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MATLAB宝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3378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94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914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包,MATLAB 7.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MATLAB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MATLAB7.0简介1
1.2 MATLAB7.0的安装1
第1章 MATLAB概述1
1.3.1 操作界面简介4
1.3 MATLAB7.0的工作环境4
1.3.2 运行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5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6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7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9
1.3.6 输入变量10
1.3.7 处理复数13
1.3.9 使用历史窗口15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15
1.3.10 使用实录命令19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20
1.3.12 设置当前目录21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22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23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25
1.3.16 数组编辑器26
1.3.17 存取数据文件27
1.4.1 纯文本帮助29
1.4 MATLAB7.0的帮助系统29
1.4.2 演示(demo)帮助31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33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33
1.4.5 Index帮助文件索引窗34
1.5 小结35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35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36
2.1 创建数值数组36
第2章 MATLAB基础知识36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37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38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39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40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42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42
2.2 操作数值数组43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44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45
2.2.3 选取三角矩阵46
2.2.4 Kronecker乘法47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48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49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50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51
2.3.2 使用sparse命令创建稀疏矩阵52
2.3.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52
2.3 稀疏矩阵52
2.3.3 使用spdiags命令创建稀疏矩阵54
2.3.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55
2.3.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56
2.4.1 直接输入法创建字符串数组57
2.4 字符串数组57
2.4.3 使用函数创建字符串数组58
2.4.2 使用ASCII码创建字符串数组58
2.4.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59
2.4.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60
2.5 构架数组61
2.5.1 使用直接法创建单构架数组62
2.5.2 使用直接法创建二维构架数组63
2.5.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64
2.5.3 使用直接法创建三维构架数组64
2.5.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65
2.5.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67
2.6 小结70
3.1.1 使用norm函数进行范数分析71
3.1 矩阵分析71
第3章 数值运算71
3.1.2 使用normest函数进行范数分析74
3.1.3 条件数分析75
3.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77
3.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78
3.2 线性方程组79
3.1.6 矩阵的化零矩阵79
3.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80
3.2.2 奇异线性方程组81
3.2.3 欠定线性方程组82
3.2.4 超定线性方程组83
3.3 矩阵分解84
3.3.1 Cholesky分解85
3.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86
3.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87
3.3.4 LU分解88
3.3.5 不完全LU分解90
3.3.6 QR分解94
3.3.7 操作QR分解结果96
3.3.8 奇异值分解99
3.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01
3.4 特征值分析101
3.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04
3.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105
3.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107
3.5.1 一元函数的零点108
3.5 函数的零点108
3.5.2 多元函数的零点109
3.6 数值积分111
3.6.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112
3.6.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114
3.6.3 求解瑕积分115
3.6.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116
3.6.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117
