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理论 埃尔登 S 亨德里克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陈今池编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3919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会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理论 埃尔登 S 亨德里克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1
一、会计理论的定义1
二、会计理论的层次2
(一)机制性理论3
(二)解释性理论4
(三)行为性理论5
三、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6
(一)演绎推理7
(二)归纳推理7
四、备选行为目的9
(一)投资计价论9
(二)预测指示论12
(三)事项论13
(四)道德标准论14
(五)信息传递论17
(六)社会学论18
(七)宏观经济论18
(八)实用主义论19
(九)其他非特定行为目的20
五、会计理论的检验21
第二章 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与发展22
一、会计理论的起源23
二、意大利记账法的理论25
三、17世纪至18世纪会计思想的发展26
四、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会计思想的发展28
(一)技术变革的影响29
(二)铁道发展的影响32
(三)政府规章的影响33
(四)所得税的影响34
(五)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36
五、1930年以前会计思想的发展38
六、1930年以前准则的发展——财务报表的展示40
七、20世纪20年代的会计实务42
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原则的发展44
(一)特别委员会44
(二)会计程序委员会45
九、证券交易委员会46
十、美国会计学会对会计准则的发展47
第三章 1959年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50
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原则的发展51
(一)会计原则委员会51
(二)会计研究分部53
(三)会计原则委员会《说明》第4号54
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55
三、证券交易委员会57
四、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58
五、其他会计团体和机构对会计准则的发展58
(一)美国会计学会59
(二)全国会计人员联合会60
(三)财务经理协会61
(四)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61
(五)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63
(六)澳大利亚会计团体63
(七)国际联合会64
六、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65
第四章 概念、计量及会计理论的体系69
一、会计理论的体系69
二、会计假设的性质70
三、环境性假设72
(一)会计实体73
(二)持续性74
四、会计的目标75
(一)相关性77
(二)信息与数据78
五、使用者的约束因素78
(一)重要性79
(二)一贯性80
(三)一致性与可比性81
(四)及时性82
六、会计的计量82
七、计量的约束因素83
(一)不确定性84
(二)客观性与可证实性84
(三)货币单位的限制因素86
(四)稳健主义87
第五章 财务呈报的收益概念89
一、净收益呈报的目的89
二、机制性层次的收益概念90
(一)收益计量的经济业务法91
(二)收益计量的作业法92
三、收益的解释性概念93
(一)资本与收益的比较93
(二)收益的财富保持概念95
(三)将收益作为效率的计量101
四、收益的行为性概念102
(一)将收益作为一种预测方法102
(二)其他行为性概念103
五、收益中应包括些什么104
(一)当期营业收益概念105
(二)统括收益概念106
(三)经常收益和非经常收益107
(四)前期调整事项(108)(五)非常项目109
六、净收益属于谁110
(一)收益的增值概念110
(二)企业净收益110
(三)净收益属于投资者111
(四)净收益属于股东112
(五)净收益属于剩余权益持有人112
(六)按收益领受者分类的收益概念提要112
第六章 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114
一、收入114
(一)收入的性质114
(二)收入应包括些什么116
(三)收入的计量117
(四)收入呈报的时机118
二、费用125
(一)费用应包括些什么126
(二)费用应如何计量128
(三)费用的呈报时机131
三、分摊概念139
四、利得与损失140
(一)利得141
(二)损失143
第七章 财务呈报与物价变动145
一、物价变动的性质145
(一)综合物价水准变动146
(二)特定物价变动147
(三)相对物价变动148
二、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的分类149
(一)货币性项目的利得或损失151
(二)非货币性项目的重报154
三、物价水准重报模式155
(一)综合物价水准的调整155
(二)个别物价变动的重报157
(三)相对物价变动159
四、对按物价水准重报的评价161
(一)按综合购买力重报162
(二)按股东的购买力重报163
(三)按企业的投资购买力重报164
(四)按个别重置购买力重报165
五、外币换算与物价变动167
第八章 现金与资金流转170
一、现金流转信息的目的171
二、现金流转信息的展示174
三、资金流转的概念175
(一)短期货币性资产流量176
(二)净货币性资产流量177
(三)资金的营运资本概念178
(四)资金的全部财务资力概念179
(五)全部重大财务活动论180
(六)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19号181
四、各种现金和资金流转概念的评价181
第九章 资产及其计量184
一、资产的性质184
二、资产计量的目的186
