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病学 第7卷 神经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神经病学 第7卷 神经心理学
  • 王新德总主编;汤慈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19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经病学 第7卷 神经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3

第一章 神经心理学发展简史3

第一节 古代神经心理学3

第二节 神经心理学的科学发展阶段4

第三节 现代神经心理学的出现5

第四节 实验神经心理学的兴起6

第五节 认知神经心理学6

第六节 研究心理与脑的关系的新工具7

第七节 我国神经心理学的发展8

第二章 功能性成像在神经心理学中的应用10

第一节 脑功能成像技术10

一、PET及fMRI的原理简介10

三、两种实验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11

二、对两种技术的应用要求11

第二节 正常人脑功能成像研究13

一、负责语言活动的特定脑区的研究13

二、不同通道与不同词语成分加工的脑成像研究13

三、句子水平的语言加工研究14

第三节 脑损伤患者的功能成像研究15

一、脑功能损害后的补偿研究15

二、患者语义加工和词汇提取的脑成像研究16

第三章 电生理学方法在神经心理学中的应用20

第一节 ERP的基本概念20

第二节 ERP在前额叶注意功能研究中的应用22

一、前额叶皮质对感觉信息的抑制作用22

二、前额叶皮质对注意信息的增强作用24

三、前额叶、注意保持和CNV25

四、非随意注意、P300和皮质-海马回路26

第三节 ERP在语言加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29

第二篇 大脑各部位功能及其障碍33

第四章 额叶33

第一节 解剖结构33

第二节 注意和知觉34

一、低觉醒35

二、分心35

三、视觉搜寻和凝视控制障碍35

四、感觉忽视35

第三节 能动性36

一、运动减少36

二、运动过多36

第四节 智力36

第六节 持续行为37

第五节 计划性37

第七节 时间整合39

第八节 记忆40

第九节 语言42

第十节 情绪和人格43

一、情绪43

二、社会和情绪行为44

三、人格改变与精神外科44

第十一节 前额叶综合征44

一、背外侧部45

二、前额叶眶部45

三、内侧部/扣带皮质部45

第一节 解剖特征47

第五章 颞叶47

第二节 听知觉与视知觉缺陷49

一、听知觉49

二、视知觉50

第三节 双耳同时聆听研究51

一、历史回顾51

二、言语性双耳同时聆听测验方法52

三、非言语性双耳同时聆听测验52

四、双耳同时聆听结果偏侧化的机制53

五、双耳同时聆听与其他直接测量大脑言语偏侧化方法间的关系54

六、性别差异55

七、家族性左利因素55

八、非言语材料55

九、脑损害对言语性双耳同时聆听的影响55

第四节 前颞叶切除术的效果56

第五节 复杂部分性发作(颞叶癫癎)57

第六节 记忆与颞叶58

第六章 顶叶62

第一节 结构与功能62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障碍63

一、顶叶的感觉功能64

二、顶叶感觉综合征64

第三节 言语障碍65

一、失读和失写症65

二、命名性失语症66

三、传导性失语症66

四、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66

一、空间知觉障碍67

第四节 符号(准空间)综合障碍67

第五节 空间定向障碍67

二、地形定向障碍68

第六节 失用症69

一、观念运动性失用症和观念性失用症69

二、结构性失用症69

三、穿衣失用症70

第七节 空间性阅读不能和计算不能71

第八节 一侧空间忽视72

一、一侧空间忽视的表现72

二、一侧空间忽视的定侧和定位72

三、一侧忽视和知觉障碍73

第九节 体象障碍73

二、偏瘫的疾病感缺失74

一、偏侧躯体失认症74

三、自体部位失认症75

四、动觉性幼觉75

第十节 Gerstmann综合征75

第七章 枕叶77

第一节 结构和功能77

第二节 视野缺损78

第三节 皮质盲7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9

二、临床和实验室诊断79

三、恢复和临床过程79

四、两种特殊现象79

第五节 视幻觉80

第四节 视觉失认症80

第六节 视物变形症81

第八章 丘脑82

第一节 结构与功能82

一、解剖生理82

二、血液供应84

第二节 丘脑和记忆84

一、解剖基础84

二、临床表现85

第三节 丘脑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85

一、丘脑性忽视症85

二、体像障碍87

第四节 丘脑病变时的人格改变87

第五节 丘脑病变时的智力改变88

第六节 丘脑病变时的语言障碍89

一、左侧丘脑病变引起的失语症89

二、右侧丘脑病变引起的语言障碍89

三、丘脑病变与重复语言90

第九章 小脑92

第一节 解剖结构92

一、小脑的外形及分部92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93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94