3.7.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120
3.7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120
3.7.2 不同概率分布122
3.7.3 数据分布分析123
3.7.4 假设检验124
3.8 小结128
4.1.1 一维插值命令129
4.1 插值129
第4章 数据分析129
4.1.2 一维插值实例130
4.1.3 二维插值命令133
4.1.4 二维插值实例134
4.1.5 样条插值136
4.1.6 牛顿插值原理137
4.1.7 牛顿插值实例138
4.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原理140
4.1.9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141
4.2 曲线拟合142
4.2.1 多项式拟合143
4.2.3 加权最小方差(WLS)拟合实例144
4.2.2 加权最小方差(WLS)拟合原理144
4.3.1 曲线拟合148
4.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148
4.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151
4.3.3 进行数据预测152
4.4.1 离散Fourier变换154
4.4 傅里叶分析154
4.4.2 FFT和DFT156
4.4.3 DFT的物理含义157
4.4.4 使用DFS进行插值159
4.5.2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实例162
4.5.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命令162
4.5 优化162
4.5.3 非线性最小方差命令166
4.5.4 非线性最小方差实例167
4.5.6 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实例169
4.5.5 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命令169
4.5.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172
4.5.8 对比实例175
4.5.9 线性规划176
4.5.10 二次规划178
4.5.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179
4.6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181
4.6.1 分析目标函数182
4.6.2 优化求解183
4.6.3 设置优化求解的可视化属性185
4.6.4 设置遗传算法的属性186
4.6.5 设置遗传算法的“种群”属性187
4.6.6 设置遗传算法的“中止”属性188
4.7.1 分析目标函数189
4.7 优化求解综合实例:优化“Banana”函数189
4.7.2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优化求解191
4.7.3 “Davidon-Fletcher-Powell”优化求解192
4.7.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193
4.7.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194
4.8 优化求解综合实例:复杂的二次规划195
4.8.1 设置约束条件196
4.8.2 定义目标函数198
4.8.3 进行优化求解199
4.8.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202
4.9.1 显性常微分方程203
4.9 常微分方程203
4.9.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207
4.9.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209
4.9.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212
4.9.5 加权常微分方程214
4.9.6 延迟微分方程命令217
4.9.7 延迟微分方程实例218
4.9.8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219
4.9.9 边界问题实例220
4.10 小结223
5.1.1 sym命令224
5.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224
第5章 符号计算224
5.1.2 使用sym命令创建符号对象225
5.1.3 使用syms命令创建符号对象227
5.1.4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228
5.1.5 识别对象的命令229
5.1.6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230
5.2 符号精度计算231
5.3.1 Collect函数232
5.3 符号表达式的操作232
5.3.3 Factor函数234
5.3.2 Expand函数234
5.3.4 Horner函数236
5.3.6 Simplify函数237
5.3.5 Numden函数237
5.3.7 Simple函数238
5.3.8 Pretty函数240
5.4.1 Subexpr函数242
5.4 符号表达式的替换242
5.4.2 Subs函数243
5.5.1 Finverse函数244
5.5 符号函数的操作244
5.5.2 Compose函数245
5.6 符号微积分246
5.6.2 化简微分结果247
5.6.1 diff函数247
5.6.3 求解矩阵微分248
5.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249
5.6.5 符号极限250
5.6.7 求解左右极限251
5.6.6 求解无限极限251
5.6.8 符号积分253
5.6.10 证明积分等式254
5.6.9 矩阵积分254
5.6.11 交互近似积分255
5.6.12 符号级数求和257
5.7.2 Fourier变换实例258
5.7.1 Fourier变换命令258
5.7 符号积分变换258
5.7.4 Laplace变换实例260
5.7.3 Laplace变换命令260
5.7.6 Z变换实例261
5.7.5 Z变换命令261
5.8.1 线性代数运算262
5.8 符号矩阵的计算262
5.8.2 特征值运算265
5.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267
5.9.1 solve命令267
5.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267
5.9.4 求解超越方程组268
5.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268
5.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269
5.10.1 dsolve命令269
5.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269
5.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270
5.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270
5.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271
5.11 利用Maple的资源271
5.11.2 查看maple的帮助273
5.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274
5.12 可视化符号分析274
5.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276
5.13 小结277
6.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278
6.1 图形的基础知识278
第6章 数据和函数的可视化278
