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 宋亚云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写作缘起1

1.2相关研究综述3

1.2.1三大语言学派对作格的研究3

1.2.2汉语作格动词研究述要4

1.2.3作格动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7

1.3研究方法12

1.3.1以往研究方法的回顾12

1.3.2本书研究方法14

1.4研究材料15

1.4.1语料选择范围15

1.4.2关于语料选择与处理的补充说明16

第二章 设立作格动词的理由及上古汉语动词三分体系18

2.1为什么要在上古汉语词类系统中设立作格动词18

2.1.1马建忠(1898)的“外内皆可,在所驱遣”说18

2.1.2陈承泽(1922)的“致动”、“意动”说19

2.1.3高名凯(1957)的“内动” “外动”无别说21

2.1.4李佐丰(1983)的先秦汉语自动词体系23

2.1.5管燮初(1994)的动词三分体系26

2.1.6崔立斌(2004)的动词两分体系27

2.1.7殷国光(1997)的两分和兼类29

2.1.8张猛(1998/2004)对两分体系的扬弃及其三分设想31

2.1.9易福成(1999)的谓词四分体系31

2.2本书关于上古汉语动词分类体系的初步设想32

2.3各类动词介绍34

2.3.1粘宾动词Vt:宾语不可悬空的动词34

2.3.2中性动词V?:宾语可以悬空的动词36

2.3.3不及物动词Vi53

第三章 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78

3.1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的定义和范围78

3.1.1以往关于作格动词的定义和范围78

3.1.2本书关于作格动词的定义和范围82

3.2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85

3.2.1最常见句法特征:用于AVO和SV句式85

3.2.2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132

3.2.3作格动词和中性动词句法语义特征对比分析139

3.2.4作格动词的其他句法语义特征141

3.2.5从被动标记的添加看中性动词和作格动词的区别150

第四章 反宾为主、使动用法与作格动词句156

4.1概述156

4.1.1反宾为主156

4.1.2临时活用158

4.2不及物作格动词句与“反宾为主”类受事主语句的纠葛159

4.2.1什么是“反宾为主”的句法159

4.2.2既往之研究165

4.2.3个案研究167

4.2.4小结180

4.3及物作格动词句与属于活用的使动句的纠葛182

4.3.1使动用法研究概述182

4.3.2《吕氏春秋》的使动用法187

4.4上古汉语的动词系统小结190

第五章 作格动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194

5.1概述194

5.2“破”类强及物性作格动词的及物性逐渐减弱195

5.2.1破195

5.2.2败205

5.2.3灭214

5.2.4断224

5.2.5绝233

5.2.6折242

5.2.7裂251

5.2.8残256

5.2.9毁263

5.2.10成276

5.3“出”类弱及物性作格动词的及物性进一步减弱或者丧失282

5.3.1出282

5.3.2退291

5.3.3去292

5.3.4起299

5.3.5坏307

5.4“正”类作格动词逐渐脱离作格动词的范畴317

5.4.1正317

5.4.2平322

5.4.3固327

5.4.4明330

5.4.5乱335

5.5小结341

5.6作格动词的其他演变特点344

5.6.1兼语式“俾/使/令(+NP)十作格动词”增多344

5.6.2新兼语式“V1+NP十作格动词”增多347

5.6.3作格动词做定语增多350

5.7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与汉语动结式的形成352

5.7.1特点总结352

5.7.2作格动词使动用法的衰退与动结式形成的关联353

5.7.3余论354

第六章 作格动词的演变与汉语动结式的形成355

6.1汉语动结式研究述评355

6.1.1以往关于产生时代和判断标准的各种意见355

6.1.2重谈判断动结式的标准问题370

6.1.3关于动结式研究的材料问题380

6.2从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看述补结构在汉代的产生与发展381

6.2.1概述381

6.2.2从《史记》与先秦文献的比较及《史记》的内部差异看西汉的动结式382

6.2.3东汉七方面的证据394

第七章 结语441

参考文献446

后记459

又记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