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生的空间 《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生的空间 《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
  • 马正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77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生的空间 《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人间词话》“境界”说的文本解读1

第一章 “境界”概念内涵与“境界”说理论的内在逻辑3

第一节 《人间词话》“境界”定义的真实内涵3

一、 流行阐释的破绽6

二、 能感之:境界产生的基础和前提8

三、境界定义的语法分析12

四、 能写之:境界形成的关键16

五、 来自词话文本的证据17

第二节 《人间词话》“境界”说的内在逻辑19

一、对两种阐释的质疑21

二、原理部分的深层结构与内在逻辑23

三、唐季、五代词评论的深层结构26

四、北宋词批评部分的深层结构28

五、南宋词评论中的深层结构30

六、清代词评论中的深层结构32

七、从批评实践中产生的境界理论33

八、境界说,并非仅仅是词论36

第三节 《人间词话》深层结构表解37

第二章 “境界”说的基本思想的形成--《人间词话》手稿前30则写作思路分析40

第一节 《人间词话》手稿前30则写作思路分析40

一、深致:从“阶级”到“境界”41

二、深、远、宏、高与浅、近、狭、小44

三、真切、自然、见知真深:从能感之到能写之46

四、无境界探因48

五、结论:从“内美”到“修能”49

第二节 《人间词话》手搞前30则写作思路分析简表51

第三章 “境界”说的拈出与展开--《人间词话》手稿后95则写作思路分析58

第一节 “境界”说理论框架的形成与基本阐释58

一、“境界”说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60

二、“味”的境界与“壮”的境界:境界的时空之美63

三、“境界”:写情、写景、写物的艺术规范和要求66

四、在对流行的词学观和作品的批评中再次阐述“境界”的感觉及其生成方法72

第二节 “能感之,能写之”是“境界”说的最直接的含义75

一、“隔”即“无境界”,“不隔”即“有境界”75

二、心灵“境界”:能观之,能感之,方能写之85

第三节 “内美”与“修能”是“境界”说深层内涵93

一、文体生长:非徒善创,亦且善因93

二、结论:“境界”乃“内美”与“修能”、“能观”与“能写”的完美结合96

三、结论101

第四节 《人间词话》手搞后95则写作思路分析简表102

第四章 尘埃落定的“境界”说--《自编<人间词话>选》的选编意图研究110

一、总论部分111

二、批评部分的四个变化(上)116

三、批评部分的四个变化(下)117

四、结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21

附:《自编<人间词话>选》主旨的分析与比较简表122

第五章 作为写作美学的《人间词话》“境界”说124

第一节 从“理论之部”“境界”定义的上下文来分析125

第二节 “能感之”:从“批评之部”评论话语的具体阐述来分析134

第三节 “能写之”:从“批评之部”评论话语的具体阐述来分析138

第四节 “境界”的“冰山”146

第五节 结论148

第六章 作为鉴赏美学的《人间词话》“境界”说150

第一节 总论:“境界”即“能”与“真”的审美感受151

第二节 从鉴赏者纯主观的角度上讲,“境界”是一种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意态的感觉、体验155

第三节 从作品(审美客体)的所指的内容的角度讲,“境界”是“似客体”的“神”、“魂”、“气象”157

第四节 从作品的能指、语言感觉的角度讲“境界”的有无就是“隔与不隔”162

第五节 从“形而上”的层次上讲,“境界”的本质是生命空间的无限与自由165

第六节 从本源上讲,艺术“境界”是人类高远人格心灵空间的外化175

中篇 《人间词话》“境界”说的相关研究179

第七章 作为“文章”美学的“意境”说--《宋元戏曲考》之“意境”解读181

第一节 “意境”是什么?183

第二节 怎样才能“有意境”186

第三节 “意境”问题的实质191

第八章 从《文学小言》的要旨看《人间词话》的基本思想197

第一节 《文学小言》的基本理念198

第二节 胸襟与学问204

第三节 感与言:写作的美学和文体升降之规律206

第四节 《文学小言》:《人间词话》的写作理论纲领、核心209

第九章 从“意境”说到“境界”说--《人间词·序》“意境”研究211

第一节 “意境”是审美静观的心灵状态--《人间词甲、乙稿序》“意境”说解读211

一、“意境”并非“意”与“境”的结合211

二、“能观”与“意境”有无214

三、“工与不工”与“意境”有无217

四、对“无意境”的“伪文学”的批判219

五、“意境”的含义221

第二节 “意境”的本质与形态--《人间词·乙稿序》“意境”再解读223

第十章 作为“境界”说的“古雅”论--《古雅在美学上之位置》研究230

第一节 作为时空之美的“古雅”--王国维“古雅”说本质初探231

一、“古雅”说的本质及“第一形式”之美231

二、艺术“第二形式”的时空之美234

三、“古雅”的时间之美239

四、“古雅”中的空间之美244

五、“古雅”说的内在逻辑248

第二节 从“古雅”说到“境界”说251

一、“古雅”本身就是一种时空境界251

二、《人间词话》手稿前30则的主要思想255

三、《人间词话》手稿前30则是对《古雅》一文思想的概括与升华260

第三节 “古雅”说的理论源流263

一、“古雅”说产生的“语境”和“上下文”263

二、“修养”:《文学小言》和《古雅》的共同话题265

三、《人间词话》“境界”的拈出与“古雅”说的内在联系267

四、“能写”:《文学小言》与《古雅》的另一共同话题270

五、“古雅”说与《人间词·甲稿序》及诗词创作经验的内在联系273

下篇《人间词话》“境界”说的整体研究277

第十一章 《人间词话》“境界”概念的萌芽279

第一节 《孔子之美育主义》:“境界”一词的初现(1904)280

第二节 《红楼梦评论》:“境界”内涵的发展(1904)289

第十二章 “境界”说基本理论的形成296

第一节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意境”的最初审美体验(1905)296

第二节 《文学小言》:“真”的“境界”/“感己感”与“言己言”(1906)300

第三节 《古雅在美学中之位置》:“能写之”的艺术奥秘研究(1907)307

第十三章 《人间词话》的创作过程/上(1907)322

第一节 《人间词·甲稿序》:“意境”概念的萌芽(1907)322

第二节 《人间词话》第一手稿:“意境”概念的出现325

第三节 《人间词·乙稿序》:“意境”概念的基本成熟328

第十四章 《人间词话》的合作过程/下(1907)332

第一节 《人间词话》第二手稿:“境界”概念和理论的成熟332

第二节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境界”概念的最终阐述(1910)335

第三节 《人间词话》的两个选本中的编辑意图(1908--1913)338

第十五章 王国维后期的“意境”论与“境界”论342

第十六章 在“境界”说与“意境”说中徘徊346

第十七章 生命的自由:《人间词话》“境界”说的人本美学追求352

第一节 “境界”的内涵分析352

第二节 中国“境界”说与西方“典型”的分析、比较355

第三节 王氏“境界”和叔氏“理念”的分析与比较356

第四节 “境界”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360

本书参考书目364

后记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