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菜根轩诗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广隆,马留堂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5902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菜根轩诗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王省山画像1
王省山手迹“自序”2
菜根轩诗钞题词3
松坪初蒿序&杨国秦撰10
菜根轩诗钞原序&孙元培撰11
原版目录13
卷一14
祭风洞14
简段云溪14
忆小园14
秋夜独坐15
秋夜闻笛15
送穷16
仿曹子健赠白马王彪体送季绣16
晨兴18
贫女别18
贫女怨19
还家行为孟三眠调梅作20
观傅青主墨竹20
吊晋祠古柏21
赠孟秋圃登先明府21
送孟秋圃明府之官湖北22
郭孝子诗23
寄张朗甫(延鉴)24
太谷员上余(恪)与余素未谋面。壬午八月,忽寄诗一函,则和余题《柳窗》诗抄韵也。格律清老,书法尤佳。今年夏,送试并门,偕《柳窗》来访。出其手绘《百花图》索题赋。此即赠并书之卷尾。25
风洞观佛经石刻26
惆怅词八首27
入省途中作27
简员松崖游晋祠28
出并门28
燎蚊29
送金补庵入并门29
槟榔囊和张孝廉彦峰30
长生蘋31
寄静乐司训李羲民(树嘉)31
偶感32
晓赴郑村32
纪梦33
段云溪(玙)久不把晤知有徽疴赋此寄之33
护菊34
九日34
偶然作35
〔效唐人十樵诗〕35
樵溪35
樵叟35
樵风36
樵家36
樵斧36
樵歌36
樵担36
樵子37
樵径37
樵火37
〔铜鞮八景〕37
花峰叠翠37
漳源泻玉37
牛山积雪38
龟滩落雁38
乱柳啼莺38
柳泉荷风38
石室松涛38
万安秋水39
游檀山遇雨39
山行失路遇雨39
赠程介山40
述怀41
二亲大人携眷还里敬赋志别41
旅窗杂述43
得季绣书43
谒三忠祠44
寿阳太安驿书事45
小女45
折杨柳词46
送季绣还家46
卷二46
小园46
题惠怡园剌史磨镜小照47
漳源47
圣鼓山48
送别48
闲居49
晓登龟山49
游檀山憩先师寺50
文庙重举佾舞恭纪一首51
过故人山庄52
游龙门山夜宿柏林寺52
游蟠龙山憩洪相寺53
饮酒54
别母54
访杨定轩不值54
采莲曲55
得家信并季绣书56
秋夜吟56
寄示李畅百韵57
登韩侯岭望秦王岭慨然有作61
李卫公祠62
录别62
梦醒有作63
得家信报兄弟书63
慈猫行64
悯农65
游西山66
慈云洞观滇海66
已亥五月得家信寄诸兄弟67
晓行雪山关68
望庐山69
寄家兄舍弟69
家祭69
沈孝女70
途中书事71
卷三71
别马鞍山71
题史励斋桐阴清暑小照72
马鞍山72
送犹子嵩奔丧回籍74
侧室赵氏携女招弟儿船生归里75
吴中吟78
纪齐人事78
中秋对月79
题侯芸范家藏便面书画册80
题何竹香太守(士祁)江村读书图80
鹿城书感81
题周薇亭湖山寻梦图82
奉檄调赵军营途中杂书82
答人问青浦事88
陷贼营90
逃难行91
附贼行92
抚恤难民93
吴隐之宅93
王荆公墓94
雨花名94
卷四95
猛虎行95
解州烈妇行95
寄书与段兰坡索画96
赠李广文(文垣)97
冒雨登伏牛山98
秋风引98
秋获歌99
岁暮放歌99
长歌寄杨百帆100
魏云膀(悬书)广文入省试用,迂道来访。得程介山书,并近作诗文数首,且述过奖之语,感而赋此。141
送季绣还家142
睡起142
途中偶兴142
幽居142
胡竹溪别墅142
幽径143
宿朝阳洞143
野望143
杨定轩请假,奉太孺人归里,赋此赠别143
西斋闲吟144
再游兰若寺144
访隐士不值144
晚归晋阳145
送陈春浦同年145
