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薛克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昆仑出版社
- ISBN:97878004091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中印关系-文化交流-文化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一、撰写本书的意义和宗旨2
二、印度历史文化概说4
三、我国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现状19
四、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分期26
第二章 先秦至两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以前~265年)29
第一节 关于中印文化交流开端的推测31
一、关于棉花和海贝31
二、关于二十八宿和月兔传说33
三、关于支那35
第二节 汉代中国与印度的交通38
一、西域道38
二、滇缅道45
三、南海道47
第三节 两汉三国时期中印文化交流50
一、物质文化交流50
二、佛教的传入54
三、科技交流56
四、文艺交流57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1年)65
第一节 政府间往来和物质交流66
一、两晋时期66
二、南北朝时期67
第二节 佛教人员的往来71
一、概况71
二、鸠摩罗什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78
三、求法运动的先行者80
四、法显巡礼五印度83
第三节 印度佛教与魏晋南北朝宗教哲学85
一、佛教与魏晋玄学85
二、佛教与儒家思想88
三、佛教与道教91
第四节 印度佛教与两晋南北朝文学96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书96
二、佛教与魏晋南北朝诗歌99
第五节 印度佛教与两晋南北朝艺术103
一、建筑103
二、雕塑111
三、绘画116
四、乐舞121
第六节 印度佛教与两晋南北朝的科技123
一、天文历算123
二、医药127
三、工艺技术130
四、语言学131
五、翻译学140
第七节 民俗交流146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年)151
第一节 求法运动的高涨与唐代佛教的繁荣152
一、玄奘与《大唐西域记》153
二、义净与他的著作177
三、唐代佛教的繁荣179
四、“开元三大士”与唐代的密教182
第二节 政府间频繁接触与物质交流185
一、王玄策出使印度185
二、五印度各国“来朝”与物质交流188
第三节 科学技术交流195
一、天文历算195
二、医药205
三、技术212
第四节 精神文明交流217
一、随佛教传入的印度古代哲学217
二、中国道教在印度222
三、因明学230
四、语言学235
五、翻译学245
第五节 文学交流251
一、佛教与唐代诗歌252
二、佛教与诗论258
三、唐传奇261
四、变文263
第六节 艺术交流265
一、建筑265
二、雕塑269
三、绘画272
四、乐舞274
五、戏剧283
第七节 民俗交流284
一、印度民俗的文献记载284
二、佛教与隋唐民俗286
第五章 宋元明时期(960~1644年)293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中印交通294
一、宋代中印交通294
二、内地求法运动的终结297
三、藏传佛教的后弘期298
四、忽必烈经略南洋303
五、郑和宝船访问印度309
第二节 中印海上贸易315
一、东南沿海的中印贸易315
二、印度输华物产316
三、中国输印物产320
第三节 科技交流331
一、天文历算331
二、医药336
三、工农业技术341
四、语言学345
五、翻译学350
第四节 文学交流353
一、宋代传奇353
二、元明小说356
三、宋代诗词364
四、元明诗词369
第五节 艺术交流371
一、建筑371
二、雕刻374
三、戏剧375
四、绘画384
第六节 民俗交流385
一、对印度民俗的记载385
二、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388
第六章 清至民国时期(1644~1949年)413
第一节 清代中印关系概述414
一、鸦片战争前国人的对印关注416
二、鸦片战争后国人的对印关注418
三、大起义中的相互同情423
四、哲学家辨喜对中国的预言426
五、戊戌变法与前车之鉴429
第二节 民国前后的中印关系433
一、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印革命志士433
二、印度名士对华抗战的声援437
三、印度援华医疗队441
四、尼赫鲁访华与蒋介石访印449
第三节 物质文化交流450
一、中国茶叶与印度茶园450
二、近代中印贸易453
三、民国时期的中印贸易457
第四节 精神文明交流460
一、甘地主义在中国的反响460
二、泰戈尔访华的风波462
三、谭云山与印度的中国学472
四、陶行知、徐悲鸿访问印度480
五、中国的印度学研究486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2000年)505
第一节 半个世纪的回顾506
一、高潮期507
二、中断期509
三、恢复期509
四、平稳发展期510
第二节 科技教育合作516
第三节 文学交流521
一、人员往来522
二、作品译介523
第四节 艺术交流529
一、美术529
二、音乐舞蹈531
三、戏剧533
四、电影电视534
第五节 杂技体育交流537
一、杂技537
二、体育538
第六节 中国印度学的现状540
一、壮大时期540
二、辉煌时期541
三、重要成果542
第七节 印度中国学的现状555
一、50年代555
二、60年代以后558
后记568
热门推荐
- 617022.html
- 2967507.html
- 2945416.html
- 1413189.html
- 3528637.html
- 584893.html
- 1783453.html
- 1165397.html
- 2726527.html
- 311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5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8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