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脾胃理论与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复霖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0667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脾胃学说(学科: 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脾胃理论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脾胃理论1
第一章 脾胃学说源流1
第一节 萌芽阶段1
第二节 奠基阶段3
第三节 脾胃学说的形成5
第四节 脾胃研究的发展8
第二章 脾胃脏腑内景13
第一节 脾13
第二节 胃13
第三节 脾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6
第四节 有关脾胃的脏象解剖研究17
第三章 脾胃的生理特性28
第一节 后天之本的基础--纳化28
第二节 基本的运动形式--升降31
第三节 相反相成的属性--燥湿34
第四节 精微荣养的来源--气血36
第五节 血循常道的保障--统摄39
第六节 御邪抗病的职司--防卫40
第四章 脾胃与脏腑形窍42
第一节 脾胃与五脏43
第二节 脾胃与六腑48
第三节 脾胃与形体49
第四节 脾胃与苗窍51
第一节 脾胃病外邪的特点55
一 湿邪55
第五章 脾胃病的病因特点55
二 燥邪57
三 燥湿兼邪58
第二节 情志因素59
一 情志与脾胃的关系59
二 七情影响脾胃的发病特点60
第三节 饮食劳逸因素61
第四节 虫积65
第五节 痰饮水气66
第六节 瘀血67
第六章 脾胃病的病机要则69
第一节 脾胃发病70
一 邪正交争与发病70
二 影响脾胃元气的因素71
第二节 病机要则73
一 纳化失常73
二 升降反作76
三 燥湿不济78
四 生统失职80
五 气火失调82
第七章 脾胃病舌脉诊心得85
第一节 脾胃病舌诊85
第二节 脾胃病脉诊91
第八章 脾胃虚证的诊断96
第一节 脾虚诊断沿革96
第二节 《脾胃论》及后世之认识98
第三节 脾虚诊断近况和标准统一问题100
第九章 历代医家脾胃论述要义104
第一节 四季脾旺不受邪论 东汉 张仲景104
第二节 脾胃养性论 唐 孙思邈106
第三节 不补之中有真补论 金 张子和107
第四节 饮食劳倦始为热中论 元 李东垣109
第五节 调五脏以治脾胃论 明 张景岳111
第六节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明 李中梓114
第七节 燥湿得宜论 清 喻嘉言117
第八节 从肺治脾论 清 喻嘉言118
第九节 脾胃分治论 清 叶天士119
第十节 脾气调和各脏俱和论 清 何梦瑶122
中篇 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124
第十章 古今调理脾胃临床应用简介124
第一节 前人调理脾胃经验概述124
第二节 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125
第十一章 从脾胃本脏论治127
第一节 健脾益胃法127
第二节 补中益气法134
第三节 补气升提法139
第四节 甘温健中法143
第五节 甘温除热法147
第六节 助脾生血法150
第七节 补脾摄血法156
第八节 补脾养阴法160
第九节 补脾益寿法166
第十节 益胃养阴法171
第十一节 温中散寒法176
第十二节 健脾行气法181
第十三节 健脾疏风法183
第十四节 健脾活血法188
第十五节 健脾通络法194
第十六节 运脾除湿法198
第十七节 温阳化湿法205
第十八节 升阳除湿法208
第十九节 淡渗利湿法212
第二十节 清脾化湿法218
第二十一节 健脾化痰法224
第二十二节 温阳涤饮法227
第二十三节 健脾托毒法230
第二十四节 行气和胃法235
第二十五节 温中和胃法237
第二十六节 降逆和胃法239
第二十七节 消食和胃法243
第十二章 调理脾胃治疗它脏疾病247
第一节 培土养心法248
第二节 培土泄木法251
第三节 培土宁风法254
第四节 培土生金法257
第五节 培土制水法261
第六节 补脾益窍法264
第十三章 从它脏论治脾胃271
第一节 补火生土法272
第二节 抑木扶土法276
第三节 温肺和胃法279
第十四章 脾胃与它脏同治281
第一节 补益心脾法281
第二节 调和肝脾法286
第三节 脾肺同治法290
第四节 脾肾双补法294
第五节 心胃同治法299
第六节 疏肝和胃法302
第七节 暖肝和胃法306
第八节 清胆和胃法308
第九节 肺胃同治法311
第十节 胃肠同治法315
下篇 脾胃学说的研究322
第十五章 脾胃生理功能的研究322
第一节 脾胃与消化系统功能322
第二节 脾脏与免疫功能327
第三节 脾胃与代谢功能331
第四节 脾脏与血液系统功能335
第五节 脾胃与肌肉组织的功能338
第六节 脾胃与内分泌系统功能340
第七节 脾胃与神经系统的功能340
第十六章 脾胃临床实验研究343
第一节 对脾虚证的研究344
一 临床观察344
二 动物模型研究344
三 健脾理肠片对致虚动物的影响345
第二节 健脾理肠片临床观察与药效学研究347
一 健脾止泻作用的研究348
二 健脾强壮作用的研究350
三 镇痛作用研究353
四 抗炎作用研究355
五 凝血作用研究357
六 生血作用研究359
七 肠管运动功能研究360
八 毒副作用研究365
热门推荐
- 785206.html
- 2170853.html
- 2164046.html
- 177887.html
- 542506.html
- 3076676.html
- 1297279.html
- 3167771.html
- 2508364.html
- 1010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8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6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9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5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