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ISCO网络核心技术精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CISCO网络核心技术精解
  • (美)Charles Riley等著;江魁,邢京武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274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37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85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ISCO网络核心技术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isco技术、路由器和交换机1

1.1 引言1

目录1

前言1

1.2.2 第2层:数据链路层2

1.2.1 第1层:物理层2

1.2 OSI模型2

1.2.3 第3层:网络层3

1.2.6 第6层:表示层4

1.2.5 第5层:会话层4

1.2.4 第4层:传输层4

1.3 TCP/IP模型、DoD模型或者Internet模型5

1.2.7 第7层:应用层5

1.3.2 主机对主机层(传输层)6

1.3.1 处理/应用程序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6

1.4 连网基础10

1.4.1 网络拓扑11

1.4.3 以太网13

1.4.2 CSMA/CD相对于确定的访问13

1.5.1 OSI和无线:第2层及以下16

1.5 无线LAN16

1.6 Cisco硬件19

1.5.2 OSI无线:第3层及以上19

1.6.2 生成树协议20

1.6.1 交换机20

1.6.3 生成树端口状态21

1.6.4 Cisco Catalyst系列型号22

1.6.5 交换机体系结构23

1.6.6 背板25

1.6.7 存储器26

1.6.9 路由器27

1.6.8 交换命令27

1.6.10 路由器体系结构28

1.7.1 控制台端口连接34

1.7 连接到路由器34

1.7.3 SSH36

1.7.2 Telnet连接36

1.8 Cisco软件37

1.9 IOS命令语法和基本配置41

1.9.2 Web42

1.9.1 SNMP配置42

1.10 输入命令以配置Cisco路由器43

1.9.3 配置制作工具43

1.10.1 使用配置命令45

1.10.2 使用show命令49

1.11.1 配置网络参数57

1.11 CATOS命令语法和基本配置57

1.11.3 创建VLAN58

1.11.2 保护交换机58

1.11.5 启用中继59

1.11.4 端口配置59

1.11.6 连网监视和分组捕获60

1.12.1 Cisco技术支持——常规支持61

1.12 您不孤单——Cisco硬件和软件资源61

1.12.3 TAC62

1.12.2 CCO62

1.12.4 NPC63

1.12.6 软件中心64

1.12.5 软件顾问64

1.12.7 Groupstudy.com65

1.13 本章小结66

2.1 引言67

第2章 广域网67

2.2.3 中心和分支拓扑68

2.2.2 全网状拓扑68

2.2 广域网拓扑68

2.2.1 点到点拓扑68

2.3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69

2.4 点到点协议70

2.4.1 PPP的特点71

2.4.2 配置PPP74

2.4.3 PPP验证76

2.4.4 PPP压缩79

2.4.5 多链路PPP80

2.5 电路类型及术语84

2.6 帧中继86

2.6.1 帧中继拓扑88

2.6.2 配置帧中继90

2.6.3 帧中继的校验和故障排除91

2.7.1 ATM信元格式96

2.7 异步传输模式(ATM)96

2.7.3 ATM虚拟电路97

2.7.2 ATM适配层(AAL)97

2.7.4 配置ATM98

2.7.5 ATM的检验和故障排除99

2.8 综合业务数字网104

2.8.2 BRI参考点和功能组105

2.8.1 基本速率接口(BRI)105

2.8.3 基群速率接口(PRI)106

2.8.4 ISDN协议层107

2.8.5 ISDN呼叫的建立和拆除108

2.8.7 所支持的接口110

2.8.6 拨号器接口110

2.8.8 配置ISDN和DDR111

2.8.9 ISDN和DDR命令121

2.8.10 ISDN故障排除122

2.9.1 备份接口130

2.9 备份永久连接130