赤桥145
雨后赴会城145
赠慧业禅师145
过杨氏山庄146
缩项146
秋夜偶成寄季绣146
冬夜课四弟岩士与从子嵩读书146
暮秋偶感147
胡竹溪至自湖州147
卷六147
篱下147
忆弟147
夜148
宿桃园148
还家四首148
瞻尺木禅师遗像149
永庆寺150
伏牛山食蕨150
再游漳源150
息辙151
薄宦152
园居152
青龙岗153
归来153
由笔峰山至西湛寺153
揽镜153
健饭154
过友人山庄154
期定轩不至154
杨定轩过访154
哭赵敬哉(昌业)155
寄程介山157
渔157
挽段云溪158
谒杨忠愍公祠158
秦王岭158
望家信159
题白鹤山房诗集为叶大方伯(绍本)159
天宁寺159
荞麦160
身倦160
菊160
蓬窗160
老圃160
清明偶作161
回銮寺161
龙岩会161
北云庵161
蜂房泉161
一斗泉162
云峰寺162
瞻空王佛162
铁索岭162
鹿桥兔桥162
开元碑、棋盘石、说法台、舍身崖,在抱腹崖之东南涧中,以路险不得至,作此志之163
李姑岩163
铁瓦寺163
龙庵163
摩斯顶164
小须弥164
银空洞164
送郭南宫还家省亲164
寄家书164
秋夜对月165
晋生生日165
送友165
晚眺165
卷七165
剑州道中165
牛头关166
宿褒城县166
褒城晓发166
汉征西将军马公墓166
七盘岭166
朝天峡167
宿三岔河167
花桥167
遣兴167
苦鸟168
万里168
谋食168
春夜闻蛩168
垂老168
迎春169
寄弟169
田间169
送张二还晋170
毛女170
泊东洋子滩上170
瞿塘峡170
出峡170
东河道中171
岳州171
荆州171
沙市夜泊171
过石首县,怀张带江明府(柱)171
蕲州文昌阁172
乌江谒楚霸王祠172
先大人忌辰172
江干172
金陵172
仪征县173
小姑山173
鄱阳湖望庐山173
赵州桥173
由获鹿到真定府173
安肃道中174
幽栖174
小亭174
老大174
行踪174
空谷175
途中七夕175
宿高堂州怀王英齐先生(发越)175
读店壁诗感赋175
交河早发175
谒孟庙176
邹县道中176
汶水176
泗水桥176
蚤176
卷八177
阴云177
枕上作177
忆兄178
舟中偶吟178
衰年178
客路178
中秋舟中作178
勘灾宿吴季子祠179
怪雨179
三公祠179
教场179
梅花书院题壁六首180
寒柝181
题顾亭林先生遗像181
得王?山(畬)书182
遣怀182
春寒182
闲吟182
泽国183
野兴183
放棹183
瞑色183
月夜泛舟184
独夜184
怀友184
篷窗184
宦游184
衰年185
抚膺185
野寺185
拓室185
好静185
自劾186
春鸠186
牡丹186
遣怀186
频年187
讼简187
睡起独坐187
羁怀187
秋闱阎象山(世则)领解招志局同人集高氏园饮宴醉后作102
九月十五日安厝叔父于祖茔,省山未得奔丧,谨撰《望乡吟》,以寄哀其词。曰:103
盆松歌为孟节女作103
题桃溪垂钓图为胡竹溪104
灵石104
腊梅歌105
剥榆皮106
采豆叶107
中秋夜吟107
忆远曲107
滟滪歌108
船中鼠108
题火林负母图为杜彝109
喜雨行和谈竹香学博109
踏车行110
自题小照111
《成志吟》吊金陵谭烈妇112
破虏歌113
复城吟113
破围歌114
卷五115
送王乐山先生还滇南五十韵115
上左田师二十六韵117
寄程介山六十韵118
小女121
清泉山121
闲吟123
出城123
游天龙山123
小立124
寄季绣124
述怀125
季绣至125
忆杨定轩下第回任125
闲居125
送季绣下第还家125
郑村题壁126
野戍126
龙泉寺126
晋祠道中127
稍可亭127
送季绣还家时,将谋馆于介,故有末章128
