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修复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相灿,周付春,华家新,钟明主编;蒋顺杰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186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城市-河流污染-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修复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与方法3
第1章 城市化过程中河流自然特征变迁3
1.1 河流的主要城市化措施3
1.1.1 对城市化的理解3
1.1.2 河道的综合整治措施4
1.1.3 河滨区城市建设措施5
1.1.4 上游水库建设措施6
1.1.5 河流防洪与排水安全措施6
1.1.6 河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7
1.1.7 河流景观建设措施9
1.2 城市化对河流的影响与变迁10
1.2.1 城市河流概念及其表征10
1.2.2 对河流流域形态的影响及改变11
1.2.3 对河流的流量影响及变化14
1.2.4 对流域透水地面的影响及变化15
1.2.5 河流流域人口压力的变化19
1.2.6 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变化20
1.3 河流城市化措施的思考23
1.3.1 河流人为化措施的反思24
1.3.2 城市河流治理的新探索24
参考文献25
第2章 城市河流水污染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27
2.1 城市河流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27
2.1.1 百条城市河流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布27
2.1.2 四区城市河流水质浓度分布33
2.2 百条城市河流水污染现状40
2.2.1 百条城市河流水污染总体评价40
2.2.2 城市河流水污染现状空间分布45
2.3 城市河流的主要环境问题51
2.3.1 城市河流呈高污染态势,普遍出现复合污染52
2.3.2 城市河流呈“缺水”窘境,显现水资源短缺55
2.3.3 城市河流水生态退化,“生命水体”出现危机56
2.3.4 城市河流整治渠道化,河流水力联系阻断59
2.3.5 城市河流生态管理缺失,河流服务功能退化61
参考文献62
第3章 城市河流水体污染机理与过程66
3.1 城市河流自然胶体及其主要反应66
3.1.1 城市河流的水环境总体特征66
3.1.2 城市河流水环境中的自然胶体67
3.1.3 城市河流底泥-水界面主要反应73
3.2 城市河流有机化合物污染机理75
3.2.1 有机化合物的分配理论75
3.2.2 生物富集作用82
3.2.3 光解、水解与生物降解作用86
3.2.4 城市河流有机化合物污染估算87
3.3 城市河流重金属污染机理88
3.3.1 底泥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88
3.3.2 底泥中重金属的释放作用91
3.3.3 底泥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97
3.3.4 城市河流底泥重金属生态危害评估100
3.4 城市河流氮磷污染机理101
3.4.1 营养盐在底泥中的累积与分布101
3.4.2 营养盐在底泥中的赋存形态104
3.4.3 底泥对氮与磷的吸附作用106
3.4.4 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108
3.4.5 城市河流营养性污染评估111
参考文献111
第4章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理念及思路112
4.1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原则112
4.1.1 从流域出发,综合治理112
4.1.2 保护河流,城区持续发展113
4.1.3 水质改善,自然修复113
4.1.4 水量、水质与水生态修复114
4.1.5 “一河一策”,分类治理114
4.2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核心内涵114
4.2.1 城市河流水量修复115
4.2.2 城市河流防洪与排水安全115
4.2.3 城市河流水质修复115
4.2.4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115
4.2.5 城市河流河区文明管理115
4.3 城市河流类型、区划及其特征116
4.3.1 城市河流的特征116
4.3.2 城市河流类型区划116
4.4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总体思路121
4.4.1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目标121
4.4.2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工作程序122
4.4.3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总体思路123
4.5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总体框架125
4.5.1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路线125
4.5.2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总体框架126
4.5.3 黑臭水体与高藻水体的治理126
4.5.4 总体框架的成套工程体系129
参考文献132
第5章 城市河流清水产流机制修复与改善方法133
5.1 河流自然“清水产流机制”表征133
5.1.1 河流“清水产流机制”概述133
5.1.2 城市河流“清水产流机制”内涵134
5.2 河流“清水产流机制”退化与破坏136
5.2.1 产流区清水产流机制退化136