6.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279
6.2.1 plot命令281
6.2 绘制二维曲线281
6.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281
6.2.2 plot命令的实例282
6.2.3 曲线的颜色、线型和数据点形284
6.2.4 设置坐标轴范围286
6.2.5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287
6.2.6 设置坐标轴系统288
6.2.7 图形标识289
6.2.8 叠绘291
6.2.9 双坐标轴293
6.2.10 多子图295
6.2.12 交互式图形实例296
6.2.11 交互式图形命令296
6.2.14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298
6.2.13 fplot命令298
6.2.15 ezplot命令299
6.3 绘制三维曲线300
6.2.16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300
6.3.2 plot3命令实例301
6.3.1 plot3命令301
6.3.4 曲线图实例302
6.3.3 曲线图命令302
6.3.5 曲线图和等高线命令303
6.3.6 曲面图命令304
6.3.7 曲面图实例305
6.4.1 area命令306
6.4 特殊图形306
6.4.3 bar命令307
6.4.2 面积图实例307
6.4.4 直方图实例308
6.4.6 二维饼图实例309
6.4.5 pie命令309
6.4.7 三维饼图实例310
6.4.10 contour命令311
6.4.9 矢量图实例311
6.4.8 quiver命令311
6.4.12 三维等高线实例312
6.4.11 二维等高线实例312
6.4.13 伪色彩图313
6.4.15 误差棒形图实例314
6.4.14 errorbar命令314
6.4.17 二维离散杆图315
6.4.16 stem命令315
6.4.19 散点图316
6.4.18 三维离散杆图316
6.4.20 极坐标图形318
6.5 四维图形319
6.4.21 柱坐标图形319
6.5.2 切片图实例320
6.5.1 slice命令320
6.5.4 流线切面图实例321
6.5.3 切面等位线图实例321
6.6.2 view命令实例322
6.6.1 视角控制命令view322
6.6 三维图形的编辑322
6.6.4 rotate命令实例323
6.6.3 旋转控制命令rotate323
6.6.5 设置背景颜色325
6.6.6 设置图形颜色326
6.6.7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327
6.6.8 添加颜色标尺328
6.6.10 照明控制light命令330
6.6.9 设置图形的着色330
6.6.12 照明控制lighting命令331
6.6.11 light命令实例331
6.6.14 材质控制material命令332
6.6.13 lighting命令实例332
6.6.16 透视控制333
6.6.15 material命令实例333
6.6.17 透明控制原理334
6.6.18 透明控制实例335
6.7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337
6.8.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338
6.8 图形窗口338
6.8.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340
6.8.3 使用绘图工具(plot tool)编辑图形345
6.8.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355
6.9.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358
6.9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358
6.9.3 CPLXMAP命令图形实例359
6.9.2 CPLXMAP命令359
6.9.5 CPLXROOT命令图形实例360
6.9.4 CPLXROOT命令360
6.10.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361
6.10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361
6.10.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363
6.11 小结364
7.1.1 编写函数文件365
7.1 简单实例365
第7章 MATLAB7.0基础编程365
7.1.3 运行代码368
7.1.2 编写脚本文件368
7.1.4 检测代码370
7.2 M文件编辑器371
7.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372
7.2.1 打开文件编辑器372
7.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374
7.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375
7.3.2 M文件的关键字376
7.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376
7.3.3 关系表达式377
7.3.5 截断误差问题379
7.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379
7.3.6 逻辑表达式380
7.4.1 顺序结构382
7.4 MATLAB的程序结构382
7.3.7 逻辑运算函数382
7.4.2 if分支结构383
7.4.3 switch分支结构386
7.4.4 try-catch结构388
7.4.5 while循环结构389
7.4.6 for循环结构391
7.4.7 综合实例393
7.5 MATLAB的控制语句397
7.5.1 continue命令398
7.5.3 return命令399
7.5.2 break命令399
7.5.4 input命令400
7.5.6 error和warning命令401
7.5.5 keyboard命令401
7.6.1 程序的向量化403
7.6 程序的向量化概念403
7.6.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405
7.6.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407
7.6.3 逻辑数组407
7.6.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408
7.7 脚本和函数409
7.7.2 脚本文件实例410
7.7.1 脚本文件410
7.7.4 函数文件实例411
7.7.3 函数文件411
7.7.5 P码文件412
7.8 变量传递413
7.7.6 P码文件实例413
7.8.1 变量检测命令414
7.8.3 “变长度”变量实例415
7.8.2 “变长度”变量函数415
7.8.4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419
7.8.5 跨空间赋值420
7.9 字符串演算函数421
7.9.2 使用inline函数求解零点422
7.9.1 inline函数422
7.9.3 使用inline函数绘制图形424
7.9.4 使用inline函数求解极值426
7.10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427
7.10.2 直接调试法实例428
7.10.1 直接调试法428
7.10.3 工具调试法431
7.10.4 工具调试法实例433
7.10.5 程序剖析434
7.10.6 程序剖析实例435
7.11 小结438
8.1.1 Simulink概述439
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439
第8章 Simulink仿真系统439
8.1.2 安装Simulink440
8.1.3 启动Simulink441
8.1.4 添加Simulink模块442
8.1.5 设置模块的属性443
8.1.6 连接模块446
8.1.7 运行仿真系统447
8.1.8 模块库浏览器448