夜128
秋夜独坐,有怀故园兄弟129
代卫孺人寄外129
祭风洞途中作130
陌上130
山行130
赴会城途中作130
西斋闲吟130
风峪131
山庄131
遣兴131
薄糈131
寄李紫封(廷玺)131
幽栖132
送季绣还家132
拟征西凯旋诗十二章133
途中隅兴135
拓室135
赠金补庵135
菊135
送胡冠忠往鄞县136
自题小照136
赠阎象山137
遣兴137
长夜137
题清·泛园《雅集图》为俞明府(小山)137
哭门人王健亭(达士)138
赠李羲民(树嘉)138
送季绣还家139
懒嫚139
一觉140
闭目140
春日述怀,报孝义学博苏雨亭(于旆)。并题其所著《赐绮堂诗钞》。140
舟行187
白发188
守拙188
和李琴舫(幼与)明府见赠之作188
出山188
哭内子霍孺人189
再悼内192
舟中遣闷193
练勇194
老病194
客里194
自悼194
遣闷194
谁知195
吴门送李姬赴荡口避兵195
中秋独酌195
浒关十六夜对月196
锡山道中196
舣舟亭追录旧作196
团练乡勇196
遣闷197
病中杂感197
除夕199
从子嵩赴苏逾期未归200
书愤200
练勇200
淳化道中200
杨祠题壁201
方山201
寺201
冒雨赴吉山勘验201
遣闷202
送从子嵩还里203
寄犹子嵩203
江总宅203
书感203
又过白下亭204
阵雨204
梦笔驿204
君山登高204
鹿城闻警有劝予出城暂避者口占答之204
大军出队205
书感205
卷九205
吴中纪事205
岁辛未207
初夏遣兴208
九月十一日与季绣饮208
晋阳杂感209
西斋偶吟210
送孟三眠明府还山210
无题诗八首211
后无题诗八首212
西斋213
立春日作214
客散214
自笑214
闲吟214
睡起214
灯花十首215
归思216
晋祠杂诗217
潘秀峰招饮同章云门金补庵杨定轩217
遣兴218
春郊218
赠陈春浦同年218
宿弥陀寺219
同杨定轩游太山宿龙泉寺219
哭魏玉书219
送馨安兄下第赴介220
寄怀赵敬哉220
读傅青主《霜红龛诗钞》221
夜静221
秋夜读书偶成寄舍弟221
孟三眠邀同人赏腊梅222
冬夜偶成222
赠煜亭223
李进士湘帆(师涉)读予送别诗,赠诗三章。依韵奉酬。223
张煜亭(重之)招赏海棠同杨定轩(国泰)、贾伯昂(眉扬)、王式九(建中)、王相田(畯)224
读史阁部传224
晋阳留别224
送伊莘农按察浙江225
卷十226
白皮关226
九日真定道中226
太原道中寄诸旧友226
漫兴227
冬夜书怀227
家善长(赞元)招诸族兄弟同饮227
春日怀晋阳诸寅好227
题松健楼为王千波(志湉)即步元韵227
小园228
花山228
过小河村观音堂228
客散228
寄弟229
夜229
漫兴229
王幼海先生擢川东兵备道,谨呈四律兼写别怀229
薛梅园(河东)纳姬并门戏赠二律230
送惠怡园剌史秩满入都引见231
李?堂师擢翰林侍讲学士,赋此恭贺兼写鄙怀232
杨定轩纂修太原志赋赠长句233
酬魏孝廉(悬书)寄怀之作233
读明史记福藩世子事233
送张生归里234
送试并门寓弥陀寺李义民过访234
严君大人到署敬赋志喜234
九日235
答家广文子端235
残叶235
浩歌235
城南即事235
野兴236
初冬236
元日试笔236
梦醒236
题王乐山(崧)万里还家图236
宿晋祠237
书铁丐传后237
辛巳秩满留任寄舍弟237
雨后城外作237
送俞一斋少尉转饷兰州238
赠云庵上人238
闲吟238
过友人山庄238
挽张翰林郎甫(廷鉴)238
寓弥陀寺张丹崖(风翔)、王相田(畯)过访239
秋夜小饮,定轩有叹老之意,属作长句239
骆澄斋,招同城诸友,晋祠小饮239
道光乙未,栯堂师分校春闱得士二十三人,端阳节宴于都城之新诚寺,中(山)与王解元(世卿)同与盛筵,静山世兄时年十二龄亦在座,敬赋四律以志之240
