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劳动论 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新劳动论 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
  • 董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316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劳动-价值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劳动论 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2

(一)创新劳动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3

(二)创新劳动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7

(三)创新劳动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9

二 研究的目的及方法10

(一)研究目的10

(二)研究方法11

三 相关问题研究状况13

(一)创新理论研究状况14

(二)劳动理论研究状况21

(三)创新劳动研究状况29

四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36

第一章 劳动的发展及创新劳动的提出38

一 劳动的历史起源38

二 劳动形态的演化40

(一)物质劳动形态40

(二)服务劳动形态43

(三)知识劳动形态45

(四)创新劳动形态49

三 创新劳动的提出50

(一)创新劳动范畴提出的重要意义51

(二)创新劳动的定义54

(三)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56

(四)创新劳动与创新57

(五)创新劳动与创新实践59

(六)创新劳动与创新活动59

四 创新劳动与有关劳动60

(一)创新劳动与脑力劳动60

(二)创新劳动与复杂劳动62

(三)创新劳动与科技劳动63

(四)创新劳动与管理劳动64

(五)创新劳动与精神劳动67

第二章 创新劳动基础理论69

一 创新劳动的内在结构69

(一)创新劳动的主体69

(二)创新劳动的客体75

(三)创新劳动的中介78

二 创新劳动的外部环境84

(一)文化环境84

(二)制度环境86

(三)资源环境90

三 创新劳动的动力机制91

(一)自然需要是创新劳动的原发性动力92

(二)社会需要是创新劳动的继发性动力93

(三)精神需要是创新劳动的内源性动力94

四 创新劳动的基本特点98

(一)首创性98

(二)非程序性99

(三)不确定性100

(四)高风险性101

五 创新劳动的主要类别103

(一)不同的研究需要及分类标准103

(二)基于创新内容的划分105

(三)基于创新程度的划分110

第三章 创新劳动与价值论112

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劳动价值论113

(一)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114

(二)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122

(三)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思路分析128

二 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提出131

(一)创新劳动与价值创造132

(二)创新劳动与价值度量136

(三)创新劳动与价值实现145

三 创立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47

四 创新劳动价值论与现实问题的解答151

(一)无人工厂价值之谜151

(二)破解价值总量之谜153

(三)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和“剥削”问题154

第四章 创新劳动与分配论161

一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辨析161

(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162

(二)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联系164

(三)混淆二者关系的原因、表现及理论后果165

二 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170

(一)直接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70

(二)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性质及发展的要求172

(三)重要伦理因素:尽可能的社会公平174

三 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必然性175

四 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179

(一)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思想及历史实践180

(二)创新劳动分配应遵循的原则:按“创”分配181

(三)进一步完善创新劳动分配方式的初步设想185

第五章 创新劳动与历史观195

一 创新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195

(一)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基本规定196

(二)创新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200

的合理性200

(一)技术创新劳动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超常动力207

二 创新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207

(二)制度创新劳动是制度文明发展的直接动力214

(三)知识创新劳动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直接源泉217

(四)三大文明的系统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225

三创新劳动是人本质的集中体现和发展的根本途径234

(一)创新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235

(二)创新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42

结束语 永无止境的创新劳动问题250

一 创新劳动本身的发展永无止境250

二 创新劳动理论的研究永无止境252

三 创新劳动理论的应用永无止境254

主要参考文献256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