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楼宇电气新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芮静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36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机电设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楼宇电气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智能建筑1
一、智能建筑概念1
二、智能大厦2
三、智能小区与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3
四、家庭智能化的基本概念4
第二节 智能大厦的功能6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BAS)6
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13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OAS)17
四、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19
第三节 智能小区系统21
一、智能小区的基本要求21
二、智能小区系统的组成结构26
三、智能小区局域网37
四、智能卡在小区管理中的应用43
五、智能小区系统的发展前景47
第四节 智能家居47
一、概述47
二、智能家居的基本要求51
三、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54
四、智能家居的通信网络59
第二章 智能网技术67
第一节 概述67
一、智能网的定义67
二、IN的组成68
三、IN的概念模型72
第二节 IN的国际标准74
一、INCS-1标准74
二、INCS-2标准75
三、INCS-3标准76
四、INCS-4研究的内容77
第三节 IN支持的业务77
一、业务与业务属性定义77
二、INCS-1支持的业务77
三、智能业务的特征属性79
四、INCS-2的业务80
第四节 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81
一、No.7信令系统82
二、INAP操作的定义方法84
第五节 IN与移动网的综合85
一、IN与移动网综合的基本原理85
二、CAMEL介绍87
三、CAMEL应用系统介绍92
四、IN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93
第六节 IN与Internet互联97
一、IN与Internet互联支持的业务97
二、PINT系统的互联方案98
三、ITU-T讨论的互联方案99
四、Web IN互联方案101
第七节 宽带智能网102
一、宽带智能网的主要特点103
二、宽带IN中研究的主要技术103
三、VOD业务的实现103
四、宽带智能网的参考体系结构105
第三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第一节 概述108
一、ISDN的基本思想108
二、BISDN的概念109
第二节 ATM技术111
一、ATM产生的背景111
二、ATM网络功能113
三、ATM信元传输和格式115
四、基于ATM的BISDN协议参考模型118
第三节 ATM交换机124
一、宽带业务对ATM交换机的要求124
二、ATM交换机的任务126
三、ATM交换机模块127
四、ATM交换机结构131
第四节 通信网接口133
一、ATM通信网接口概念133
二、ATM通信网接口结构134
三、典型ATM物理层接口介绍137
第五节 ATM通信网信令139
一、ATM信令基本概念139
二、ATM的信令信息格式142
第六节 宽带接入网技术143
一、接入网(AN)概念143
二、接入网的主要功能144
三、宽带接入网的设计146
四、宽带接入网的物理传输媒质151
第七节 ATM现状及技术展望152
一、ATM面临的若干问题152
二、ATM网与千兆以太网技术比较154
三、ATM与Internet融合155
四、宽带通信网展望156
第四章 电磁兼容163
第一节 智能建筑的电磁环境概述163
第二节 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163
一、电磁干扰信号产生的原因以及传输方式164
二、传导干扰源及其性质166
三、辐射干扰源及其性质167
四、电磁脉冲(EMP)171
第三节 屏蔽技术172
一、实体屏蔽172
二、非密封式屏蔽173
三、电缆屏蔽174
第四节 滤波器设计技术174
一、滤波器特性175
二、滤波器设计177
三、瞬态脉冲抑制181
四、电源滤波器183
第五节 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兼容设计184
一、无线通信的频率配置184
二、频道间隔185
三、频道的分组方式187
第六节 计算机中的电磁兼容技术189
一、计算机中电磁兼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189
二、计算机的抗干扰措施191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196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及分类196
一、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196
二、按数据交换的基本方式分类197
三、按介质分类197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98
一、星型拓扑结构198
二、总线拓扑结构200
三、环型拓扑201
四、树型拓扑201
第三节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202
第四节 网络互连设备206
一、集线器206
二、路由器207
三、网桥210
四、中继器211
五、网关212
第五节 IEEE802局域网标准系列214
一、IEEE802标准模型214
二、局域网络与OSI模型216
第六节 以太网系列217
一、以太网概述217
二、10Mbit/s以太网219
三、快速以太网220
四、千兆以太网221
五、全双工以太网222
第七节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223
一、RS-232224
二、RS-449226
三、20mA电流环路串行接口228
四、串行通信接口选择的原则228
第八节 TCP/IP协议229
一、应用层229
二、传输层230
三、网际层231
四、网络接口层231
第九节 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络232
一、计算机网络与智能建筑各子系统的关系232
二、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233
三、有线电视网236
第六章 建筑中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一节 移动通信240
一、概述240
二、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247
三、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248
第二节 电波传输特性250
一、概述250
二、固定无线电通信的电波传播特性251
第三节 大型建筑中的移动通信系统269
一、概述269
二、移动通信系统设计272
三、设计方程276
参考文献279
热门推荐
- 146881.html
- 2652137.html
- 2312935.html
- 3445036.html
- 2373886.html
- 1926077.html
- 2201537.html
- 90083.html
- 1934992.html
- 157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7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5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3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6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5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