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论史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新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242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694页
- 主题词:文学思想史-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文论史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研究西方文论与编写《西方文论史》的思考1
古代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9
导言9
第一章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11
引言11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2
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12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13
3.德谟克利特的摹仿说14
4.苏格拉底的摹仿说与功用说16
第二节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17
1.理式论摹仿说18
2.文艺的社会功用说20
3.灵感说24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28
1.文艺本质论29
2.悲剧理论34
结语42
第二章 罗马古典主义44
引言44
第一节 贺拉斯的《诗艺》46
1.古典主义原则47
2.理性主义倾向48
3.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49
4.诗的社会作用52
第二节 朗加纳斯的《论崇高》54
1.崇高作品的特征55
2.崇高的来源56
3.崇高作品的创作与意象说58
4.崇高、天才与社会环境60
第三节 普罗提诺的艺术理论61
1.神是美和艺术的来源62
2.对艺术美的观照凭心灵和理性63
3.对摹仿说的新解释63
结语65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66
引言66
第一节 圣·奥古斯丁的文艺观67
1.上帝是美的本体67
2.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69
3.形式美、虚构与语象理论70
第二节 阿伯拉对世俗文艺的肯定72
1.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奴婢73
2.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并支配着对自然的描绘73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文艺观75
1.摹仿自然即摹仿上帝的创造75
2.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区别76
3.《圣经》的象征意义77
结语79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80
引言80
第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想81
1.但丁的“四义说”和民族语言理论81
2.薄伽丘的诗论85
3.卡斯特尔维屈罗对《诗学》的阐释与“三一律”87
4.文学体裁、类型的古今之争88
第二节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戏剧理论91
1.塞万提斯的小说理论92
2.维加的戏剧理论94
第三节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想96
1.锡德尼的《为诗辩护》96
2.莎士比亚论文艺创作98
结语100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102
引言102
第一节 法国新古典主义与布瓦洛的《诗的艺术》103
1.布瓦洛和路易十四时代103
2.《诗的艺术》的主要内容103
3.艾弗蒙与布瓦洛的古今之争110
第二节 英国新古典主义112
1.屈雷顿及其《论剧体诗》112
2.蒲柏的《论批评》115
3.约翰生的“类型”理论117
第三节 德国新古典主义119
1.高特雪特与莱比锡学派120
2.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理论122
结语125
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129
导言129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艺思想132
引言132
第一节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133
1.伏尔泰文艺思想的二重性133
2.卢梭的“回到自然”理论136
3.狄德罗的戏剧改革理论140
第二节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146
1.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146
2.赫尔德的民族文学理论151
第三节 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154
1.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学艺术的发展155
2.原始思维——想象的特征156
结语157
第七章 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160
引言160
第一节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文艺理论162
1.对文学艺术理论有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想163
2.文学艺术理论167
第二节 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5
1.诗的分类及其根据176
2.感伤的诗的类型177
3.历史的分类和风格的分类179
第三节 歌德的艺术经验总结180
1.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181
2.文艺与时代:古典的与浪漫的187
3.文学的发展: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190
第四节 黑格尔的艺术哲学192
1.艺术理想的本质特征194
2.理想性格的主要特点198
3.艺术理想与艺术创造200
4.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203
5.各门艺术的系统和诗论207
结语211
第八章 浪漫主义213
引言213
第一节 德国浪漫主义214
1.以史勒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派浪漫主义214
2.海涅《论浪漫派》中的文艺思想217
第二节 英国浪漫主义219
1.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220
2.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222
3.济慈的“消极能力”说225
4.雪莱与庇卡克的对峙226
第三节 法国浪漫主义229
1.夏多勃里昂的“基督教诗意”说230