8.1.9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449
8.1.10 “File”菜单451
8.1.11 “Edit”菜单452
8.1.12 “View”菜单454
8.1.13 “Simulation”菜单455
8.1.14 “Help”菜单456
8.2.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457
8.2 Simulink的数据类型457
8.2.3 Simulink中的数据转换实例459
8.2.2 Simulink中的数据传递459
8.2.4 向量化模块462
8.2.5 使用Mux模块463
8.2.6 标量扩展464
8.3 Simulink的基本操作465
8.3.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466
8.3.2 模块的操作467
8.3.3 复制和移动模块468
8.3.4 显示模块的属性数值469
8.3.6 操作模块名称471
8.3.5 添加模块的阴影效果471
8.3.7 显示模块的输出数值472
8.3.8 连接线的分支473
8.3.9 移动连接线的节点474
8.3.11 添加信号线标识475
8.3.10 彩色显示信号线475
8.4.1 创建信号476
8.4 Simulink的信号476
8.3.12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476
8.4.4 复数信号477
8.4.3 显示信号数值477
8.4.2 添加信号标签477
8.4.5 虚拟信号479
8.4.6 控制信号480
8.4.7 信号总线(Signal Buses)483
8.4.8 信号组487
8.4.9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494
8.4.10 信号接收器495
8.5.1 设置解算器参数501
8.5 Simulink仿真的设置501
8.5.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503
8.5.3 仿真诊断设置505
8.6.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506
8.6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506
8.6.2 线性系统建模实例509
8.6.3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517
8.6.4 设置初始状态数值518
8.6.5 设置积分限制519
8.6.6 重设积分状态520
8.6.7 设置积分状态端口521
8.7.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522
8.7 非线性系统建模522
8.7.2 非线性系统建模实例526
8.8 小结533
9.1.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534
9.1 子系统534
第9章 Simulink仿真的高级技术534
9.1.2 使用子系统模块创建子系统535
9.1.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537
9.2.1 添加控制信号539
9.2 子系统实例539
9.2.2 添加子系统模块541
9.2.4 运行仿真系统544
9.2.3 添加显示模块544
9.3.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545
9.3 封装子系统545
9.3.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546
9.4.1 添加“Bang-Bang Controller”子系统550
9.4 封装子系统实例550
9.4.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552
9.4.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552
9.4.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554
9.4.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556
9.4.6 运行仿真系统558
9.5.1 创建使能子系统560
9.5 使能(Enabled)子系统560
9.5.2 使能子系统实例561
9.6.1 触发子系统简介566
9.6 触发(Triggered)子系统566
9.6.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567
9.7.1 添加系统模块569
9.7 触发子系统实例569
9.7.2 设置“Throttle Manifold”子系统属性570
9.7.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572
9.7.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573
9.7.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573
9.7.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574
9.7.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575
9.7.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575
9.7.9 运行仿真系统576
9.8.2 S函数的运行机理577
9.8.1 S函数概述577
9.8 S函数(S-Function)577
9.8.3 S函数模板578
9.8.4 添加S函数模块581
9.8.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583
9.8.6 运行仿真585
9.9 S函数实例586
9.9.1 添加系统模块587
9.9.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589
9.9.3 添加子系统模块590
9.9.4 运行仿真系统595
9.10.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596
9.10 仿真结果分析596
9.10.3 Sim命令实例598
9.10.2 Sim命令598
9.10.4 simset命令599
9.10.5 simset命令实例600
9.10.7 模型的线性化实例602
9.10.6 模型的线性化命令602
9.10.8 系统平衡点分析604
9.11.1 添加系统模块606
9.11 综合实例1:交替执行系统606
9.11.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607
9.11.3 添加“Enabled”子系统611
9.12 综合实例2:雷达轨迹分析614
9.11.4 运行仿真系统614
9.12.2 添加系统模块615
9.12.1 系统模块简介615
9.12.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618
9.12.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619
9.12.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621
9.12.6 添加程序代码623
9.12.7 运行仿真系统624
9.13 小结625
10.1.1 图形对象626
10.1 句柄图形体系626
第10章 句柄图形626
10.1.3 句柄图形的结构627
10.1.2 句柄对象627
10.2.1 创建图形对象628
10.2 图形句柄的操作628
10.1.4 图形对象的属性628
10.2.2 创建图形对象实例629
10.2.4 访问图形句柄实例631
10.2.3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631
10.2.5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633
10.3.1 set命令635
10.3 图形对象的操作635
10.3.2 set命令实例636
