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英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SBN:750007902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法官-工作-规范-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程序正义、社会效果与法官角色&王亚新1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理论框架12
三、研究方法17
四、田野调查地点的确定与进入21
第一章当代中国法官职业角色27
第一节法官职业角色27
一、职业与职业角色27
二、西方国家法官职业角色29
第二节中国法官职业角色34
一、法官任职条件变迁34
二、个案:杨鹏38
第三节法官:单位人51
一、“完成任务”心态52
二、老书记员:法院单位中的尴尬群体56
第四节法官个体角色扮演60
一、经验型法官63
二、军人型法官67
三、学院型法官72
第二章审判75
第一节“坐堂问案”与“下来访一访”75
第二节“一手托两家”与影响法官裁判的因素81
一、当事人的社会结构特征85
二、上级法院的看法87
三、当事人(或其代理人)与法官的距离90
四、执行的可能性94
五、社会舆论的压力95
六、监督的影响98
第三章调解103
第一节社会变迁中的法院调解103
一、“治理化”:法院调解制度的滥觞103
二、边缘化: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105
三、“复兴”:法院调解的新动向108
第二节调解:抓住当事人的“麻筋”109
一、何时调解111
二、怎样调解113
第三节法官调解动机117
一、在法与情理之间117
二、其他动机124
第四节法院调解的“审判权本位”127
第四章执行129
第一节执行员的角色问题与执行难130
一、作为执行员的法官角色混乱与执行难130
二、被执行人的不合作策略与执行难135
第二节执行员与当事人的斗鸡博弈137
第三节执行员的策略143
一、尽量“做工作”145
二、争取被执行人的合作:“不要把矛盾引到自己身上”148
三、先礼后兵,软硬兼施152
四、争取申请人的理解:“用法官的辛苦换人民满意”153
五、取得村干部的协助154
六、得饶人处且饶人155
七、晚上、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159
八、想尽办法结案159
第五章审判委员会讨论168
第一节群体决策:审判委员会讨论方式170
一、审判委员会构成一个小群体170
二、影响审委会讨论的群体规范172
三、审委会讨论中的群体角色174
四、审委会决策的作出176
第二节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实质:司法行为的“单位化”179
第三节功能变化:审判委员会的存在合理性182
一、法官化解风险的工具:“找人替我挑担子”182
二、判决结果的“合法化包装”183
第六章司法过程中的“协调”190
第一节协调的运作样式191
一、哪些案件需要协调191
二、法官协调的动机193
三、怎样协调195
四、协调的制度化动向199
第二节协调的成因200
一、正式制度的缺陷200
二、当事人与法官的“合谋”202
三、司法机能不足204
四、司法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分工不明205
第三节协调的功能分析205
一、司法卷入公共政策制定206
二、制度创新208
三、公权力的可协商、可交易性209
四、司法与行政的界限模糊化210
五、非正式制度进入司法过程211
第七章法律的“软执行”215
第一节法律试行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215
一、法官自由裁量空间216
二、法律的弹性217
三、法律和程序对法官没有绝对的约束力217
第二节法律试行的责任转嫁220
一、法律合理性的论证负担220
二、与司法解释保持一致222
第三节法官对法律的“软执行”223
一、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224
二、制度规避231
三、制度创造238
第八章司法运作的科层式特征243
第一节法院组织结构的科层式243
第二节审判行为的程式化248
一、制度的细化——以流程管理为例248
二、法官的驯化251
三、司法的非人格化253
四、判决书:自动套用格式259
五、程序的审判权本位263
第三节司法的目标置换264
一、保持地位264
二、遵从规则269
三、争取晋升270
四、“办案能手不办案”272
第四节司法行为的政策性与运动式274
一、司法行为的政策性274
二、司法行为的运动式277
第五节司法中的非正式制度282
一、相互咨询与讨论282
二、请示汇报284
第九章社会转型时期法官的角色紧张与角色认同291
第一节社会转型与司法的超负荷291
一、社会转型与司法作用变化291
二、司法的超负荷与自主发展冲动293
第二节社会转型时期法官的职业角色296
一、法律的合法性不足与法官的职业角色296
二、“断裂”社会利益失衡与法官职业角色298
第三节寻求社会支持:法官角色紧张与角色认同302
一、“为我做主”303
二、“为中心工作服务”307
三、法官角色紧张与角色认同309
四、法官专业化趋势311
第十章审判的合法化机制314
第一节社会转型时期审判的合法性危机315
一、中国古代审判正当化机制315
二、审判方式改革之前审判的正当化机制317
三、审判方式改革带来的审判合法性危机320
四、程序正义与审判正当化机制转变323
五、新旧正当化机制的内在紧张324
第二节转型时期社会纠纷特征: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交错327
一、“断裂社会”导致非理性社会纠纷328
二、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生态脆弱,使部分纠纷易转化为非现实性冲突329
三、缺乏纠纷理性解决的观念与制度化机制,使一些现实性纠纷转化为非现实性纠纷329
四、纠纷解决过程的拖延,也导致部分纠纷演变为非现实性纠纷330
第三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有效性问题331
一、社会自我消解纠纷能力低下331
二、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弱化334
三、诉讼解决途径常常引发新的冲突335
四、法律服务所市场化问题336
五、“大调解”运动及其问题338
第四节使审判获得合法性341
一、审判的合法性危机给法官的压力341
二、司法的政治化343
余论司法:法律创生之地346
第一节司法的协商性346
一、程序的流动性及影响程序的力量346
二、程序的碎片化及其后果349
第二节法律正处于创生阶段351
一、诉讼调解的边缘化与复兴352
二、证据规则的创设与反思353
三、开庭审理的改革与探索354
第三节司法为法律的试错与创造提供实验场域355
一、司法是法律试行中重要的信息反馈机制355
二、试行法的简约化、原则化要求司法有造法功能355
三、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参与立法357
尾声:认真对待审判经验359
附录一:G市人民法院制度(选登)365
附录二:审判“忌语”382
附录三:个案384
参考文献415
后记423
热门推荐
- 257495.html
- 2385721.html
- 1661128.html
- 1217735.html
- 37623.html
- 2586505.html
- 864932.html
- 499068.html
- 913088.html
- 646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0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4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0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