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科研指导实用手册 第3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远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 ISBN:788050183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252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科研指导实用手册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节 访谈的记录和整理829
第七节 对学生的访谈844
第三章 观察资料的收集与分析852
第一节 概述852
第二节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855
第三节 观察的实施过程856
第四节 记录方式860
第五节 观察者的反思与分析869
第四章 实物资料的收集与分析872
第一节 概述872
第二节 实物资料的分类与整理873
第五章 质的研究报告的撰写877
第一节 提升理论877
第二节 写作的要素与结构878
第三节 写作的原则和步骤881
第四节 写作风格883
第五编 实验研究指导887
第一章 正确选择教育实验的模式888
第一节 实验设计中的一些逻辑问题888
第二节 单因素实验的主要模式899
第三节 双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的主要模式912
第二章 教育实验评价920
第一节 教育实验评价概述920
第二节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924
第三节 实施评价的过程与方法933
第六编 案例研究指导957
第一章 个案研究及其应用指导958
第一节 个案研究及其特点958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960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实施程序963
第二章 学校教育改革案例研究968
第一节 学校教育改革案例研究的意义968
第二节 学校教育改革案例研究的方法971
第三节 教育改革案例研究报告撰写举例974
第七编 研究报告撰写指导979
第一章 研究报告概述980
第一节 什么是研究报告980
第二节 研究报告质量的判断与撰写的要求982
第三节 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987
第二章 哲理型论文的撰写1002
第一节 撰写提纲的拟定1002
第二节 哲理型论文构成的基本型1005
第三节 哲理型论文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1012
第四节 撰写哲理型论文的注意事项1014
第五节 科研美与哲理型论文的构段1016
第三章 实验报告的撰写1022
第一节 实验报告的含义与格式1022
第二节 撰写实验报告的一般要求1023
第三节 撰写实验报告的注意事项1033
第四章 经验总结的撰写1034
第一节 经验总结的含义1034
第二节 经验总结的表述形式1036
第三节 经验总结的一般结构1039
第四节 撰写经验总结的注意事项1043
第五章 考察报告的撰写1046
第一节 考察报告的含义1046
第二节 考察报告的结构1047
第三节 撰写考察报告的要求1053
第六章 几种特殊研究报告的撰写1062
第一节 教育评论的撰写1062
第二节 教育书评的撰写1069
第七章 研究报告的常见病例与修改1073
第一节 修改的意义1073
第二节 常见病例与修改1073
第三节 修改的方法1089
第八章 研究报告的发表1091
第一节 研究报告发表与交流的途径1091
第二节 提高研究报告发表率的技巧1092
第三部分 重点、热点教育课题研究篇1099
第一编 校本研究1099
第一章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1100
第一节 从以校为本到校本教研1100
第二节 教学研究面临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105
第三节 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考1111
第二章 校本教研的思想基础1115
第一节 校本的历史背景1115
第二节 校本的基本理念1116
第三节 以校为本的思想基础1117
第四节 校本教研的相关研究成果1122
第三章 校本教研实践思路与前提条件1126
第一节 校本教研的实践思考1126
第二节 校本教研的主要实践因素1128
第三节 校本研究实施的前提1137
第四章 校本研究的实施指导1150
第一节 校本研究问题的确定1150
第二节 校本研究方案的制订1160
第三节 校本研究共同体的形成1180
第四节 校本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1189
第二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1209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1210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1210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1214
第三节 从活动课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216
第二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1224
第一节 教育观的转向1224
第二节 课程观的转向1238
第三节 教学观的转向1247
第三章 国内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1253
第一节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1253
第二节 国内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的设计1257
第三节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1260
第四节 几点启示1267
第四章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1269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确定1269
第二节 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1271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1275
第四节 活动主题具体目标的设计1279
第五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研究性学习1281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性质1281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283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1285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290
第五节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1294
第六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1296
第一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1296
第二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1297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1298
第四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1302
第七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1304
第一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性质1304
第二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1305
第三节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1307
第四节 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1310
第八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1313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要求1313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内容的整合1315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指导教师1317
第四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1320
第五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1320
第六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安全保障1321
第九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与管理1323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1323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1325
第十章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1327
第一节 课程资源1327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1328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1329
第三编 多元智能研究1331
第一章 多元智能概论1332
第一节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1332
第二节 多元智能的心理学价值:智力研究的新发现与阐释1340
第三节 多元智能提供的可能性:每个人做到自己的最好1352
第二章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1355
第一节 研究程序1355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1358
第三节 研究结论1379
第三章 多元智能与新课程构建1384
第一节 “课程”及其实施现状1384
第二节 以艺术课程为先导的美国多元智能课程实践1388
第三节 我国现有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与多元智能理论1398
第四节 实践中的多元智能课程介绍1411
第四章 多元智能教学研究1431
第一节 多元智能教学1431
第二节 多元智能视野中的教师课堂行为解析1447
第三节 美国多元智能教学效果考察1457
第五章 多元智能评价1462
第一节 教师如何评价学生1462
第二节 学校如何评价教师1470
第三节 基于多元智能的多元化评价实践1483
第四编 主体性教育研究1497
第一章 主体性教育概述1498
第一节 主体、主体性及其基本特征1498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与发展1504
第三节 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1510
第二章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1514
第一节 目的与教育目的1514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1516
第三节 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及其测评体系1522
第三章 主体性教育的课程1527
第一节 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观1527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1533
第三节 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设计应正确处理几种关系1534
第四章 主体性教育的过程1538
第一节 主体性教育过程的实质1538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1549
第三节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1561
第五章 主体性教育的实验探索1567
第一节 单因素主体性发展实验1567
第二节 多因素主体性发展实验1574
第三节 关于主体性教育实验的方法论思考1577
第六章 主体性教育研究案例精选1579
第四部分 教育科研管理篇1609
第一章 科研课题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609
第一节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意义和内容1609
第二节 教育科研管理的方法1610
第二章 校本教研的优化管理1615
第三章 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与经验1620
热门推荐
- 1484256.html
- 345209.html
- 2332178.html
- 1864811.html
- 3461897.html
- 314281.html
- 1728841.html
- 3106815.html
- 458316.html
- 2164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6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5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5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8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2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7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