2.9.3 浮动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132

2.9.2 backup load命令132

2.9.5 配置拨号器配置文件137

2.9.4 拨号器监视137

2.10 冗余硬件以及链路/设计和性能问题140

2.11 本章小结142

3.1 引言143

第3章 无线网络技术143

3.2 理解射频的基本原理144

3.2.1 理解无线电信号的收发过程145

3.2.2 无线电频率146

3.2.3 什么是带宽148

3.2.4 无线电波的调制150

3.3 利用无线LAN技术进行通信152

3.3.3 扩频技术153

3.3.2 红外线技术153

3.3.1 微波技术153

3.4 无线网络技术标准156

3.5.1 衰减163

3.5 无线网络设计考虑事项163

3.5.2 对菲涅耳带和地球凸起的说明166

3.5.3 射频干扰167

3.5.5 结构方面的考虑事项168

3.5.4 应用程序考虑事项168

3.6 实现WLAN体系结构169

3.6.3 物理无线系统组件170

3.6.2 逻辑无线系统组件170

3.6.1 OSI参考模型170

3.7 无线网络安全原理171

3.7.3 保证可用性172

3.7.2 保证完整性172

3.7.1 保证机密性172

3.7.4 保证身份验证173

3.7.6 在身份验证/连接过程中MAC过滤发生在何处178

3.7.5 保证授权178

3.8 无线等同保密179

3.7.7 记账与审计跟踪179

3.8.3 WEP的好处和优点180

3.8.2 利用WEP实现保密180

3.8.1 解决有关策略的问题180

3.8.6 在Cisco Aironet AP340上实施WEP181

3.8.5 WEP身份验证的过程181

3.8.4 WEP的缺点181

3.9 Cisco无线系统182

3.8.7 64位和128位密钥的安全性对比182

3.10.1 Cisco Aironet 350系列184

3.10 Cisco的Aironet 3x0系列AP和网桥184

3.10.2 Cisco Aironet 340系列——已停止销售189

3.11 Cisco Aironet无线NIC192

3.12.1 电源方面的要求193

3.12 Cisco Aironet 3X0 AP的安装193

3.12.2 网络连通性194

3.13.1 IP设置实用程序195

3.13 Cisco 3X0系列AP的初始配置195

3.13.2 终端仿真软件的设置196

3.14 Cisco 340 BSE/BSM系列AP基于Web的配置197

3.15 Cisco Aironet无线网桥199

3.15.2 Cisco Aironet无线网桥——点对多点200

3.15.1 Cisco Aironet无线网桥——点对点200

3.16.1 安装天线201

3.16 Cisco Aironet网桥设备的安装201

3.15.3 Cisco无线网桥——中继器201

3.16.4 在无线网桥上配置根与非根模式202

3.16.3 加电202

3.16.2 网络端口的配置202

3.17 利用命令行界面初始配置无线网桥203

3.17.1 指定Radio参数204

3.17.2 指定IP信息205

3.18.1 Cisco Aironet无线网桥Radio主菜单的使用206

3.18 Cisco Aironet无线网桥有关运行的配置206

3.18.3 配置网络标识210

3.18.2 配置以太网端口210

3.18.4 控制台管理访问211

3.18.6 设置连接表212

3.18.5 配置时间服务212

3.18.7 过滤器的使用213

3.19 记录事件214

3.20 查看状态215

3.21.1 Network菜单选项217

3.21 Cisco Aironet无线网桥故障排除217

3.21.2 Linktest菜单选项218

3.21.5 加载固件和配置文件219

3.21.4 Defaults与Reset选项219

3.21.3 Restart选项219

3.22 Cisco Aironet天线220

3.21.6 备份无线网桥的配置220

3.22.4 支柱式参差全向天线222

3.22.3 高增益桅杆式全向天线222

3.22.1 吸顶式全向天线 .222

3.22.2 桅杆式全向天线222

3.22.10 碟形天线223

3.22.9 八木天线223

3.22.5 POS参差偶极子全向天线223

3.22.6 参差吸顶全向板式天线223

3.22.7 定向壁挂板式天线223

3.22.8 参差定向壁挂板式天线223

3.22.11 天线附件224

3.22.12 带有接地环的避雷器225

3.23.2 AP/网桥的备用电源226

3.23.1 网桥安装套件226

3.23 网桥和AP附件226

3.23.3 AP/网桥的串行线缆227

3.24.2 连接器228