(一)计价作为计量收益的方法186
(二)向投资者展示财务状况188
(三)债权人使用的计价190
(四)管理当局使用的计价190
三、计价概念191
(一)交换产出价值192
(二)交换投入价值197
(三)标准成本201
(四)完全成本计算与直接成本计算201
(五)成本或市价孰低的计价204
(六)各种计量概念的评价206
第十章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208
一、资产和负债分类的目的208
(一)向债权人展示偿债能力208
(二)企业经营的描述209
(三)按会计机制的分类210
(四)按计价方法的分类211
(五)现金流量的预测211
二、营运资本211
(一)流动资产的定义214
(二)流动负债的定义216
(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类的不足之处217
三、货币性流动资产218
(一)货币218
(二)应收项目219
(三)货币性投资221
四、非货币性流动资产222
(一)非货币性投资223
(二)预付费用225
五、流动负债的计量226
(一)货币性流动负债的计量226
(二)非货币性流动负债的计量228
第十一章 存货232
一、存货的性质232
二、存货计量的目的233
三、存货数量的确定234
四、存货计价的基础235
(一)产出价值236
(二)投入价值237
五、成本所应包括的内容243
六、存货成本与销售成本的组合245
(一)个别确认法246
(二)平均成本法247
(三)先进先出法247
(四)后进先出法248
(五)零售价盘存法250
(六)毛利法251
(七)价格变动时期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252
(八)各种成本组合方法的比较253
第十二章 厂场与设备:购置的和租赁的255
一、厂场与设备的性质255
二、计价的基础256
(一)投入价值257
(二)历史投入价值258
(三)现行投入价值258
三、成本的定义与内容261
(一)最初成本的内容261
(二)资本支出与营业支出262
(三)自制设备264
四、厂场与设备的出租265
(一)销售性或信贷性租赁265
(二)资本性租赁(266)(三)经营性租赁267
第十三章 折旧268
一、折旧的定义269
(一)服务潜力的降低269
(二)资本的维护270
(三)耗用服务的现行成本271
二、修理与重置272
(一)修理、维修与资产的使用年限272
(二)修理与重置273
(三)修理与效率274
三、对各种折旧方法的评价274
(一)盘存法275
(二)重置法276
(三)变动费用法276
(四)直线法277
(五)递增费用法279
(六)递减费用法280
(七)折旧方法提要284
第十四章 无形资产、非流动投资及递延费用287
一、无形资产的性质288
二、无形资产的计价289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291
(一)有限寿命无形资产291
(二)无限寿命无形资产292
四、研究与开发成本293
五、商誉294
(一)对企业好感的价值295
(二)超额利润的现值295
(三)商誉作为一个总的计价账户296
六、商誉的入账296
(一)购入商誉297
(二)“负”商誉298
七、对未合并附属公司的投资299
八、递延借项299
第十五章 负债及其计量301
一、负债的性质301
(一)负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301
(二)公正义务与法定义务302
(三)无条件抵消权303
(四)负债的可计量性303
(五)受款人是否必须已知或可以确知304
(六)负债的基本特征304
二、负债的计价与利息的计算305
(一)或有负债305
(二)负债的现行价值306
三、长期负债306
(一)债务的提前偿还307
(二)可调换债券308
四、递延贷项309
第十六章 业主权益310
一、业主权益的性质310
(一)业主权说311
(二)实体说311
(三)剩余权益说312
(四)企业说313
(五)基金说314
(六)指挥者说315
(七)各种权益理论提要316
二、独资与合伙企业权益的分类316
三、公司股东权益的分类317
(一)按资金来源的分类317
(二)法定资本的揭示318
(三)对于收益处理限制的揭示318
(四)对清算分配限制的揭示319
四、合并财务报表320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性质320
(二)合并权益的分类322
第十七章 股东权益的变动324
一、投入资本的增加324
(一)股本的认购325
(二)债券与优先股的调换325
(三)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325
(四)认股权与认股权证328
二、投入资本的减少329
三、企业合并331
(一)购买法332
(二)联营法332
四、每股收益333
(一)反映每股收益的目的333
(二)股数的计算334
(三)收益的计算334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上的揭示335
一、揭示的性质335
二、应揭示些什么336
(一)数量性数据的揭示337
(二)非数量性信息338
三、编报后事项的揭示339
四、企业分部业务的揭示341
(一)揭示分部数据的必要性341
(二)会计上的困难342
(三)反对分部揭示的理由343
五、揭示的方法344
(一)正式报表的格式和项目排列344
(二)使用名词和详细展示345
(三)放在括号内的信息345
(四)脚注345
(五)补充报表与附表348
(六)审计师的查账证明书349
(七)总经理或董事会的信件349
(八)揭示方法提要350
附录一 会计机构及其公告文件351
附录二 会计文献356
热门推荐
- 2469675.html
- 1633015.html
- 1297896.html
- 2501095.html
- 2316171.html
- 1364967.html
- 1169659.html
- 741550.html
- 2287222.html
- 1283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3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2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3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1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