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
  • 庄序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769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经济学-应用-公共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对公共管理的最新认识1

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念及其他1

一、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组成2

二、管理、行政与公共管理4

三、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7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8

一、公共管理的起源与发展8

二、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和发展12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5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15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18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20

四、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21

第二章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4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25

一、公共选择理论28

二、委托—代理人理论32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35

四、交易费用理论37

第二节 工商管理学39

一、工商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39

二、工商管理学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44

第三节 政治学和行政学45

第一节 传统行政模式48

一、早期的行政48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48

二、传统的行政模式50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58

一、管理的主体不同58

二、管理的对象不同59

三、管理的目标不同59

四、管理的方式不同60

五、管理的环境不同61

六、管理的权力不同62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特点63

一、将公共部门界定在适当的范围内66

二、在公共部门确立以顾客(即公众)为服务中心的思想67

三、公共决策的制定引入专家论证制度72

四、建立起应对公众诉求的快速反应机制73

第四节 公共管理变革的必然性75

一、公共部门管理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75

二、私人部门竞争加剧77

三、信息技术的传播是公共管理发生变革的导火索79

四、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80

第四章 政府制度的运行特征82

第一节 市场制度与市场失灵82

第二节 对政府职能范围的认识87

一、古典经济学对政府制度的认识87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91

三、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学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93

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与政府活动范围94

五、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95

六、新政府经济学派向古典经济学的回归96

第三节 对政府机制效率和公平等问题的探讨97

一、对政府、政府制度、官僚机构等定义的认识97

二、早期的实证性看法99

三、理想化的政府制度模型100

四、庇古和凯恩斯的理论101

五、公共选择理论102

一、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困境115

第四节 对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考察115

二、直接民主决策机制与代议制政府在运用上的区别118

第五章 政府制度的失灵及其改进121

第一节 政府制度的失灵121

一、信息失灵121

二、激励失灵123

三、决策程序的缺陷124

四、公共决策和执行中的经济人动机125

一、将政府从一部分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127

第二节 政府制度失灵的矫正127

二、从技术和制度环境着手129

三、引入类似于私人部门的竞争方式135

第三节 现代经济下的政府制度职能137

一、确定法律基础以保护产权139

二、提供社会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140

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141

四、保持私人部门的竞争环境142

五、保护弱势群体143

六、协调与解决各方利益的冲突144

七、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145

第四节 政府履行职能的路径和工具选择147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路径选择147

二、政府部门直接“生产”149

三、委托给非营业性组织150

四、委托给公共企业151

五、委托给私人企业151

六、政府管制156

第六章 政府间关系158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实证研究159

一、分离模式、下位包含模式与相互依存模式159

二、单一分权型模式、联邦分权型模式与单一集权型模式160

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与行政权转让及其他162

四、市政管理体制163

第二节 政府间关系的规范研究164

一、从收入来源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164

二、财政联邦制理论的启示——政府间职能划分的基本原则165

三、地方政府的分权依据168

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特点170

一、传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模式170

二、分税制下的政府关系172

三、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75

四、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176

五、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联系有加强的趋势179

第七章 公共企业182

第一节 公共企业的定义183

第二节 公共企业的演变185

一、早期阶段: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或保护弱小的民族工业186

二、矫正市场失灵及没收侵略者资产187

三、推行全面的计划经济188

四、维持自然垄断的公共生产和稳定社会经济189

五、保护弱势群体及其他189

第三节 公共企业的类型191

一、自然垄断性公共企业191

二、竞争性公共企业196

三、社会公益性公共企业200

第四节 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202

一、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203

二、公共企业的外部环境206

第一节 关于民营化的含义及其目标214

一、民营化的含义214

第八章 公共企业的民营化214

二、民营化的目标215

第二节 民营化的理由219

一、绩效表现219

二、改善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减少财政压力221

三、减少政府部门对经济利益的索取,降低道德风险222

四、改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改进企业的治理结构223

五、自然垄断性及公益性公共企业民营化必要性分析225

一、民营化的具体方式227

第三节 公共企业民营化的路径选择227

二、民营化途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231

三、对MBO或ESOP方式的进一步反思235

第四节 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政府控制力问题239

一、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239

二、公共企业民营化后的政府控制力242

主要参考文献245

后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