3.24.1 线缆228

3.24 线缆、连接器和隔壁延长器228

3.25 本章小结229

3.24.3 隔壁连接器229

4.1 引言231

第4章 IP寻址、多播和IPv6231

4.2 IPv4地址与报头格式232

4.2.2 IP地址的类别233

4.2.1 有类寻址——各类地址的结构与大小233

4.3.1 CIDR234

4.3 节约地址的策略234

4.4.1 3组私有地址235

4.4 RFC-1918——私有网络地址235

4.3.2 VLSM235

4.3.3 私有地址235

4.5.1 掩码的作用236

4.5 划分子网的基本原理236

4.4.2 考虑因素236

4.5.4 等效的十进制掩码值237

4.5.3 确定掩码的二进制值237

4.5.2 子网掩码的构成237

4.5.5 地址与掩码的交互作用239

4.5.7 确定子网的地址范围240

4.5.6 保留和受限的地址240

4.5.8 给定地址和掩码,确定子网地址241

4.5.10 创建与处理可变长子网掩码242

4.5.9 子网划分的策略242

4.6 多播地址和协议247

4.7.1 单播流量248

4.7 理解多播的基础知识248

4.7.2 广播流量249

4.8.1 IP地址的指定250

4.8 多播IP寻址250

4.7.3 多播流量250

4.8.3 管理范围252

4.8.2 利用生存期字段限制多播地址的范围252

4.9.1 网际组管理协议的版本255

4.9 加入多播255

4.9.2 借助于交换机的多播261

4.10 分布树262

4.11 多播路由选择263

4.10.2 源分布树263

4.10.1 共享分布树263

4.11.2 密集模式路由选择协议264

4.11.1 稀疏模式路由选择协议264

4.12.1 NAT术语和概念266

4.12 NAT266

4.12.2 NAT的运行267

4.12.3 在Cisco IOS路由器上配置NAT269

4.13 NAT体系结构271

4.13.1 传统NAT或出站NAT272

4.13.2 动态转换273

4.13.3 静态NAT276

4.13.4 双地址转换(重叠网络)279

4.14 端口地址转换281

4.14.1 配置PAT283

4.14.2 TCP负载分发284

4.14.3 NAT监控和故障排除命令287

4.15.1 数据中的IP地址信息288

4.15 关于NAT和PAT的考虑事项288

4.15.2 与会话绑定的应用程序289

4.16.2 IPv4与IPv6的对比290

4.16.1 IPv6的好处290

4.16 IPv6290

4.17 IPv6地址292

4.17.1 IPv6地址空间293

4.17.2 IPv6地址的基本原理294

4.17.3 IPv6单播地址297

4.17.4 IPv6多播寻址304

4.17.5 IPv6泛播地址306

4.17.6 IPv6地址的自动配置308

4.18 IPv6报头309

4.18.1 IPv6扩展报头310

4.18.2 逐跳选项报头312

4.18.3 路由选择报头314

4.18.5 目标选项报头316

4.18.4 分段报头316

4.19.1 AH317

4.19 IPv6安全性317

4.19.2 ESP319

4.20 上层协议问题321

4.21.1 差错消息322

4.21 理解ICMPv6322

4.21.2 报告消息323

4.21.3 理解邻居发现机制324

4.22 配置IPv6寻址327

4.22.1 配置LAN地址328

4.22.2 配置WAN地址329

4.22.4 IPv6的监控和故障排除332

4.22.3 配置ICMPv6和邻居发现332

4.23 本章小结344

5.1 引言345

第5章 IP路由选择345

5.2 路由选择术语346

5.3 CIDR350

5.4.2 默认路由与网络353

5.4.1 静态路由353

5.4 Cisco路由选择综述353

5.4.3 学习到的多而选择的少354

5.5.3 RIPv1355

5.5.2 RIP定时器355

5.5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355

5.5.1 路由选择更新的影响355

5.5.4 RIPv2357

5.5.5 配置RIP358

5.6 IGRP360

5.8 EIGRP363

5.7 RIP与IGRP的比较363

5.9 OSPF367

5.9.1 成为邻居368

5.9.2 OSPF分组的种类369

5.9.3 链路状态通告371

5.9.4 OSPF区域的种类375

5.9.5 多OSPF区域380

5.9.6 OSPF路由器的种类381

5.9.7 OSPF路由器ID和环回接口383

5.9.8 OSPF数据库的种类384

5.9.9 已接收更新的处理385