假山为范桓一作240
梦亡友李邺园241
卷十一241
自笑241
书童241
赠刘韫山少尉241
过葛翰林墓242
地偏242
夜242
书葛太史遗稿后242
馆中偶得243
闭关243
雨后游城外244
旅夜书怀244
黄镜潭(亮国)剌史留饮漫赋志别兼写旅怀244
才子岭244
旅怀245
韩侯岭245
谒介庙246
五月十三日,与季绣访杨定轩不值,留札约介林之游。至期,定轩来,季绣不至,怅然有作246
答陈香谷孝廉(梅鼎)246
揽镜246
饭后246
登文昌阁247
平定道中247
寄王子端并简刘二广文247
登灵石县文昌阁247
卷十二248
咸阳道中248
将渡黄河偶作248
征车248
宁羌州248
武连驿步陆放翁韵248
游觉苑寺赠静修和尚仍用前韵249
鸡头关249
成都逢孟三(毓勋)249
望雪山249
新岁书怀250
中元日作250
南游250
送禄劝县曹汝淦还山250
秋夜书怀250
五日招桂云舫、方秋塍、高捷山、张筠亭诸君登师山,步黄惺溪韵251
羁愁251
巴渝251
山驿251
正月初十日,迎崇峰杨大中丞,途中偶得252
马头山大慈寺偶成252
赠黎木庵252
祭龙神毕憩西林寺252
题石将军庙壁253
书怀253
闲吟253
清明日作253
游西山宿映碧山房254
伊制军在任大拜敬赋二律254
旅窗偶成255
九日威宁道中255
赠吴慈山(念恒)刺史即以志别255
沪州开船255
白帝城256
夔州256
夜泊巫山峡256
泊黄牛峡256
黄陵庙257
岳阳楼257
登黄鹤楼258
过黄州258
九江夜泊258
登蕲州观音阁258
燕子矶259
太白楼(采石矶)259
月夜重过马当矶259
宿草凉驿259
书怀259
出长安260
雄县早发260
瓜州感旧260
船生生260
卷十三261
吴中草261
送朱筱沤司马北上用孙宾华韵262
黄甫墩262
已酉三月,送桂丹盟观察赵汀漳龙兵备道任,述事抒怀,谨成四律262
送秋研云(家丞)出塞263
江阴263
谗口264
九日264
送周文之(沐润)出塞264
被劾后作264
九日265
鹿城志感265
舟行265
梅265
新春试笔266
病中偶得266
出城266
兀坐267
闲吟267
薄宦267
江村夜泊267
宫保林少穆奉命经略广西军务,喜而赋此267
扁舟268
下乡催征268
醉吟268
公庭268
泊垂虹亭268
南来269
风筝女将269
遣怀269
赴上海二律269
痛饮270
偷闲270
春残270
陈墓庙中作270
冬夜书怀270
书感271
长路271
踪迹271
典衣271
病足272
闷吟和韩介孙学博272
喜闻向大将军收复金陵272
郁郁273
惠山修禊274
和孙宾华韵274
輓祁幼章方伯殉节诗274
上元县知县刘公(同缨)殉节诗275
候补知县李公(幼舆)殉节诗275
送陈月湖(懋蔼)赴任丹徒275
吴中杂感276
奉檄调赴军营,追维往事,不能无情,率成七律十首,以志别怀278
纵横280
漫兴281
遣怀281
老病281
飘零281
黄墅道中282
闭门282
金陵282
清明282
神兵282
群盗283
遣兴283
雨窗书感283
野望284
此君亭284
其二285
偶感时事枕上作285
秦桧墓285
华林园285
遣兴286
卷十四286
西斋286
汾水曲287
山居287
汾上柳287
早渡汾河287
忆故园菊287
寄内子287
可渡桥287
小鸟288
冬夜率成二绝288
放言四首288
晋祠288
初夏289
古城289
西斋偶兴289
题渔父图289
送友人还里289
索菊289
苦雨289
杨花曲289
题艳雪堂诗后290
书四弦秋后291
过废院291
章明府(云门)新婚291
题魏文湖诗钞291
题车柳窗诗钞292
书贞髦君传后292
骆澄斋画梅292
读树棔《小屋诗钞》吊延东香292
读骆澄斋(潮鼎)诗集,得四断句,即以志别293
