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英政府政治制度论 1841-198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港英政府政治制度论 1841-1985
  • 刘曼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478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港英政府政治制度论 1841-198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张磊1

序二 陈胜粦1

绪言1

第一编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基础与“法律地位”11

第一章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基础与“法律地位”11

第一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基础11

一、中英关于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1

二、英皇宣布占领香港的三个敕令13

三、三个不平等条约是违反国际法原则的,是无效的15

四、香港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17

第二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19

一、《英皇制诰》20

二、《皇室训令》21

三、《殖民地规例》和某些宪制性惯例21

一、是直辖于英国政府的地区性政治制度23

第三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法律地位”23

二、是直辖于英国政府的殖民性政治制度24

第四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27

一、港督高度集权制,以行政为主导27

二、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三权互相配合多于互相制衡29

三、采取委任制,不实行民主选举制30

第五节 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其性质、特点32

一、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2

二、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性质35

三、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37

第二编 港英政治制度的组织与运作41

第二章 总督制度:港督41

第一节 港督的法律地位41

第二节 港督的职权44

第三节 港督职能的运作48

第四节 港督权力的制约50

第一节 行政局的性质和法律地位54

第三章 决策咨询制度:行政局54

第二节 行政局的组织56

第三节 行政局的职能与运作58

第四节 行政局的作用61

第四章 立法咨询制度:立法局63

第一节 立法局的性质和法律地位63

第二节 立法局的组织66

一、立法局的组织结构66

二、立法局主席及其职权67

三、立法局议员及其权利69

四、立法局的常设机构71

五、立法局的会议制度72

第三节 立法局的职权与运作74

一、通过法案74

二、控制财政77

三、监察行政80

四、其他职权82

第四节 立法局职权的局限85

一、立法权方面的局限85

二、财政控制权的局限87

三、行政监督权的局限88

第五节 立法局政治的特点、作用和弊端89

一、立法局政治的特点89

二、立法局政治的作用92

三、立法局政治的弊端96

第五章 行政制度:布政司署98

第一节 布政司署的组织系统98

一、上层:布政司署(Secretariat)99

二、中层:科(Branch)100

三、下层:署或处、局(Department)103

第二节 布政司署的区域基层行政组织系统104

一、政务总署港九政务署105

二、政务总署新界政务署106

三、地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区管会”)107

四、政务总署政务处的基层组织——分区委员会109

五、政务总署政务处控制的基层居民组织——互助委员会、业主立案法团110

第三节 布政司署行政机关之外的公务机构112

一、半官方的独立管理机构112

二、政府公营企事业机构116

三、政府咨询委员会122

第四节 布政司署的职权与运作124

一、布政司署的职权124

二、布政司署的运作127

第五节 行政制度的特点129

第六章 司法制度:各级法院132

第一节 以法院为主体的司法组织系统132

一、审判机关:香港各级法院132

(一)初级法院:裁判司法院(亦称裁判法院、裁判官法院、裁判司署)(Magistrates’Courts)133

(二)初级法院:审裁处(Tribunals)和专责法庭135

(三)中级法院:地方法院(District Courts)136

(四)高级法院:最高法院原讼法庭、最高法院上诉法庭138

二、终审机关: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Judicial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139

