙科概要305
1 概述305
2 美容牙科的主要内容305
2.1 牙齿的颜色305
2.2 牙齿的形态与排列306
2.3 其他牙颌疾病的美容治疗307
3 变色牙的漂白治疗307
3.1 适应证307
3.2 漂白脱色机理307
3.3 过氧脲素牙列套漂白法308
4.2 遮色贴面美容修复的治疗原则309
4.1 适应证与非适应证309
4 变色牙遮色贴面美容修复治疗309
4.3 贴面的种类310
4.4 各种贴面的疗效观察310
5 牙齿形态异常和个别牙错位的美容修复310
5.1 个别牙形态异常、错位的整形修复治疗311
5.2 前牙残冠、残根的美容修复治疗312
5.3 牙冠断落和正畸性断牙再接美容治疗312
5.4 修复治疗应注意的若干问题312
6 个别前牙缺失的美容修复治疗312
6.1 可摘义齿修复前牙缺失312
6.2 固定义齿修复前牙缺失313
7 牙周病的美容修复治疗314
7.1 牙周病前牙漂移的粘结正畸治疗314
7.2 牙周病松牙的粘结夹板固定314
7.3 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的义龈美容修复314
8 粘结正畸治疗315
8.1 上前牙直接粘结复合树脂唇切斜导板315
8.2 ?垫、贴钩、橡皮圈牵引矫治法316
8.3 粘结贴钩、橡皮圈牵引矫治法318
9 美容牙科在牙齿、颌骨损伤治疗中应用319
9.4 钢丝弓、复合树脂牙弓夹板320
9.3 贴钩、尼龙丝、复合树脂夹板320
9.2 尼龙丝、复合树脂夹板320
9.1 牙齿酸蚀、复合树脂牙列夹板320
9.5 牙列贴钩、橡皮圈颌间牵引321
9.6 注意事项321
第27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前景323
1 CAD/CAM系统的应用原理323
1.1 数据获取323
1.2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24
1.3 计算机辅助制作(CAM)324
3.3 取“光学印模”325
3.2 印模区准备325
3.1 牙体预备325
3 CAD/CAM系统的修复过程325
2 CAD/CAM系统组成325
3.4 设计全冠“虚拟模型”326
3.5 修复体的铣削326
3.6 着色327
3.7 CAD/CAM系统的布置方式327
4 齿科CAD/CAM系统的现状327
4.1 Duret或Sopha系统327
4.2 CEREC或瑞士系统328
4.3 Minnesota或Denticad系统328
4.4 Celay系统328
4.6 Dux或Titan系统329
4.7 Cicero系统329
4.5 Procera系统329
4.8 日本系统330
4.9 Dens系统330
4.10 Krupp系统330
4.11 其他齿科CAD/CAM系统330
5 CAD/CAM的存在问题与展望331
1.2 化学性能333
1.3 机械性能333
1.4 铸造性能333
1.1 物理性能333
1 钛及钛合金333
第28章 钛及钛合金应用及其铸造技术333
1.5 生物学性能334
2 钛及钛合金在牙科的应用334
2.1 钛及钛合金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334
2.2 钛及钛合金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334
2.3 钛及钛合金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335
3 钛及钛合金的铸造335
3.1 概述335
3.2 牙科专用铸钛机的种类及特点335
3.3 铸钛用包埋料339
3.4 钛铸造工艺流程339
4.4 铸型的形式340
4.3 铸道设置340
4 铸钛技术注意事项340
4.1 熔模的厚度340
4.2 排气道的设置340
4.5 铸型烘烤焙烧的温度及铸造时铸型的温度要求341
4.6 铸型的冷却方式341
4.7 铸件的表面处理方法341
5 钛铸造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343
5.1 铸件铸造不全343
5.2 铸件表面反应层过厚343
5.3 铸件内部气孔及临床检测方法343
1.2 老年口腔修复学任务345
1.3 老年口腔修复学内容345
1 概述345
1.1 老年口腔修复学定义345
第29章 老年口腔修复学345
2 老年患者的特点346
2.1 免疫功能的改变346
2.2 心理变化特点346
2.3 生理功能改变346
2.4 口腔组织增龄性变化特点346
4.1 口腔状态347
4 影响老年患者义齿修复治疗疗效的因素347
3.2 修复治疗原则347
3 老年患者的义齿修复观念及原则347
3.1 修复观念347
4.2 唾液的质与量348
4.3 心理因素348
4.4 全身因素348
5 老年患者的义齿修复要点348
5.1 老年患者缺牙修复前应考虑的问题348
5.2 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349
5.3 修复体设计要点350
6.2 义齿修复后的保健护理353
6 老年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护理与健康保健关系353
6.1 老年患者缺牙修复与健康保健关系353
第30章 儿童患者修复学354
1 概述354
1.1 定义354
1.2 任务354
1.3 内容354
2 儿童患者修复治疗的观念及原则354
2.1 观念354
3.1 儿童牙萌出的时间、顺序及临床意义355
3.2 儿童牙胎发育分期、生理特点及各期修复重点355
2.2 原则355
3 儿童牙胎发育和口腔修复355
4 导致修复治疗的主要病因及危害357
4.1 疾病、缺损类型及原因357
4.2 口腔组织缺损对儿童的危害358
5 儿童患者修复治疗359
5.1 龋损的修复359
