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术的双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荆竹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380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王国维(1877~1927)-人物研究;陈寅恪(1890~1969)-人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术的双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王国维叙论3
第一章 与叔本华的学术渊源3
一 东文学社遇伯乐3
二 以康德哲学为先导7
三 “无用之学”与“有用之学”9
四 两颗灵魂不期邂逅14
五 步入甲骨学之路19
第二章 人本忧思与学理再创23
一 同一意志与独自解脱23
二 天才的灵魂之苦25
三 劝世之意与学术警告27
四 学理上的自我冲突31
五 苛求的学术批评33
六 疲于哲学而移于文学36
七 中西诗学之交融38
第三章 《宋元戏曲考》之本意43
一 人间第一耽离别43
二 整理编撰戏曲文献44
三 与伯希和相识47
四 《人间词话》的学术地位50
五 探戏曲之源流52
六 《宋元戏曲考》之考56
七 元剧与中国近代文学60
第四章 辛亥东渡与学术转向64
一 诗词:情感与思想之晴雨表64
二 “返经信古”重考据66
三 礼制本末之考辨70
四 《流沙坠简》与《后序》之价值73
五 与司马迁唱反调76
六 《殷虚书契考释》的历史误会78
七 哈同园与“二重证据法”80
八 《殷周制度论》轰动学界84
第五章 “南斋之命”与学术独立87
一 《观堂集林》之永恒价值87
二 坚辞北大之聘请92
三 人生逆境与学统自觉96
四 深剖细论道统与学统103
五 “甲子之变”与“设帐授徒”107
第六章 学冠清华国学研究院109
一 入校之曲折经历109
二 “收召魂魄 重理旧业”113
三 寻购典籍 不负众望115
四 学术演讲新见迭出117
五 “老”·学术与“辫子”118
六 讲授范围与风格121
七 最早提出“美育”的人125
八 蒙古史与西北史地研究的卓越成就127
第七章 最后的岁月与学术辉煌131
一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史新证》131
二 沉甸甸的著述135
三 以学术为生命137
四 最大的精神打击139
五 最后的岁月143
六 湖水如镜映千秋147
七 国际学界同声哭151
第八章 与罗振玉的学术交往153
一 “罗王之学”举世公认153
二 罗振玉慧眼识珠154
三 “差喜平生同一癖”157
四 “罗王”的学术合作159
五 你中有我与我中有你164
六 由学术交往至儿女亲家167
七 断交与“遗折”171
卷二 陈寅恪叙论177
第一章 义宁之学与家学渊源177
一 家族宛如巍峨之丰碑177
二 先祖为中医世家179
三 陈宝箴:封疆大吏与诗文大家180
四 陈三立:同光体诗派领袖185
五 陈衡恪:声名显赫之大书画家189
六 诗词翰墨 人人皆能193
第二章 《论再生缘》之“再生”195
一 油印本与余英时之《书后》195
二 郭沫若以补课之心情开始阅读197
三 郭聋陈瞽论端生199
四 《再生缘》的思想与艺术201
五 诗心史笔熔一炉204
第三章 清华园的学术生活207
一 筹建伊始聘导师207
二 独特的授课方式210
三 不平静的清华园212
四 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215
五 文史哲三系合聘教授218
第四章 不古不今之学222
一 不古不今与又古又今222
二 “三源流说”之学术纲领225
三 对李唐势力兴衰之析论228
四 李唐氏族之论引起学界轰动231
五 关中本位政策问题之独见234
六 种族与文化两大核心思想237
第五章 佛教史研究243
一 《金刚经》翻译错讹多243
二 佛教史的思想史之价值245
三 考证释疑 探因觅踪249
四 辨析真伪 细中见大252
五 中印文化 交融探源257
六 订正千年误舛259
七 佛教与中土文学之关系263
第六章 《柳如是别传》与考释之学(上)267
一 痛哭古人 留赠来者267
二 著书唯剩颂红妆269
三 行谊操守与人格自尊270
四 性情激烈 坚毅狷介275
五 言情唱和 互吐心曲276
六 钱柳性格差异比较281
第七章 《柳如是别传》与考释之学(下)288
七 对古人“应具了解之同情”288
八 异代知己与理性判断291
九 古典与今典相互映照296
十 考证使“真理不能磨灭”300
十一 心血之凝聚 志向之所寄302
十二 于习见之材料中提出新解释305
十三 史识渊博深邃 考释精微绝伦307
第八章 与文化学术共命同尽311
一 学术成果最丰硕之日子311
二 深层的爱国情怀与人格之魂314
三 欲著辨亡还阁笔316
四 《文通》《文通》何其不通318
五 《挽词并序》之真知灼见322
第九章 学界巨子326
一 “一代宗师”之称誉326
二 “国宝”称谓之由来327
三 卓越之成就与精进之方法331
第十章 学术灵魂与精神人格339
一 灵魂与人格建构339
二 至死不屈的学术人格宣言343
三 陈氏生命史是一部滴血的灵魂史346
四 陈氏对我们的启示347
第十一章 “托命之人”蒋天枢349
一 文化神州丧一身349
二 藏山付托不须辞350
三 “程门立雪”添续篇353
四 不负重托薪火传355
五 蒋子凸现非偶然358
跋361
热门推荐
- 3483781.html
- 3577195.html
- 730479.html
- 544250.html
- 861485.html
- 1933458.html
- 1470968.html
- 1130194.html
- 3909242.html
- 2917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7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2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0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1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