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上支付与结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宽海,李良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1214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因特网-应用-银行业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上支付与结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上支付与电子商务概述1
引言1
1.1 电子商务的发展1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1
1.1.2 电子商务发展回顾3
1.1.3 电子数据交换(EDI)及其发展6
1.1.4 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及类型9
1.1.5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12
1.2 支付活动13
1.2.1 商务活动15
1.2.2 交易16
1.2.3 市场18
1.2.4 媒介19
1.2.5 货币20
1.2.6 支付系统22
1.2.7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32
1.3 网上支付与结算问题34
1.3.1 支付的安全问题34
1.3.2 在线支付的问题36
1.3.3 支付的实时问题36
1.3.4 支付的信用问题37
1.3.5 支付的法律问题39
本章小结40
思考题40
第2章 支付活动41
引言41
2.1 支付活动的构成41
2.1.1 参与主体42
2.1.2 市场行为43
2.1.3 债权债务关系43
2.2 支付活动的特点46
2.2.1 支付方式的差异决定不同形式的支付活动46
2.2.2 不同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使支付活动的方式也不同47
2.2.3 选择的市场行为方式不同使支付活动的特点也不同48
2.2.4 参与主体不同使支付活动的特点也不同49
2.3 支付的信用50
2.3.1 信用的产生50
2.3.2 信用是行使支付职能的货币出现后的产物50
2.3.3 支付和信用关系分析51
本章小结54
思考题54
第3章 支付原理55
引言55
3.1 支付过程分析55
3.1.1 买卖的支付过程55
3.1.2 借贷的支付过程56
3.1.3 支付结算关系的分析57
3.2 银行账户间划拨支付58
3.2.1 同行账户间划拨的支付过程分析59
3.2.2 异行账户间划拨的支付过程分析59
3.3 支付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理61
3.3.1 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性61
3.3.2 方式的社会接受性62
3.3.3 手段采用的便利性63
3.3.4 支付使用的安全性65
3.3.5 支付信用的可靠性66
3.3.6 法律制度的保证性67
本章小结68
思考题68
第4章 支付方式69
引言69
4.1 支付方式的产生69
4.1.1 度量价值的交易媒介出现69
4.1.2 货币成为社会接受的支付方式71
4.1.3 支付方式演变的起因72
4.2 支付方式的发展73
4.2.1 现金货币的支付方式73
4.2.2 货币等值物的支付方式73
4.2.3 转移的支付方式74
4.2.4 账户划转的支付方式74
4.2.5 银行提供支付工具的支付方式74
4.2.6 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介入的支付方式76
4.3 支付方式的分类77
4.3.1 按债权债务关系对支付进行分类77
4.3.2 按工具种类对支付进行分类77
4.3.3 按媒介种类对支付进行分类78
4.3.4 按通道方式对支付进行分类79
4.4 电子支付方式79
4.4.1 电子支付结算问题80
4.4.2 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成82
本章小结84
思考题85
第5章 支付工具86
引言86
5.1 支付工具概述86
5.1.1 支付工具的作用87
5.1.2 我国支付工具的发展情况88
5.1.3 我国支付工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9
5.2 支付工具的种类90
5.2.1 贷记支付工具91
5.2.2 借记支付工具92
5.2.3 票据支付工具96
5.2.4 电子支付工具97
5.2.5 银行卡支付工具98
5.2.6 其他支付工具99
5.3 支付工具的分析99
5.3.1 新支付工具出现是原有方式和工具存在障碍所致100
5.3.2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银行推出新支付工具的原动力102
5.3.3 信用是新支付工具产生的主要原因103
5.3.4 电子支付是多样化新支付工具存在的主要方式106
本章小结106
思考题106
第6章 电子支付108
引言108
6.1 电子支付的基本原理108
6.1.1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108
6.1.2 电子支付的过程110
6.1.3 有清算的账户间划转的支付过程分析111
6.2 电子支付的特点113
6.2.1 信用虚拟化113
6.2.2 信道的开放性115
6.2.3 载体电子化116
6.3 电子支付工具117
6.4 电子货币118
6.4.1 对电子货币的认识119
6.4.2 电子货币定义的差异性120
6.4.3 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122
6.4.4 电子货币对法定货币体系的影响122
6.4.5 电子货币是一个分层次的系统123
6.5 电子货币对流通速率及货币发行量影响的初步分析124
6.5.1 电子货币与现金交易之间的关系124
6.5.2 电子货币对交易流通速率的影响126
6.5.3 发行电子货币将减少社会基础货币发行量127
6.5.4 结论性原理128
本章小结129
思考题129
第7章 支付系统130
引言130
7.1 支付系统的形成130
7.1.1 债权债务关系社会化131
7.1.2 资金的社会需求使银行成为结算系统的中心132
7.1.3 账户划转及结算发展形成多方式支付格局134
7.2 支付系统的基本知识135