三、检控机关:律政司署(Legal Department)140

四、司法辅助组织:法律援助署、注册总署142

第二节 法院适用的法律144

一、适用于香港的英国法律144

二、中国传统法律和习惯146

三、香港的地方立法147

第三节 法院的职权149

一、独立的司法权149

二、有限的司法管辖权、法律解释权和司法审查权150

三、无终审权和无复查法律权152

第四节 法院的司法原则153

一、独立审判的原则153

二、遵循先例的原则153

三、实行陪审制度的原则154

四、注重诉讼程序的原则156

第五节 司法运作的有关制度157

一、法官的任免制度158

二、律师制度160

三、法律援助制度164

第六节 司法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66

一、司法制度的特点166

二、司法制度的作用169

第七章 行政监察制度:廉政公署172

第一节 港英行政监察制度的概况172

一、行政监察制度的本质特性172

二、行政监察制度的组织系统173

第二节 廉政公署的组织176

一、廉政公署人员的组成和聘用176

二、廉政公署的组织结构177

一、廉政公署的职责180

第三节 廉政公署的职责与职权180

二、廉政公署的职权181

第四节 廉政公署的运作与权力制约183

一、廉政公署的职能运作183

二、廉政公署的权力制约189

第五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91

一、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191

二、行政监察制度的作用和局限194

第八章 文官制度:公务员196

第一节 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及其性质196

一、公务员的法律地位198

二、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201

第二节 公务员的范围和职位分类204

一、公务员的范围204

二、公务员的职位分类205

三、政务官208

四、行政官和专业性公务员211

第三节 公务员的管理213

一、公务员的管理与咨询机构213

二、公务员的招聘、考核、晋升与培训216

三、公务员的薪酬、福利和退休220

四、公务员的纪律惩戒226

五、公务员权益的维护227

第四节 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29

一、公务员制度的特点229

二、公务员制度的作用231

第九章 区域咨询制度: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区议会234

第一节 区域咨询制度的概念和性质234

一、区域咨询组织与地方政府、地方行政的概念234

二、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区议会是非政权性的区域咨询组织236

第二节 市政局237

一、市政局的组织与选举237

二、市政局的职权241

三、市政局的性质、作用和隐忧244

第三节 区域市政局250

一、区域市政局的组织250

二、区域市政局的职权与运作252

第四节 区议会252

一、区议会的组织、职权与选举252

二、区议会的性质与作用255

第五节 其他区域性组织:乡议局257

一、乡议局的组织与职权257

二、乡议局的性质、作用与隐忧259

第十章 军警制度:驻港英军和警察265

第一节 驻港英军265

一、英国防卫香港的军事政策266

第六节 香港有区域咨询制度而无区域政府的原因分析267

二、驻港英军的兵力、任务和军费268

二、驻港英军遵守的法律271

一、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272

第二节 辅助部队272

二、皇家香港空军辅助队274

第三节 香港警察276

一、警务处的组织276

二、警察的招募、培训与提升280

三、警察的职责与权力281

第三编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287

第十一章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1841~1985)287

第一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建立(1841~1843)287

一、义律临时执政287

二、璞鼎查正式建立港英政府289

三、《英皇制诰》、《皇室训令》规定的港英政制初期模式290

第二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形成(1844~1898)291

一、港督职位从数职兼任到专职、全权港督291

二、立法局非官守议员的首设与非官守议员性质的变化293

三、行政局非官守议员的首设295

四、立法局华人非官守议员的首设296

五、立法局组织职能的基本定型297

六、司法制度从与行政一体到相对独立298

七、文官制度的开端300

八、香港三次政制改革的要求被英国政府拒绝302

第三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发展(1899~1941)306

一、行政局华人非官守议员席位的首设306

二、市政局的设立及其历史演变307

三、正规警政系统的建立309

四、新界乡议局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310

五、1916年要求立法局设立民选席位的请愿失败313

第四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巩固(1945~1985)314

一、杨慕琦市议会计划流产314

二、市政局和狄坚信的“地方政府”建议告吹319

三、“67事件”后民政署计划的实施325

四、咨询委员会纷起涌现328

五、麦健时报告书指导下的行政机构改革330

六、廉政公署的建立332

七、公务员本地化的进展335

八、向代议政制发展:区议会的建立340

九、区域市政局的建立343

第十二章 港英政治制度演变的因素、性质和特点346

第一节 港英政治制度演变的推动与制约因素346

一、政制演变与港人的斗争346

二、政制演变与英国的关系348

三、政制演变与中国的关系350

四、政制演变与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352

五、政制演变与香港前途地位的变化355

第二节 港英政治制度演变的性质和特点359

一、演变具有始终未从根本上改变殖民专制统治的量变性质359

二、演变具有渐进性、被动性和回应性的特点363

三、《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期间,演变渐露急进性、主动性和实质性的征兆367

一、港英政治制度是一个系统体系371

第一节 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总体性的必然联系371

第四编 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和世界371

第十三章 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总体性371

二、港英政治制度是香港社会总体性中的子系统372

三、只有在香港社会总体性中才能深刻认识港英政治制度的本质内涵374

第二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政治意识形态375

一、殖民统治永远需要政治意识的“合理”解释375

二、港英政治制度政治意识的主要论点376

第三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378

一、香港经济是殖民地自由资本主义经济378

二、英国财团资本在香港经济中占主导统治地位381

三、港英政府对香港经济的制衡调控作用383

第四节 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文化传统386

一、港英政治制度必然要借助于香港社会文化传统的认同386

二、港英政治制度对香港社会文化传统的利用与吻合387

一、近代整体世界形成后,必须从世界整体性角度考察各地区的历史运动394

第一节 港英政治制度与近现代整体世界的必然联系394

第十四章 港英政治制度与近现代世界整体性394

二、香港与整体世界的联系具有突出的特殊性395

第二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性质特征398

一、具有典型的殖民主义主体性质398

二、具有资本主义的先进成分405

三、具有殖民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407

第三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运作特点410

一、没有香港的独立政治,实施英国统治的殖民政治410

二、没有立法主导的制衡政治,坚持行政主导的港督集权政治411

三、没有政党政治,实行政务官集政治与行政于一身的官僚政治413

四、没有民选政治,实行委任吸纳式的咨询政治414

五、没有民主政治,但有严密健全的法治415

第四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417

一、是世界殖民主义统治史上的一个例外417

二、对香港的资本主义发展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422

三、“香港政制:繁荣之所系”质疑424

第五节 港英政治制度的历史借鉴428

一、殖民主义制度被废除是历史的必然428

二、行之有效的优点和资本主义先进成分应予保留432

附录一 港英政府政治制度史大事年表(1841~1985年)437

附录二 香港总督年表(1843~1985年)443

附录三 港英政府系统结构简图(至1985年)444

附录四 港英政府行政系统——布政司署结构简图(至1985年)445

附录五 立法局组织结构简图(至1985年)446

附录六 香港立法程序简图(至1985年)447

附录七 香港法院系统及上诉程序简图(至1985年)448

附录八 廉政公署组织结构简图(至1985年)449

附录九 香港警察队组织结构简图(至1985年)450

附录十 香港公务员各类薪级表(1984年4月1日起生效)451

附录十一 征引及参考书目举要452

后记一487

后记二4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