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艺术札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建融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13184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艺术札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传统和国学1
经史文学21
国学概述21
文章三变、三弊、三种24
文章三苏27
千里贾谊30
进学原毁33
六经皆史36
斯文所在39
文章三要42
一三五不论44
文章达意46
文人读书49
文章体裁51
“海派”书证54
北山移文56
《春秋》大义58
《诗》亡而《春秋》作61
临川四梦64
清代学术67
诗文和经史70
诗词格律和交通规则73
文无第一76
国学和非国学79
再说《诗》亡而《春秋》作82
书画艺术87
国学与国画87
无名、共名、异名、变名90
笔墨与形象93
绘画的功用96
相通与相异99
“六法”本义102
书画题跋105
黄山画派108
和为贵111
齐白石和鲁迅114
文学和绘画117
发表文章和创作书法120
20世纪三代中国画的文化背景123
艺术美126
绘画性和书法性129
书画同源132
艺术与生活135
经典、个性、时尚138
徐悲鸿和潘天寿141
美术史的欺骗144
诗中画,画中诗147
小名头的绘画史150
南北宗论152
现实和历史155
落墨和没骨158
工匠精神之大义161
写生164
天之道167
常形和常理170
笔墨当随时代173
金刚杵176
戏曲与绘画179
看得懂和看不懂183
海派绘画186
中西绘画的优劣189
仕女和春宫192
目之于色无同美195
经之典和畸之典198
文化教育203
文化艺术的创新203
史论研究和真伪鉴定206
人品和艺品209
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212
传统的继承和创新215
人品四等218
无涯有涯221
人性的本质224
日常和常识227
积劫和一超230
国学的教育233
用夏变夷236
国学中的国画教学239
天降大任242
文化的先进性245
人文法则的自然主义248
人之所患251
知识和精神254
知行合一257
国家课题260
异类263
五百年来266
学养与学术269
小题大做272
不求甚解275
向清洁工学习279
力气和口气282
八股文和学术论文285
批评和自我批评288
学业和职业291
学问三种294
再谈学问三种297
余事正心300
文人的典型303
士人的典范306
今之视昔309
求责312
五百年前315
文房和工作室318
西式的学术规范321
专家和学者324
拷贝327
文化人之分类330
社会生活335
孝道与中国文化335
士人和文人33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41
隆万之变344
富贵与贫贱347
“五四”与传统350
礼失而求诸野353
中外博物馆的藏品356
雅和俗359
历史的教训362
社会关系365
感情和责任368
商贾371
奢侈和节俭374
万事和则兴376
变酸的风雅379
伏羲女娲图382
妓女385
说仕388
习相远391
天下归仁394
逃官397
行其所无事400
忠义千秋404
再说行其所无事407
中华万世410
思想理念415
人文真理的多元性415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418
奇正相生421
仁学的以人为本424
儒学六家427
仁智之乐430
异端邪说432
为我和为人435
四宁四毋438
爱敬和忠恕441
圣贤之行444
光辉充实447
人格精神的高尚优美450
自知之明452
匡庐和石钟455
童心说458
思无邪,行无事461
淡泊宁静464
阿Q精神467
信天命,尽人事470
五德472
戒欺475
风雅思无邪478
再谈思无邪481
耻为德之要484
人皆可以为487
文艺批评490
附录一:《春秋》义例493
附录二:常州学派和钱谢风雅505
附录三:“中西绘画拉开距离”之我见519
附录四:徐潘异体535
附录五:潘天寿学派和浙东学派546
附录六:志向“随心所欲”之境——徐建融艺道浅窥561
后记565
热门推荐
- 758023.html
- 1225779.html
- 1076564.html
- 1384643.html
- 3827586.html
- 3589747.html
- 1423756.html
- 1265779.html
- 1834064.html
- 953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5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2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7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0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8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0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0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