7.2.1 支付系统的概念135
7.2.2 大额支付系统136
7.2.3 零售支付系统136
7.2.4 证券结算系统137
7.3 支付清算账户往来的效益分析138
7.4 中央银行在银行清算中的作用分析142
7.5 票据类的支付结算系统144
7.6 支付结算系统全额和净额结算的原理分析147
本章小结150
思考题150
第8章 支付体系152
引言152
8.1 支付体系的含义、地位和作用153
8.1.1 支付体系的含义153
8.1.2 支付体系的地位和作用154
8.2 支付服务组织155
8.2.1 网上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分析155
8.2.2 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是商家和顾客间的信用纽带157
8.2.3 第三方支付充当交易各方与银行间通道接口159
8.2.4 采用第三方支付进行操作简单易于接受159
8.2.5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支持160
8.2.6 第三方资金和道德风险160
8.2.7 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给予政策性的支持161
8.3 支付结算管理162
8.4 中央银行职能及其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163
8.4.1 支付体系与中央银行职能163
8.4.2 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165
8.5 中央银行对支付体系的监管166
8.5.1 支付体系监管的目标和定义166
8.5.2 监管的国际标准167
8.5.3 监管范围172
8.5.4 监管手段174
8.5.5 监管原则175
本章小结176
思考题176
第9章 电子支付系统178
引言178
9.1 系统分类178
9.2 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成特点179
9.2.1 身份认证180
9.2.2 信息安全180
9.2.3 信息完整性180
9.2.4 行为不可否认性180
9.2.5 相互保密性180
9.3 电子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181
9.4 银行卡支付系统182
9.4.1 银行卡发展历史182
9.4.2 银行卡的分类186
9.4.3 银行卡支付系统的分类188
9.4.4 信用卡电子支付系统189
9.4.5 信用卡网上支付系统模型191
9.5 电子转账支付系统194
9.5.1 电子转账支付系统概述194
9.5.2 电子支票支付系统195
9.5.3 电子支票支付系统实例197
9.6 电子现金支付系统199
9.6.1 现金与电子现金199
9.6.2 电子现金的种类200
9.6.3 电子现金支付系统201
9.6.4 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实例203
9.7 电子支付系统问题分析205
9.7.1 财税问题205
9.7.2 电子货币对金融发展的影响问题206
9.7.3 电子货币的立法问题207
9.7.4 网上支付系统的风险防范的安全问题207
本章小结207
思考题208
第10章 认证中心209
引言209
10.1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概况210
10.2 PKI和SSL协议211
10.2.1 PKI技术211
10.2.2 SSL协议212
10.3 中国金融CA的结构212
10.3.1 CFCA体系结构概述212
10.3.2 Non-SET RA系统概述213
10.3.3 RA建设213
10.4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功能216
10.5 PKI Non-SET证书的特点217
10.5.1 技术优势217
10.5.2 政策保证方面的优势218
10.6 采用数字证书的网上银行解决方案218
10.7 证书有效性的基本原理220
本章小结221
思考题222
第11章 支付系统的风险分析223
引言223
11.1 风险种类的分析224
11.2 非金融类风险226
11.3 金融类风险227
11.3.1 政策类风险228
11.3.2 制度类风险229
11.3.3 流动类风险231
11.3.4 系统类风险232
11.3.5 信用类风险233
11.3.6 法律类风险234
11.4 支付系统风险管理237
11.4.1 支付系统风险机理分析237
11.4.2 美联储对支付系统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239
11.4.3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问题分析241
11.4.4 防范大额支付系统运行风险的建议244
11.5 净额结算系统的风险控制原则246
11.6 全额实时结算系统的风险控制原则248
本章小结249
思考题249
附录1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250
附录2 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259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八号261
附录4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67
热门推荐
- 1280949.html
- 3660313.html
- 3203577.html
- 1217059.html
- 136947.html
- 3026795.html
- 2811396.html
- 1378670.html
- 525496.html
- 2505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1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3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2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4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4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