5.2 儿童牙外伤的修复治疗360
5.3 儿童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63
5.4 咬合诱导364
1 烤瓷修复体瓷裂的原因及处理与预防366
1.1 瓷修复体强度不足导致瓷裂366
第31章 烤瓷修复常见问题、处理及预防366
1.2 金属与烤瓷的匹配不当引起瓷裂及预防措施368
1.3 金属基底形态对瓷裂的影响及预防措施368
1.4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不当引起的瓷裂368
1.5 瓷裂的处理办法369
2 金—瓷桥桥体常出现的不足及预防措施369
2.1 美观性与发音369
2.2 桥体的咬合面370
2.3 基底面的形态370
3 金—瓷修复体对口腔健康危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70
3.1 瓷对自然牙体组织磨损的预防办法370
3.2 合理设计金—瓷修复体减少对牙龈粘膜的刺激371
4.1 瓷边缘暴露金属颜色的预防及处理方法373
4.2 瓷修复体选色、比色的问题及注意事项373
4 瓷修复体色泽问题及预防与处理方法373
5 瓷烧结过程中的——些问题376
第32章 口腔修复并发症预防及处理378
1 修复并发症定义及表现378
1.1 并发症定义378
1.2 并发症表现及分析378
2 并发症出现的原因381
2.1 修复体制作前设计的不严密381
2.2 修复体制作过程中的失误381
3 修复并发症的处理381
3.1 疼痛处理381
3.3 食物嵌塞滞留的预防383
3.2 龈炎处理383
3.4 修复体固位不良的处理384
3.5 修复体损坏的预防及处理385
第33章 口腔修复治疗的医疗纠纷及对策388
1 概念388
2 医疗纠纷的类型388
2.1 按医疗责任分类388
2.2 按患者投诉动因分类390
2.3 按医疗专业分类390
3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391
3.1 口腔修复医疗纠纷的原因391
3.2 口腔修复医疗纠纷的防范392
4.1 医疗纠纷的鉴定393
4.2 医疗纠纷的处理393
4 医疗纠纷的鉴定和处理393
第34章 修复体制作质量的管理395
1 修复体制作质量所涉及的因素395
1.1 人员配备395
1.2 材料、设备及工作环境396
1.3 确定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查范围396
2 修复体制作过程的质量管理396
2.1 核对设计,验收模型396
3.1 确定业务分工397
3.2 材料的管理397
2.3 质量的检查和验收397
3 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的管理397
2.2 严格按标准制作397
3.3 设备的管理398
3.4 制定规章制度398
4 提高修复体制作质量的对策398
4.1 提高技术水平398
4.2 注重人才培养398
4.3 收集反馈信息,加强质量管理398
4.4 更新器械设备399
1.2 口腔修复门诊管理的意义400
1.1 口腔修复门诊管理的概念400
1 口腔门诊管理概念与意义400
第25章 口腔修复学门诊管理400
2 口腔修复门诊的任务和特点401
2.1 口腔修复门诊的任务401
2.2 口腔修复门诊的特点402
3 口腔修复门诊管理的内容403
3.1 组织管理403
3.2 制度管理404
3.3 技术管理404
3.4 质量管理404
3.8 形象管理405
3.7 设备管理405
3.6 保障管理405
3.5 财务与效益管理405
3.9 医德医风管理406
3.10 医患关系管理407
3.11 信息管理407
4 开设口腔门诊407
4.1 社会需求调查407
4.2 法律、法规、政策规划408
4.3 选址与定位408
4.4 规模408
4.5 投资408
4.6 效益409
4.8 设备购置410
4.7 房屋场地建设410
4.9 人员组成412
第36章 口腔修复学护理概要414
1 口腔修复护理内容及要求414
1.1 初诊检查的护理414
1.2 基牙预备的护理414
1.3 制取印模的护理414
1.4 戴牙复诊护理415
1.5 粘固的护理415
2.3 护士在四手操作治疗中应具备的素质416
2.2 四手操作法的优点416
2.1 四手操作法的概念416
2 四手操作的意义要求及程序416
2.4 四手操作法医、护、患三者的正确位置417
3 镶牙患者的护理417
3.1 老年患者的镶牙护理417
3.2 年轻患者镶牙的护理418
4 病室环境管理418
5 设备器材管理及供应419
5.1 管理419
5.2 供应419
5.3 设备保养419
第37章 口腔修复学术语索引420
热门推荐
- 1459060.html
- 3382852.html
- 3538515.html
- 1890631.html
- 3651277.html
- 1164383.html
- 2582556.html
- 135490.html
- 1316155.html
- 1800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7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2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2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0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6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3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