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程汉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165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基础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定义和分类1

(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定义2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2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性及误解5

(一)危害性5

(二)误解8

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学说11

(一)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学说12

(二)蛋白质的非酶性糖基化学说17

(三)肌醇储备耗竭与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学说19

(四)代谢遗传发病学说21

第二章 糖尿病心脏病23

一、概说23

(一)流行病学研究23

(二)临床表现25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28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33

二、诊断与治疗35

(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35

(二)治疗38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49

第三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50

一、概说50

(一)流行病学研究50

(二)临床表现51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55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59

二、诊断与治疗61

(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61

(二)治疗64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76

第四章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77

一、概说77

(一)流行病学研究77

(二)临床表现78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81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83

二、诊断与治疗84

(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84

(二)治疗87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95

第五章 糖尿病高血压97

一、概说97

(一)流行病学研究97

(二)临床表现98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100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104

二、诊断与治疗105

(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105

(二)治疗107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116

第六章 糖尿病肾病118

一、概说118

(一)流行病学研究118

(二)临床表现119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123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127

二、诊断与治疗130

(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130

(二)治疗132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141

第七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43

一、概说143

(一)流行病学研究143

(二)临床表现144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148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150

二、诊断与治疗152

(一)诊断标准与分期152

(二)治疗153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162

第八章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64

一、概说164

(一)流行病学研究164

(二)临床表现165

(三)病因学研究概况174

(四)中医对该病的认识176

二、诊断与治疗179

(一)诊断标准179

(二)治疗185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202

第九章 糖尿病性高脂血症与脂肪肝204

一、概说204

(一)流行病学研究204

(二)糖尿病血脂蛋白的代谢过程205

(三)临床表现209

(四)病因学研究概况211

(五)中医对该病的认识216

二、诊断与治疗217

(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217

(二)治疗219

(三)目前的治疗水平231

第十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自我调养与监护233

一、心理调整233

(一)糖尿病与心身疾病233

(二)糖尿病与心身疗法235

二、合理的生活调养239

(一)运动疗法239

(二)饮食疗法243

(三)针灸疗法260

(四)推拿按摩264

三、自我监护266

(一)自我监测266

(二)自我调护268

四、择医择药的原则273

五、目前患者及社会不合理的经济负担276

(一)患者重视程度不够276

(二)宣传媒体的误导277

(三)不健康的心态278

(四)不必要的检查279

(五)不正当竞争营销279

(六)某些医院因利益驱使280

参考文献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