第二节 小脑与运动功能95

一、运动功能95

二、运动学习95

三、以系列反应时测验作为顺序学习的研究96

第四节 小脑与执行功能97

第三节 小脑与时间安排97

第五节 小脑与语言98

第六节 小脑与智力99

第七节 小脑认知情感障碍综合征99

第十章 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与协同102

第一节 概述--历史的回顾102

第二节 常用研究方法的种类、特点、局限性和某些结果104

一、临床神经心理学方法104

二、实验神经心理学方法109

三、半球内功能定位研究技术111

第三节 脑功能侧化研究结果的综合与思考113

一、功能一侧化的原因114

二、如何能找到区分半球功能差异的指标115

三、性别与功能侧化116

四、右脑和语言思维活动以及第二误言的获得118

五、如何测量半球功能的一侧化119

第四节 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的真实意义120

第五节 21世纪大脑两半球功能研究的趋势--大脑两半球的协同123

一、背景123

二、两个难得的历史机遇125

三、实验条件下观察两半球协同活动127

四、逆命题被证实129

五、对两半球活动的关系进行测定的一种可能的计量方法130

第十一章 失语症135

第一节 概述135

一、失语症概念135

二、历史回顾135

第二节 自发谈话138

一、发音障碍139

二、词汇和语法障碍141

三、纯词哑142

四、失语症的非流行型和流利型144

五、刻板言语145

第三节 听理解障碍145

一、言语声感知和音位感知障碍146

二、纯词聋147

三、词义理解障碍148

四、特异范畴分离149

第四节 复述障碍150

一、概述150

五、句法理解障碍150

二、对失语症患者复述的研究151

第五节 词回忆障碍156

一、遗忘性失语156

二、命名障碍分类157

三、命名障碍的机制159

第六节 失语症分类160

一、Broca失语160

二、Wernicke失语160

三、传导性失语161

四、经皮质运动性失语162

五、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62

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62

八、命名性失语163

第七节 皮质下病变时语言障碍163

七、完全性失语163

一、背侧丘脑病变时语言障碍164

二、基底核病变时语言障碍164

三、白质通路病变引起的语言防碍165

第八节 儿童获得性失语166

第九节 双语失语167

一、恢复模式167

二、机制168

三、右半球参与双语169

第十二章 失读症171

第一节 历史回顾171

第二节 失读症的检查方法171

第三节 失读症的分类172

一、顶颞叶失读症173

第四节 拼音文字的失读症173

二、枕叶失读症174

三、额叶失读症174

第五节 汉语失读症175

一、汉语失读症的神经语言学特点及其神经心理学机制176

二、额叶失读症179

三、顶颞叶失读症179

四、枕叶失读症181

五、皮质下失语性失读症181

六、几种主要失读症的鉴别诊断182

七、其他类型的失读症183

第十三章 失写症186

第一节 历史回顾186

第二节 失写症的分类187

一、失语性失写症187

三、过写症189

二、非失语性失写症189

第三节 汉语失写症190

一、汉语失写症的神经语言学特点190

二、前部失语性失写症特点193

三、后部失语性失写症特点193

四、皮质下失语性失写症194

五、单纯性失写症194

六、伴失读的失写症195

七、右半球病变的失写症195

八、镜像书写196

第十四章 失用症200

第一节 概述200

第二节 失用症的检查201

第三节 运动功能的解剖生理基础203

第四节 肢体失用与神经解剖的关系205

一、Liepmann的经典理论205

二、优势半球的作用205

三、非优势半球的作用206

四、运用功能一侧半球内的定位206

五、反对定位的证据207

六、胼胝体的作用207

七、小结208

第五节 肢体失用症208

一、肢体运动性失用症209

二、观念运动性失用症209

三、分离性失用症211

五、观念性失用症212

四、传导性失用症212

六、概念性失用症213

第六节 口面失用与躯干失用214

一、口面失用214

二、躯干失用214

第七节 结构性失用215

一、结构活动的检查方法与缺陷类型215

二、结构性失用症的产生机制与病灶定位216

三、小结217

第八节 发育性失用218

一、发育性失用研究简史218

二、运用功能的发育218

四、发育性失用的分类219

五、发育性失用的机制219

三、发育性失用的定义219

六、发育性失用的评定220

第四篇 认识障碍225

第十五章 失认症225

第一节 失认症研究概况225

第二节 失认症的类型及临床表现225

第三节 失认症的解剖定位230

第四节 失认症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理论230

一、知觉性失认症230

二、联合性失认症231

第五节 失认症的治疗232

第十六章 忽视综合征234

第一节 忽视症研究简史234

四、书写235

三、阅读235

一、临摹235

二、画图235

第二节 偏侧空间忽视症的临床表现235

第三节 忽视症的其他表现形式236

一、运动性忽视症236

二、感觉对消症状236

第四节 忽视症的解剖定位236

一、皮质237

二、皮质下结构237

第五节 忽视症的神经心理过程的研究及其理论237

一、“是什么”和“在哪里”237

二、视觉性语言与忽视症238

三、眼动和忽视症238

四、忽视症的注意障碍理论238

五、忽视症的表征理论239

六、忽视症的右半球理论240

第六节 忽视症的测查和评定240

一、忽视症的测查240

二、忽视症的评定241

第七节 忽视症的治疗241

一、视觉扫描241

二、肢体运动241

三、单眼遮避241

四、自我意识241

第十七章 体象障碍243

第一节 左右失认243

第二节 自体部位失认与手指失认245

第三节 病感失认与Aanton综合征248

第四节 幻肢症与幻肢痛250

第五节 他人手综合征252

第十八章 记忆障碍254

第一节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概念254

一、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254

二、记忆的基本类型255

三、遗忘256

第二节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256

一、内侧颞叶记忆系统256

二、其他皮质区在记忆中的作用257