2.史达尔夫人对南方文学、北方文学的划分231
3.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234
结语237
第九章 现实主义238
引言238
第一节 法国现实主义239
1.斯丹达尔对现实主义精神的阐发240
2.巴尔扎克论现实主义原则242
3.福楼拜对客观性原则的强调247
第二节 俄国现实主义250
1.别林斯基论艺术与现实250
2.杜勃罗留波夫论“人民性”255
3.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257
第三节 英美现实主义261
1.萧伯纳论戏剧262
2.亨利·詹姆斯论小说艺术264
结语266
第十章 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268
引言268
第一节 泰纳论决定文学的“三要素”269
1.种族、环境、时代与文艺的关系269
2.艺术本质论272
3.艺术理想的确立与艺术效果273
第二节 圣伯夫的实证主义批评274
1.文学批评的重点与方法274
2.文学批评的任务与目的276
第三节 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277
1.以科学控制文学,使文学回到自然277
2.以科学的态度记录事实278
3.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写作279
结语280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285
导言285
第十一章 唯美主义288
引言288
第一节 戈蒂叶论艺术美没有目的290
1.艺术的性质:无功利291
2.艺术的目的:唯美是求292
3.“形式”及其内涵293
4.艺术与生命活动: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放浪294
第二节 王尔德论形式就是一切294
1.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295
2.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296
3.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297
4.艺术与道德:艺术与道德无关297
5.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298
6.艺术批评:完善的批评纯粹是主观的298
第三节 桑克蒂斯论艺术即形式299
1.对黑格尔等德国美学家的批判300
2.形式至上:艺术即形式300
3.艺术批评:“意图与形式的矛盾”301
结语302
第十二章 直觉主义304
引言304
第一节 叔本华直觉主义艺术观307
1.艺术价值论:艺术是意志的暂时休歇和否定307
2.艺术本质论:无利害、超功利、复制理念308
3.直觉(又译直观):主体成为无意识的纯粹感知,对象成为意志客观化的理念310
4.三种悲剧,同一本质310
第二节 尼采悲剧艺术观311
1.艺术与人生:日神冲动与酒神冲动,悲剧世界观与乐观精神312
2.直觉的特点:以艺术的审美态度来反理性、反道德314
3.艺术的发生:艺术家和天才、灵感315
4.艺术种类:音乐和诗316
第三节 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直觉艺术论317
1.直觉:艺术家和艺术目的论318
2.艺术特征论:独特、个别、不可重复319
3.喜剧因素研究:笑与滑稽320
第四节 克罗齐论艺术即直觉322
1.艺术本质论:艺术即直觉322
2.艺术发生论:直觉与表现、形式、语言324
3.艺术批评与艺术地位:再造,独立325
结语326
第十三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328
引言328
第一节 先驱者爱伦·坡与波德莱尔329
1.爱伦·坡对“神圣美”的追求329
2.波德莱尔的感应系统理论331
第二节 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马拉梅335
1.“用魔法揭示客观物体的纯粹本质”335
2.“诗歌高尚地帮助了语言”336
3.“两种象征交织在一起”——“音乐和韵文结合为诗”337
4.“诗人是孤独者”,“文学完全是个人的”338
第三节 瓦莱里的诗论339
1.纯诗论339
2.“诗的语言无实用目的”341
3.“任何真正的诗人都善于正确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341
4.作者、作品和读者各自独立342
第四节 叶芝的诗论343
1.“诗歌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其象征主义”343
2.统辖的意象345
第五节 庞德的意象派诗论346
1.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347
2.意象——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348
结语349
第十四章 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352
引言352
第一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文艺理论352
1.精神分析学理论概要353
2.弗洛伊德的文艺观356
第二节 神话原型批评363
1.弗雷泽的《金枝》与剑桥学派:早期的神话原型批评364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学派:发展阶段的神话原型批评367
3.弗莱及其《批评的剖析》: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375
结语381
第十五章 俄国形式主义384
引言384
第一节 雅克布森的诗学理论384
1.科学化的努力385
2.诗的“系统功能”386
3.隐喻与转喻387
第二节 什克洛夫斯基的文学理论389
1.艺术是独立存在的世界389
2.独特的艺术形式观390
3.文学性与陌生化391
4.文学与作家393
第三节 坦尼亚诺夫与艾亨鲍姆的文学理论394
1.坦尼亚诺夫的文学理论394
2.艾亨鲍姆的文学理论397
结语400
第十六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艺理论402
引言402
第一节 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的现象学文学理论402
1.文学本体论403
2.文学认识论404
3.文学作品价值论406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文艺思想407
1.海德格尔的哲学主题及其对艺术作用的认识408
2.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409
3.艺术与世界和大地412
4.语言、思与诗414
第三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艺学416
1.人为什么要创作文学418
2.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419
3.艺术是对自由的召唤421
4.每本书都是对存有的总汇的一种挽回422
5.文学意味着介入423
结语424
第十七章 英美“新批评”426
引言426
第一节 新批评的先驱426
1.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426
2.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428
第二节 形成期的新批评理论430
1.燕卜荪的含混理论430
2.泰特论诗歌中的张力432
3.兰色姆的本体批评理论434
第三节 极盛期的新批评理论436
