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民政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民政》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民政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当代中国民政的历史发展8
第一节 当代中国民政的创建时期8
一、建立集中统一的民政管理体系8
二、创建时期的救灾和建政两项中心工作9
三、为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建立新社会的秩序而斗争13
四、建立全国统一的优抚安置和社会救济福利工作15
第二节 民政工作重点的调整时期18
一、调整业务范围19
二、调整改变工作重点19
三、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发展24
四、为度过暂时困难时期做出贡献28
五、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发展31
第三节 民政工作遭受严重挫折时期32
一、民政机构组织体系的瘫痪和瓦解32
二、民政工作方针、政策的混乱33
三、在运动中坚持进行民政工作34
第四节 民政工作的恢复与重建时期36
一、重建民政工作机构36
二、恢复与发展民政工作业务37
三、明确方针政策,开展业务工作38
四、承担县、社两级直接选举任务40
第五节 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的时期41
一、全面部署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42
二、民政工作在改革和开创新局面中取得巨大成就43
三、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开拓新的工作领域47
四、深化改革,把民政工作推向新的阶段49
第二章 民政工作在社会改造中完成的历史任务52
第一节 禁烟禁毒52
一、鸦片烟毒在中国的流行和危害52
二、新中国禁绝鸦片烟毒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54
第二节 妓女改造61
一、旧中国娼妓制度的产生及其危害61
二、新中国成立后取缔罪恶的娼妓制度64
第三节 游民改造76
一、游民的产生及其危害76
二、游民改造的方针、方法与经验77
三、新人习艺场——游民改造的一个典型81
四、游民改造的成效83
第三章 基层政权建设85
第一节 中国基层革命政权的创立和巩固85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基层政权85
二、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确立88
三、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巩固96
四、城市基层自治组织体制的形成101
五、民政系统的民主建政职能104
第二节 在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基层政权的演变108
一、农村基层政权从人民公社到乡镇政府体制的回归108
二、农村基层组织从生产大队到村民委员会体制的演变115
三、城市基层政权和居民委员会组织的演变119
四、基层政权的法制建设122
第三节 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和发展方向126
一、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126
二、城市基层政权的改革132
三、城乡基层组织的改革136
四、民政部门承担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确定和开展144
第四章 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149
第一节 行政区划概述149
一、行政区划基本概念149
二、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法律依据150
三、行政区划管理153
第二节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沿革15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5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58
三、人民公社化后的八年159
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60
五、一九七七年以后160
第三节 行政区划建制变更161
一、大行政区、大区161
二、省、县、乡165
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177
四、直辖市、市、镇192
五、专区、地区、区205
第四节 行政区划地名沿革209
一、行政区划地名的形成和历史上存在的问题209
二、行政区划地名命名、更名的法令规定209
三、行政区划地名变动概况212
第五节 地方国家机关驻地的迁移217
一、各级人民政府驻地迁移概况218
二、各级人民政府迁移驻地的原因219
第六节 行政区域界线的调整221
一、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基本情况221
二、历年行政区域界线的调整221
三、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原因和类型222
第七节 行政区划工作的基本经验225
一、加强行政区划的法制管理,不断完善各项法规制度,严格依法办事225
二、加强行政区划的基本建设工作226
三、在改革中加强行政区划工作的战略性措施227
第八节 地名情况概述231
一、地名包括的范围231
二、地名的基本特性232
三、地名的功能235
第九节 地名工作236
一、四十年来地名工作梗概236
二、地名管理机构与领导体制的演变237
三、地名法规的制定238
四、地名标准化与地名调查240
五、地名译写242
六、地名研究与人才培养245
七、外事交流246
第五章 优抚工作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优抚工作248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优抚工作251
第二节 革命烈士褒扬254
一、革命烈士褒扬工作的意义254
二、新中国成立后革命烈士褒扬工作的主要成就255
第三节 组织群众支前265
一、简要的历史回顾265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支前工作265
第四节 对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的优待267
一、介绍就业和组织生产268
二、农村群众物质优待形式的发展270
三、国家补助的逐步完善275
四、其他方面的优待277
第五节 对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的抚恤278
一、一次抚恤279
二、定期抚恤281
第六节 对伤残军人的抚恤优待283
一、伤残性质的区分284
二、伤残等级的划分284
三、伤残等级的评定285
四、伤残抚恤标准的确定285
五、伤残军人的优待287
第七节 对在乡退伍老红军、流散老红军和复员退伍军人的照顾288
一、对在乡退伍老红军、流散老红军的照顾288
二、对复员迟伍军人的照顾290
第八节 举办优抚事业单位291
一、革命伤残军人学校和革命烈士子弟学校291
二、优抚医院294
三、光荣院302
第九节 拥军优属活动305
一、节日拥军优属活动306
二、拥军优属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306
三、开展智力拥军308
四、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经验交流会310
第十节 表彰先进311
一、评选优抚模范312
二、第一次全国积极分子大会313
三、第二次全国积极分子大会314
四、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316
五、优抚对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319
第六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36
第一节 新中国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创立与发展337
一、复员军人安置338
二、义务兵退伍安置341
三、转业志愿兵安置3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地位、作用及特点347
一、复员军人、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的涵义347
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地位与作用347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特点349
第三节 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政策350
一、安置工作方针350
二、安置工作原则351
三、安置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352
第四节 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改革和经验354
一、退伍安置工作的改革354
二、退伍安置工作的主要经验360
三、复员迟伍军人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361
第五节 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的建立和发展362
一、中国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的历史发展概况362
二、中国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363
三、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工作的历史经验369
第七章 军队干部离休退休安置372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队退休工作372
一、军队人员退休的条件373
二、军队退休人员的待遇374
三、军队退休人员的安置376
四、军队退休人员的管理37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干部离休退体制度的创建和发展37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干部离退休工作开始起步(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378
二、军队干部退休工作开始走上制度化的新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381
三、军队干部离休制度开始建立(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384
四、军队干部退休制度受到干扰的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387
五、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三年军队干部退休制度开始恢复(一九七七——一九七九年)387
第三节 开创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的新局面388
一、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怀军队的精简整编工作388
二、中共中央对安置好×万多名军队退休干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原则388
三、国务院积极采取有效的实际步骤抓紧落实389
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部分军队离休干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393
五、部署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任务394
六、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展开396
第四节 中国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基本经验400
第五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已发展成为特殊的社会保障412
一、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具有的特殊性413
二、军队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保障对象中有其特殊性414
三、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在社会保障的政策体系中有其特殊性414
四、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在社会保障中有其特殊性415
热门推荐
- 313051.html
- 3590847.html
- 3002481.html
- 3494449.html
- 235139.html
- 1230190.html
- 2902453.html
- 841134.html
- 1102381.html
- 886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1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3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0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9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0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4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8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4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