5.9.10 OSPF也能支持4种类型的物理网络387

5.9.11 基本的OSPF配置391

5.9.12 帧中继点到点上的OSPF(子接口)392

5.9.13 帧中继上的OSPF(NBMA和物理接口)393

5.9.14 帧中继点到多点子接口上的OSPF395

5.9.15 广播网络上的OSPF396

5.9.16 OSPF汇总398

5.9.17 验证400

5.9.18 OSPF虚拟链路402

5.9.19 OSPF的监控和故障排除403

5.10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410

5.9.20 debug命令410

5.10.2 ISO寻址和拓扑411

5.10.1 ISO术语411

5.10.4 配置CLNS-Only IS-IS413

5.10.3 从IS-IS的角度来看NSAP地址413

5.10.5 配置集成IS-IS416

5.11.1 BGP术语421

5.11 边界网关协议(BGP)421

5.11.2 BGP的概念422

5.11.3 配置BGP423

5.11.4 监控和检验BGP430

5.12.2 Snapshot路由选择432

5.12.1 静态和默认路由432

5.12 按需拨号路由选择432

5.12.3 监控snapshot路由选择435

5.13 OSPF需求电路436

5.13.1 Do Not Age(DNA)437

5.13.2 配置OSPF需求电路438

5.14.2 基本的IPv6RIP配置440

5.14.1 为IPv6配置RIP440

5.14 IPv6路由选择440

5.14.3 默认路由和RIPng441

5.14.4 检验RIPng操作442

5.15 为IPv6配置IS-IS443

5.14.5 集成IS-IS443

5.16 配置IPv6的BGP扩展445

5.15.2 IS-IS的最大路径445

5.15.1 IS-IS的默认路由445

5.16.1 配置IPv6的邻居关系446

5.16.3 配置BGP对等组448

5.16.2 配置BGP路由器ID448

5.16.4 配置链接-本地寻址449

5.16.5 检验BGP操作450

5.17 本章小结451

6.1 引言452

第6章 服务质量(QoS)452

6.2 QoS概述453

6.3.1 实时传输协议454

6.3 带宽保留454

6.3.2 压缩实时传输协议456

6.3.3 资源保留协议459

6.4 排队462

6.5 选择一种Cisco IOS排队方法463

6.6 先进先出排队464

6.7 低延迟排队(LLQ)465

6.8 优先排队(PQ)466

6.9 自定义排队(CQ)471

6.10 加权公平排队477

6.10.2 规划考虑479

6.10.1 WFQ和IP优先权479

6.10.3 VIP分布式加权公平排队(DWFQ)481

6.11 基于类别的加权公平排队(CB-WFQ)483

6.13 IP优先权488

6.12 为什么将分组分类488

6.14 流量整形490

6.14.1 配置流量整形491

6.14.2 检验流量整形492

6.15.1 配置链路分片和交叉493

6.15 链路分片和交叉493

6.15.2 检验链路分片和交叉494

6.16.1 尾部丢弃495

6.16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495

6.16.3 配置WRED的拥塞避免496

6.16.2 基于数据流的WRED496

6.16.4 检验WRED497

6.17.1 数据压缩机制498

6.17 数据压缩概述498

6.17.3 报头压缩499

压缩方法499

6.17.2 选择一种Cisco IOS499

6.18 每虚电路压缩(有效载荷压缩)500

6.17.5 每接口压缩(链路压缩)500

6.17.4 链路和有效载荷压缩500

6.19 配置分组分类501

6.18.2 检验压缩操作501

6.18.1 硬件压缩501

6.20 策略路由选择502

6.19.2 检验IP优先权502

6.19.1 IP优先权502

6.20.2 检验策略路由选择503

6.20.1 配置策略路由选择503

6.21 呼叫准入控制504

6.21.1 配置呼叫准入控制(CAC)505

6.21.2 检验呼叫准入控制506

6.22 本章小结508

7.1 引言509

第7章 Cisco网络安全509

7.2.1 主动攻击510

7.2 攻击和威胁510

7.2.2 被动攻击514

7.4 恶意代码攻击515

7.3.2 基于字典的攻击515

7.3 密码攻击515

7.3.1 蛮力攻击515

7.5.3 利用短密码生成长密钥518

7.5.2 散列表分别连接518

7.5 攻击助手518

7.5.1 有害的密钥交换518

7.6.2 减少漏洞519