5.2.2 养护区清水输移机制消失139
5.2.3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与破坏141
5.3 城市河流“清水产流机制”修复与改善143
5.3.1 “清水产流机制”总体修复思路143
5.3.2 清水产流区修复与改善146
5.3.3 清水养护区修复与改善149
5.3.4 清水输出区的修复与改善153
参考文献156
下篇案例与实践159
第6章 南方沿海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案例159
6.1 城市概况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159
6.1.1 城市概况及其社会经济水平159
6.1.2 自然地理条件160
6.1.3 城市河流水网与商业中心河160
6.2 商业中心河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63
6.2.1 商业中心河的环境现状163
6.2.2 商业中心河的主要污染源164
6.2.3 商业中心河的水质状况164
6.2.4 商业中心河的主要环境问题165
6.3 河流污染底泥及其特征168
6.3.1 河流污染底泥特征168
6.3.2 底泥重金属生态危害分析173
6.4 商业中心河水污染治理总体思路与方案174
6.4.1 治理工程目标174
6.4.2 商业中心河的总体治理思路175
6.4.3 商业中心河的治理总体方案176
6.5 河流污染治理核心工程178
6.5.1 河流底泥疏挖与处理工程178
6.5.2 河流水体原位净化工程181
6.5.3 生态堤岸修复与重建工程184
6.5.4 河流生态景观建设工程187
6.5.5 工程效益分析188
参考文献189
第7章 江南水网城市河流生态水系保护案例191
7.1 江南水网新城河流水系及其特征191
7.1.1 江南水网新城河流水系191
7.1.2 新城河流水系的特征192
7.1.3 新城河流水系的水质现状193
7.1.4 新城河流水系的水生生物195
7.1.5 新城河流水系的修复分区196
7.2 新城河流水系污染底泥分析196
7.2.1 河流底泥的污染特征196
7.2.2 底泥的有效疏挖深度198
7.3 新城河流污染源与水生态评价199
7.3.1 新城河流主要污染源199
7.3.2 河流生态健康分析199
7.3.3 新城水系主要环境问题200
7.3.4 新城水系水环境综合分区规划202
7.4 新城河流水系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202
7.4.1 规划指导思想202
7.4.2 规划总体思路203
7.4.3 新城生态水系规划的技术路线204
7.5 新城生态水系规划目标205
7.6 新城河流水系治理与修复方案206
7.6.1 规划思路206
7.6.2 治理与修复方案207
7.7 典型河流水质改善与原生态保护方案209
7.7.1 “三横三纵”水系河流生态要求与目标209
7.7.2 典型河流水质改善与原生态保护方案210
7.8 环境效益分析216
7.8.1 改善市区水环境与生态环境217
7.8.2 提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218
7.8.3 经济效益219
参考文献220
第8章 西南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案例221
8.1 河流流域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221
8.1.1 河流流域概况与自然条件221
8.1.2 河流流域社会经济223
8.2 河流水环境与入河污染负荷223
8.2.1 河流水质现状与分析223
8.2.2 流域主要污染源与排放总量230
8.2.3 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231
8.3 曲江流域水量平衡与污染物平衡234
8.3.1 曲江水资源总量与水量平衡235
8.3.2 曲江流域主要污染负荷变化趋势预测239
8.4 曲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理念与总体方案241
8.4.1 水污染治理理念与总体思路241
8.4.2 规划总体方案245
8.5 曲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的工程方案247
8.5.1 东风水库上游水源保护与涵养林生态修复工程方案247
8.5.2 红塔区城镇污染控制与生态景观构建方案248
8.5.3 下游平坝污染控制与河谷水土保持方案249
8.5.4 水利防洪与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250
8.5.5 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文明构建方案251
8.6 规划方案的可达性分析252
8.6.1 综合治理规划可达性分析252
8.6.2 水环境质量目标可达性分析252
8.6.3 流域管理目标可达性分析252
参考文献253
热门推荐
- 3385229.html
- 2010858.html
- 3176475.html
- 3215761.html
- 1266130.html
- 2671991.html
- 372721.html
- 2491711.html
- 501007.html
- 3225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2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6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8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4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8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0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9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