三、脑内的多重记忆系统258

第三节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258

一、临床表现258

三、鉴别诊断259

二、诊断标准259

四、治疗260

五、神经心理学改变260

六、病因学261

七、发生机制261

第四节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261

一、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262

二、脑外伤的严重性对长时记忆的影响262

三、脑外伤后遗忘和逆行性遗忘263

四、脑外伤后后遗的记忆障碍263

第五节 单纯疱疹性脑炎引起的遗忘症266

一、临床和神经心理表现266

二、神经解剖改变266

一、临床表现267

第六节 前脑底部梗死引起的遗忘症267

三、神经机制267

二、神经心理表现268

三、神经机制268

第七节 记忆障碍的康复268

一、记忆障碍康复的目的268

二、记忆障碍康复的理论和方法268

第十九章 智力障碍271

第一节 概述271

一、智力的概念271

二、有关智力的理论271

三、智力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272

四、智力障碍273

一、痴呆的精神状态检查274

第二节 痴呆的神经心理学检查274

二、有关痴呆的神经心理量表及成套测验275

第三节 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76

一、痴呆诊断的思路276

二、痴呆鉴别诊断顺序和内容277

三、痴呆诊断的确立277

四、确定痴呆的类型282

五、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288

六、检测痴呆的附加症状288

第四节 老年性痴呆的神经心理学289

一、老年性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症状及演变过程289

二、老年性痴呆的核心症状290

三、老年性痴呆的伴随症状291

第五节 血管性痴呆的神经心理学292

四、老年性痴呆的语言障碍及其神经心理学研究292

一、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293

二、血管性痴呆的分类294

三、血管性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研究295

第五篇 神经心理学评定301

第二十章 神经心理学评定概论301

第一节 神经心理学评定的目的和应用范围301

第二节 行为的神经心理组成302

第三节 心理测验概述302

第四节 神经心理测验的选择原则303

一、一般检查303

二、提供定侧和定位信息的测验303

第五节 心理测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04

三、根据病变性质选择测验304

一、来自被试者的各种心理干扰305

二、来自外界的影响305

第六节 心理测验材料的解释305

一、测验分数的应用与局限性305

二、测验材料的解释方法306

第十一章 神经心理学评定中常用的成套测验308

第一节 智力测验308

一、韦氏成人智力量表308

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310

第二节 记忆测验311

一、临床记忆量表311

二、韦氏记忆量表311

第三节 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312

一、Halstead-Reitan 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312

二、Luria-Nebraska 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313

第一节 记忆测验315

一、语文记忆测验315

二、非语文记忆测验315

第二十二章 单项神经心理学测验315

第二节 知觉测验322

一、视知觉和视结构能力测验322

二、听知觉测验324

第三节 注意测验324

一、划消测验324

二、同步听觉系列加法测验325

三、符号-数字模式测验325

第四节 概括能力测验326

一、颜色-形状分类测验326

四、连线测验326

二、成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327

三、范畴测验328

第五节 执行功能与运动操作的测验328

一、Porteus迷津测验328

二、流畅性测验329

三、Stroop字色干扰测验329

四、钉板测验329

五、伦敦塔测验329

六、失用症检查330

第二十三章 失语症的检查333

第一节 汉语失语症检查333

一、汉语失语症检查法333

二、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337

二、标记测验339

第二节 国外常用失语症检查方法339

一、失语症筛选测验339

三、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340

四、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341

第二十四章 痴呆的神经心理学评定342

第一节 认知功能的综合征评定342

一、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342

二、长谷川痴呆量表343

三、常识-记忆-注意测验343

四、认识能力甄别检查法344

五、扩充痴呆量表345

六、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345

七、认知能力筛查测验348

二、其他单项评定349

第三节 非认知功能评定349

一、语言能力的评定349

第二节 认知功能的单项评定349

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50

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350

三、Blessed评定量表351

四、临床痴呆评定量表352

第四节 半定式标准化晤谈法352

一、剑桥老年人精神疾病检查法353

二、阿尔茨海默病登记的合作研究353

[附录1] 符号数字模式测验图355

[附录2] 连线测验A型356

[附录3] 连线测验B型357

索引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