寓弥陀寺夜闻邻歌293
出晋城294
井径道中294
固关294
观棋294
论诗294
还家途中作295
菊295
沁源道中同季绣295
偶出296
思烟台296
介庙偶吟296
浣俗轩杂诗296
七夕296
无计297
题画扇297
双姬冢297
饮谦六堂297
梦觉偶书298
野望298
介庙298
九月登文昌阁忆季绣298
云栈298
鸡头关298
宦游299
马鞍山299
万里楼299
七星桥299
过庙矶子滩299
黄牛峡299
东湖曲299
琵琶亭299
小姑山300
池州寄母300
安庆作300
马当矶300
泊大通300
荻港阻风300
当涂县301
赵州301
青龙滩301
渡运河301
露筋祠301
斋中菊301
崛?山访傅青主隐处301
题李品三桐下停琴小照302
新纳李姬,得断句六首302
归舟302
甫里先生祠302
三高祠303
有谓予积多金者口占答之303
送别304
中秋304
偶忆304
睡起304
舟中杂诗304
月夜闻笛305
胥门返棹305
菜圃偶题305
归秣陵305
病中偶书305
湖墅晓行306
夜闻邻人歌306
白下亭306
新亭306
乌衣巷306
劳劳亭307
红罗亭307
闻笛307
凤凰台307
顾恺之宅307
冬笋307
鲥鱼307
赏心亭307
拙稿编成,呈孙宾华校正,得断句四首308
续卷一308
书感308
舟中偶书309
秣陵纪事309
有馈蟹者,书此记之312
五人墓313
九日鹿城作314
六言二首315
秣陵隅书315
飘泊315
船中作316
息肩316
野步316
宜兴道中316
由胡墅至戴家边遇雨317
书愤317
九里湖317
晓行317
遣兴317
中秋淳化对月318
过无锡望惠山林泉318
归休318
幻梦318
九月319
朅来319
金陵失陷,师久无功。四乡蔓延,生民荼炭,静山观察,募勇数百人,督率助仗,屡战皆捷,士民感戴,颂声载道。(省山)以老病承乏白门,特蒙优遇,深恩厚德,没齿不忘,仅呈四律。319
大功坊321
卞忠贞公墓321
偶书321
带乡勇,宿葛塘寺321
萑苻321
途中作322
浪迹322
临津泊舟322
江湖322
山庄禅室小憩323
晨兴323
养疴323
僦屋323
食蟹323
食鲈鱼324
晓色324
途穷324
马嵬坡324
晓起324
渔父324
早梅325
秋夜325
冬夜读书325
书感325
渡江325
老渔325
老儒325
岂料326
蓄菜326
孤灯326
不寐326
阅邸报偶书326
检书画箱326
锡山驿327
苏州夜泊327
不寐327
清闲327
江村327
余黼山被劾,有塞外之行,书此以赠328
吴淞泊舟328
上海大营偶书328
卧病328
菜根轩诗钞跋&王嵩撰328
附录:330
一 王省山年谱&张晓林330
二 平民诗人王省山&刘潞生337
三 王省山撰《王康山墓志铭》396
四 有关王省山的史籍资料412
热门推荐
- 2321744.html
- 1992747.html
- 2373925.html
- 2695739.html
- 3105470.html
- 393785.html
- 2168051.html
- 3252401.html
- 2861431.html
- 2892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7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7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7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5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