10.3.3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638
10.3.4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640
10.3.5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642
10.3.6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643
10.3.7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645
10.4.2 Newplot命令647
10.4.1 NextPlot属性647
10.4 高层绘图命令647
10.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648
10.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649
10.5 坐标轴对象649
10.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652
10.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652
10.6 综合实例654
10.6.1 穿越(fly-through)图形655
10.6.2 动态反射图形658
10.7 小结666
11.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667
第11章 图形用户界面(GUI)制作667
11.2.1 编写程序代码668
11.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668
11.2.2 运行程序代码673
11.3.1 启动GUIDE675
11.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675
11.3.2 添加控件组件678
11.3.3 设置控件组件的属性682
11.3.4 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686
11.3.5 运行GUI对象693
11.3.6 GUIDE创建GUI的注意事项694
11.3.8 命令行访问(Command-Line Accessibility)696
11.3.7 重画行为(Resize behavior)696
11.4 定制标准菜单697
11.3.10 仅生成FIG文件(Generate FIG-file only)697
11.3.9 生成FIG文件和M文件(Generate FIG-file and M-file)697
11.5.1 创建图形界面699
11.5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699
11.5.2 使用图形界面工具栏703
11.5.3 添加图形界面的控件705
11.5.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706
11.5.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708
11.5.6 添加滚动条的回调函数714
11.5.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716
11.5.8 编写主调函数717
11.5.9 运行GUI718
11.6.1 演示GUI的功能721
11.6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721
11.6.2 添加“File”菜单的程序代码723
11.6.3 添加“Options”菜单的程序代码724
11.6.4 添加“Graphs”菜单的程序代码726
11.6.5 添加主调函数729
11.6.6 演示GUI对象731
11.7.1 编写GUI的程序代码734
11.7 创建现场菜单734
11.7.2 演示GUI对象739
11.8.1 添加控件组件742
11.8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742
11.8.2 添加控件的程序代码746
11.8.3 运行程序代码751
11.9.1 分析GUI对象755
11.9 综合案例755
11.9.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756
11.9.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756
11.9.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757
11.9.5 处理指针对象766
11.9.6 处理对象的属性770
11.9.7 编写主程序代码773
11.9.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797
11.9.9 检测程序代码808
11.10 小结816
第12章 文件I/O817
12.1 处理文件名称817
12.2 打开和关闭文件819
12.2.1 打开文件819
12.2.2 关闭文件821
12.3 处理二进制文件822
12.3.1 读取M文件822
12.3.2 读取TXT文件825
12.3.3 写入二进制文件827
12.4 处理文本文件828
12.4.1 读取文本文件828
12.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833
12.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834
12.5 处理图像835
12.6 小结839
13.1.1 编译器的功能840
13.1 编译器概述840
13.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840
第13章 MATLAB编译器840
13.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841
13.2.1 前提准备841
13.2.2 配置编译器842
13.3 编译过程846
13.3.1 安装MCR847
13.3.2 代码的编译过程848
13.4 编译命令849
13.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849
13.4.2 处理脚本文件850
13.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852
13.5.1 编译M文件852
13.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855
13.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857
13.6 小结863
14.1 C语言MEX文件864
14.1.1 MEX文件的数据864
第14章 应用程序接口864
14.1.2 MEX文件的结构865
14.1.3 MEX文件的实例868
14.2 MAT文件872
14.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872
14.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876
14.3.1 引擎技术概念879
14.3.2 引擎技术应用879
14.3 MATLAB引擎技术879
14.4 Java接口883
14.4.1 Java接口语言基础883
14.4.2 Java接口应用888
14.5 小结893
热门推荐
- 785311.html
- 3436767.html
- 1936284.html
- 2443466.html
- 928645.html
- 3500281.html
- 393815.html
- 2563759.html
- 1187469.html
- 3316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6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5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7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4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