7.6.1 检测出漏洞之后的关键步骤是什么519

7.5.4 不正确的存储私钥或私密密钥519

7.6 检测漏洞519

7.7 AAA概述520

7.6.4 制定安全策略520

7.6.3 提供一个简单的安全网络体系结构520

7.7.4 AAA服务器521

7.7.3 记账521

7.7.1 验证521

7.7.2 授权521

7.8 AAA配置522

7.7.5 方法列表522

7.9.1 RADIUS523

7.9 安全协议523

7.9.2 TACACS+524

7.10.1 配置RADIUS或TACACS+参数525

7.10 利用RADIUS和TACACS+进行AAA服务525

7.9.3 TACACS+和RADIUS的比较525

7.10.2 配置AAA验证528

7.10.3 配置AAA授权 .532

7.10.4 配置AAA记账535

7.10.5 利用AAA进行典型的RAS配置539

7.10.7 使用了虚拟模板的虚拟配置文件的例子540

7.10.6 虚拟配置文件和AAA540

7.10.8 利用AAA配置配置虚拟配置文件542

7.10.9 逐用户配置的例子543

7.11 监控和校验AAA访问控制544

7.12 完整的AAA配置例子546

7.13.3 验证代理的不足548

7.13.2 验证代理的优点548

7.13 验证代理548

7.13.1 验证代理是如何工作的548

7.13.4 配置验证代理549

7.14.2 Cisco Secure ACS的优势551

7.14.1 Cisco Secure ACS概述551

7.14 Cisco Secure ACS551

7.14.3 配置的例子:添加和配置AAA客户端553

7.15.1 Cisco PIX防火墙554

7.15 Cisco IP安全硬件和软件554

7.16 ACL555

7.15.4 CSPM555

7.15.2 Cisco IOS防火墙特性设置555

7.15.3 Cisco安全入侵检测系统555

7.16.1 ACL操作556

7.16.2 ACL的种类557

7.16.3 标准IP ACL558

7.16.4 扩展IP ACL559

7.16.6 应用和编辑ACL563

7.16.5 命名ACL563

7.17 Lock-and-Key ACL564

7.16.7 ACL的问题564

7.18 自反ACL565

7.18.1 生成自反ACL566

7.18.2 应用自反ACL567

7.19 基于上下文的访问控制568

7.19.2 配置CBAC569

7.19.1 CBAC过程569

7.19.4 应用检查规则570

7.19.3 检查规则570

7.20.1 配置PAM571

7.20 配置应用映射端口571

7.20.2 保护专网572

7.20.3 保护与Internet连接的网络573

7.20.4 保护使用Lock-and-Key的服务器接入574

7.20.5 保护连接到Internet的公共服务器575

7.21 在IPv6中应用周边安全577

7.21.1 ACL控制管理器578

7.21.2 配置的例子:利用ACLM创建ACL580

7.22.1 隧道VPN582

7.22 VPN技术概述582

7.21.3 CSPM582

7.22.4 企业扩展虚拟专用网583

7.22.3 企业内部虚拟专用网583

7.22.2 虚拟专用拨号网583

7.23 L2TP584

7.22.5 远程访问虚拟专用网584

7.24.2 标准的密码学算法587

7.24.1 加密密钥类型587

7.24 理解密码学概念587

7.24.3 理解非对称算法589

7.25 IPsec的概念590

7.25.2 IPsec591

7.25.1 VPN术语591

7.25.4 IKE594

7.25.3 IPsec体系结构594

7.25.5 SA596

7.25.6 VPN操作598

7.25.7 配置ISAKMP/IKE600

7.25.8 配置IPsec602

7.26 RAS VPN603

7.26.1 配置Cisco IPsec604

7.26.2 校验和调试VPN运行608

7.27 无线安全610

7.27.3 MAC过滤发生在验证/管理过程中的何处616

7.27.2 MAC过滤616

7.27.1 保证授权616

7.28.2 利用WEP创建隐私617

7.28.1 定义WEP617

7.27.4 MAC欺骗617

7.27.5 记账和审计报尾617

7.28 实现WEP617

7.28.6 在Cisco Aironet AP 3x0上实现WEP618

7.28.5 WEP的缺点618

7.28.3 WEP验证过程618

7.28.4 WEP的优点618

7.28.8 64比特密钥与128比特密钥的安全性比较619

7.28.7 发掘WEP619

7.29 本章小结620

7.28.9 加强WEP620