1.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的“意图谬见”、“感受谬见”理论436
2.布鲁克斯的“反讽”理论和“细读法”439
3.韦勒克、沃伦的内部研究和层面分析理论441
结语443
第十八章 结构主义445
引言445
第一节 索绪尔语言学和捷克结构主义446
1.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思想446
2.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文学结构理论449
第二节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453
1.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模式研究454
2.结构主义叙事学458
结语463
后现代文论(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文化研究批评)导言469
第十九章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473
引言473
第一节 罗兰·巴尔特的文学“代码”研究473
1.结构主义符号学文论474
2.叙事结构分析477
3.文本理论和阅读理论480
第二节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483
1.无意识与语言483
2.主体、镜像和三角结构485
3.对《被窃信件》的文本分析486
第三节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489
1.疯癫与文学艺术490
2.话语与作者492
3.权力与知识494
第四节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与狂欢化诗学496
1.巴赫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497
2.复调小说理论501
3.狂欢化诗学503
结语507
第二十章 解构主义509
引言509
第一节 德里达对结构主义的批判510
1.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510
2.对于文本中心的质疑及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511
第二节 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514
1.保罗·德·曼的解构修辞学理论514
2.杰弗里·哈特曼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516
3.希利斯·米勒对解构方法的研究519
结语524
第二十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526
引言526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533
1.本杰明的艺术思想534
2.阿多尔诺的艺术理论539
3.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546
4.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文化美学思想551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561
1.阿尔都塞的艺术与意识形态理论562
2.马契雷的文学生产理论568
3.哥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文艺理论573
第三节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578
1.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579
2.詹姆逊的文化政治诗学与后现代理论587
结语595
第二十二章 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597
引言597
第一节 现代阐释学理论598
1.现代阐释学的兴起及其哲学背景598
2.伽达默尔: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602
第二节 文学接受理论603
1.伊塞尔的文本接受理论604
2.尧斯的文学史理论608
第三节 费希等人的读者反应批评610
1.“意义即事件”:读者反应批评对文本意义的认识611
2.读者反应的描述与分析:读者反应批评的目的与方法612
3.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读者反应批评的限制因素613
结语614
第二十三章 女权主义批评及性别批评理论616
引言616
第一节 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617
1.凯特·米利特与《性的政治》618
2.肖瓦尔特的“妇女批评学”621
第二节 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624
1.伊利格瑞的哲学批判626
2.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628
第三节 性别研究及同性恋批评理论629
1.同性恋研究产生的背景630
2.朱狄斯·巴特勒的同性恋研究与“怪异论”631
3.同性恋文学创作与批评632
结语633
第二十四章 新历史主义批评635
引言635
第一节 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及批评实践635
1.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636
2.“文化诗学”的批评策略640
第二节 海登·怀特论作为文学构造的历史文本641
1.作为文学构造的历史文本642
2.历史与修辞想象644
结语646
第二十五章 后殖民主义批评647
引言647
第一节 萨义德的东方学和后殖民主义批评649
1.作为话语的东方学649
2.东方学话语文本批判650
第二节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批评654
1.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主义654
2.后殖民主义女性文本批判656
结语658
第二十六章 “文化研究”批评理论659
引言659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由来与发展660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主要题域与研究方法664
1.霍尔等人的文化与表征研究664
2.威利斯等人的亚文化研究667
3.费斯克等人的大众文化研究668
结语671
后记673
第二次修订后记676
热门推荐
- 3239412.html
- 3488532.html
- 2377115.html
- 2174545.html
- 621240.html
- 3157363.html
- 894438.html
- 675289.html
- 738946.html
- 2466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8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7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9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4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