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 朱利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161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原理1

1.1 环境有机污染1

1.2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源汇机制3

1.3 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6

1.4 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的调控原理8

参考文献14

第2章 典型区域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源汇机制19

2.1 钱塘江流域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19

2.1.1 钱塘江水体OCPs污染特征19

2.1.2 钱塘江水体PAHs污染特征27

2.2 钱塘江流域有机污染物源解析31

2.2.1 钱塘江水体OCPs污染源解析31

2.2.2 钱塘江和运河水体PAHs污染源解析33

2.3 PAHs重要污染源的成分谱图和排放系数36

2.3.1 秸秆燃烧烟气PAHs的成分谱图和影响因素36

2.3.2 汽车尾气PAHs成分谱图和影响因素40

2.3.3 焦化厂空气中PAHs污染特征和成分谱图43

2.4 杭州市大气PAHs干湿沉降45

2.4.1 大气PAHs干沉降45

2.4.2 大气PAHs湿沉降45

2.4.3 大气PAHs干湿沉降通量51

参考文献52

第3章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微界面的吸附行为及机理56

3.1 黏土矿物硅氧烷表面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57

3.1.1 黏土层间硅氧烷表面的结构特征58

3.1.2 硅氧烷表面吸附特征及机理63

3.1.3 溶剂极性效应68

3.2 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非线性吸附行为及其预测模型70

3.2.1 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非线性吸附的主导作用72

3.2.2 有机污染物性质对非线性吸附的影响80

3.2.3 有机污染物非线性吸附的预测模型89

3.3 生物质(植物角质和蜡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制90

3.3.1 植物角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制90

3.3.2 植物蜡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脱附滞后性机制93

3.4 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98

3.4.1 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98

3.4.2 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构-效关系101

3.5 纳米颗粒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107

3.5.1 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颗粒上吸附-脱附行为及机理107

3.5.2 腐殖酸对纳米颗粒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机理124

3.5.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颗粒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机理136

3.6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土壤界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139

3.6.1 土壤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及机理139

3.6.2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土壤固-液界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144

参考文献149

第4章 土壤-植物系统有机污染阻控原理与缓解技术155

4.1 植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PAHs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155

4.1.1 黑麦草根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吸附PAHs156

4.1.2 可提取态脂肪和聚合脂肪在植物吸附有机污染物中的作用167

4.2 土壤-植物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积累170

4.2.1 荧光显微技术观察植物体内PAHs的迁移与积累170

4.2.2 植物根对土壤中菲和芘的吸收积累作用172

4.2.3 植物茎叶对菲和芘的吸收积累作用174

4.2.4 植物对菲和芘的传输作用176

4.3 植物吸收积累有机污染物的预测模型177

4.3.1 限制-分配模型178

4.3.2 耦合植物叶面吸收因子的修正模型181

4.4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有机污染的缓解阻控作用184

4.4.1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与影响因素185

4.4.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强土壤吸附固定有机污染物及其机理188

4.4.3 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积累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阻控作用191

4.5 生物炭对PAHs的吸附固定-缓解阻控作用197

参考文献199

第5章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202

5.1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概述202

5.2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物理修复205

5.2.1 气相抽提技术205

5.2.2 热脱附修复技术208

5.3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场地/土壤212

5.3.1 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土壤有机污染物及影响因素213

5.3.2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效率的预测模型220

5.3.3 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场地/土壤222

5.4 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及调控原理237

5.4.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强植物吸收PAHs的作用及机制237

5.4.2 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强黑麦草吸收PAHs的作用及机制246

5.4.3 混合表面活性剂增强黑麦草吸收PAHs及影响因素250

5.4.4 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257

5.5 表面活性剂增强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其作用机制261

5.5.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261

5.5.2 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262

5.5.3 表面活性剂增强微生物降解PAHs的微观机制269

5.6 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有机污染农田土壤275

5.7 表面活性剂增强吸附-阻控植物吸收-强化微生物修复一体化技术276

参考文献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