8.1 引言621

第8章 Cisco PIX防火墙621

8.2.2 自适应安全算法622

8.2.1 嵌入式操作系统622

8.2 PIX防火墙的特性622

8.2.7 高可用性624

8.2.6 NAT与PAT624

8.2.3 高级协议处理624

8.2.4 VPN支持624

8.2.5 URL过滤624

8.2.8 PIX硬件625

8.3 软件许可与升级626

8.3.1 许可证627

8.3.3 密码恢复628

8.3.2 更新软件628

8.3.5 接入模式629

8.3.4 出厂默认配置629

8.3.6 基本命令630

8.3.7 管理配置632

8.4 允许出站流量633

8.3.8 重新设置系统633

8.4.1 配置动态地址转换634

8.4.2 封闭出站流量637

8.5.2 ACL641

8.5.1 静态地址转换641

8.5 允许入站流量641

8.5.5 端口重定向642

8.5.4 ICMP642

8.5.3 Conduits642

8.7 对象组643

8.6 TurboACL643

8.8 处理高级协议646

8.9.1 过滤URL648

8.9 过滤网络流量648

8.10 配置入侵检测652

8.9.2 活动代码过滤652

8.10.2 配置审核653

8.10.1 支持的签名653

8.11.1 DHCP客户端654

8.11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功能654

8.10.3 配置shunning654

8.1 1.2 DHCP服务器655

8.12 分片保护656

8.14 SYN洪泛保护657

8.13 验证、授权与记账洪泛保护657

8.15.1 单播路由658

8.15 逆向路径转发658

8.15.2 Stub多播路由660

8.15.3 以太网上的点到点协议663

8.16 配置控制台验证664

8.16.2 配置RADIUS和TACACS+控制台验证665

8.16.1 配置本地控制台验证665

8.17 配置通过防火墙的流量的验证666

8.16.3 配置本地命令验证666

8.17.1 配置cut-through代理667

8.17.2 虚拟HTTP668

8.18 为通过防火墙的流量配置授权670

8.17.3 虚拟Telnet670

8.20 故障切换的概念671

8.19 为通过防火墙的流量配置记账671

8.20.1 配置复制672

8.20.4 状态故障切换673

8.20.3 故障检测673

8.20.2 用于故障切换的IP和MAC地址673

8.21.1 配置并打开故障切换674

8.21 使用故障切换电缆的标准故障切换674

8.21.2 监视故障切换676

8.22 基于LAN的故障切换677

8.22.1 配置并打开故障切换678

8.22.2 监视状态切换680

8.23 配置登录682

8.22.4 禁用故障切换682

8.22.3 故障返回682

8.23.2 Syslog683

8.23.1 本地登录683

8.23.3 登录级别684

8.23.4 登录设施685

8.24 配置远程访问686

8.23.5 禁用特定Syslog消息686

8.24.2 查找SSH的问题687

8.24.1 打开SSH访问687

8.25.1 配置系统识别688

8.25 配置SNMP688

8.24.3 Telnet688

8.25.3 配置陷阱689

8.25.2 配置轮询689

8.26.1 设置和验证时钟和时区690

8.26 配置系统日期和时间690

8.26.3 NTP验证691

8.26.2 配置和验证网络时间协议691

8.27.1 允许IPsec流量692

8.27 配置VPN692

8.27.3 创建ISAKMP保护集693

8.27.2 启用IKE693

8.27.5 配置证书授权支持694

8.27.4 定义ISAKMP预共享密钥694

8.27.7 定义一个变换集698

8.27.6 配置Crypto ACL698

8.27.9 配置Crypto映射图699

8.27.8 旁路NAT699

8.28 配置无IKE的站点到站点IPsec(手动IPsec)701

8.29 配置PPTP702

8.30.1 动态crypto映射图705

8.30 配置L2TPwith IPsec705

8.30.2 配置706

8.31.1 模式配置708

8.31 配置对Cisco软件VPN客户端的支持708

8.31.2 扩展验证709

8.31.3 PIX和VPN客户端配置实例711

8.32 PIX防火墙硬件、软件和性能的故障排除715

8.32.1 PIX线缆的疑难解答718

8.32.2 连通性的疑难解答719

8.32.3 IPsec的疑难解答722

8.32.4 捕获流量726

8.32.5 性能的监控和疑难解答727

8.33 本章小结730

9.1 引言732

第9章 Cisco IP语音(VoIP)732

9.2 电话呼叫—传统的方式733

9.4 电话基础734

9.3 模拟传输734

9.4.1 解析模拟电话网735

9.4.2 语音编码:标准和技术737

9.4.3 DSP规划738

9.4.4 模拟信令739

9.4.5 E M信令741

9.4.8 双音多频742

9.4.7 脉冲拨号信令742

9.4.6 模拟环路启动和接地启动742

9.5.1 时分多路复用743

9.5 数字传输技术及格式743

9.5.2 综合业务数字网信令(ISDN)744

9.6.2 公共通道信令745

9.6.1 通道关联信令745

9.6 呼叫控制信令745

9.7.4 交换749

9.7.3 呼叫处理和系统逻辑749

9.7 专用用户交换机(PBX)内部结构749

9.7.1 分机终结749

9.7.2 干线终结749

9.8 PBX术语750

9.9.1 帧中继语音(VoFR)751

9.9 传统电话的非IP替代方案751

9.9.2 异步传输模式语音752

9.9.3 HDLC语音754

9.10 IP电话概述755

9.11.1 Cisco呼叫管理器757

9.11 IP电话组件757

9.11.2 Cisco IP电话759

9.11.5 Cisco IP软电话760

9.11.4 交换机760

9.11.3 Cisco网关760

9.13.1 模拟语音接口761

9.13 语音服务的网络前提761

9.12 Cisco IP电话应用程序761

9.12.1 Cisco Web Attendant761

9.12.2 互联网通信软件761

9.13.2 路由器和PBX之间的信令764

9.14 VoIP协议765

9.15 H.323呼叫过程769

9.15.1 H.323发现和注册阶段769

9.15.2 H.323呼叫建立770

9.15.3 呼叫终止773

9.15.4 H.323端到端信令774

9.16 会话初始化协议774

9.16.1 SIP协议组件775

9.16.2 SIP消息775

9.17 网关控制协议776

9.18 Skinny站点协议777

9.19 简化消息桌面接口777

9.20 Cisco VoIP硬件和软件777

9.21 安装VNM和VIC779

9.21.1 E-1/T-1语音连通性779

9.21.2 1700系列路由器的配置780

9.21.5 AS5350和5850通用网关的配置781

9.21.4 7500系列路由器的配置781

9.21.6 Cisco交换机781

9.21.3 3600和3700系列路由器的配置781

9.22 服务质量784

9.22.2 用于服务质量的应用785

9.22.3 QoS等级785

9.22.1 何谓服务质量785

9.22.4 为什么QoS在VOIP网络中必不可少786

9.23 配置语音端口786

9.23.1 配置FXO或FXS语音端口787

9.23.2 配置E&M端口788

9.24 语音端口微调命令789

9.24.1 延迟和回音的概念790

9.24.2 微调FXS/FXO端口791

9.24.3 微调E&M端口792

9.25 配置拨号计划和拨号对等体794

9.25.1 呼叫段:POTS与语音网络拨号端的比较794

9.25.2 创建和实现拨号计划795

9.25.3 配置拨号端796

9.25.4 数字扩展798

9.25.5 直接向内拨入(DID)799

9.26 配置中继800

9.26.1 中继线801

9.26.2 直达通信线路802

9.26.3 专线自动振铃802

9.26.4 直接语音中继与拨号位解释的比较803

9.26.5 supervisory Disconnect命令803

9.26.6 中继线Seizure:闪烁启动信令、立即启动信令与延迟启动信令的比较804

9.27 配置语音ISDN807

9.27.1 配置ISDN BRI语音端口807

9.27.2 配置ISDNPRI语音端口808

9.27.3 配置Q.931支持810

9.27.4 配置CAS810

9.27.5 配置CCS811

9.27.6 配置T-CCS811

9.28 配置网关和关口监视程序812

9.28.1 配置H.323网关812

9.28.2 配置H.323关口监视程序813

9.29 VoIP故障排除815

9.29.1 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从Power On到Operating State815

9.29.2 第2层的故障排除825

9.29.3 第3层的故障排除831

9.29.4 语音端口的故障排除832

9.29.5 拨号端的故障排除835

9.30 本章小结8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