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匮要略研究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匮要略研究与应用
  • 张丽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17460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93页
  • 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匮要略研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金匮要略》医论研究与应用1

第一章《金匮要略》对中医临床的普遍指导意义1

第一节《金匮要略》病因学1

一、病因分类1

二、气象病理2

三、七情所致的身心疾病3

四、体质与发病4

第二节《金匮要略》辨证方法5

一、《金匮要略》是一部辨病治疗的专著6

二、《金匮要略》辨病论治的科学性和意义7

三、先辨病,后辨证8

四、《金匮要略》的脏腑辨证特色9

第三节《金匮要略》治疗思想10

一、天人相应10

二、强调治未病10

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11

四、重视祛邪,顺势治疗12

五、重视人体正气13

六、分层次治病14

七、重视体质14

第四节《金匮要略》治法16

一、汗法16

二、吐法17

三、下法18

四、温法19

五、清法20

六、和法21

七、补法21

八、消法23

第五节《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24

第六节《金匮要略》养生思想25

一、调饮食以养生25

二、节房室以养生26

三、养胎优生27

四、顺四时以养生27

第二章《金匮要略》与临床各科疾病28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28

一、上呼吸道感染28

二、慢性支气管炎30

三、支气管哮喘37

四、肺间质纤维化43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46

一、冠心病心绞痛46

二、心力衰竭52

三、血脂异常58

四、高血压病62

第三节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65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6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70

三、强直性脊柱炎72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74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74

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8

三、消化性溃疡83

四、病毒性肝炎86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93

六、泄泻96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01

一、慢性肾炎101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104

三、慢性前列腺炎108

四、前列腺增生113

第六节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115

一、糖尿病115

二、甲状腺炎121

第七节 血液系统疾病122

一、白细胞减少症122

二、过敏性紫癜125

第八节 肿瘤127

一、肝癌127

二、放化疗减毒和/或增效131

第九节 热病及其他135

一、流行性感冒135

二、疟疾138

三、痄腮139

第十节 儿科疾病141

一、小儿厌食症141

二、小儿外感发热143

三、小儿泄泻144

四、小儿多动症148

第十一节 妇科疾病150

一、月经不调150

二、痛经152

三、乳腺增生156

四、不孕症158

五、盆腔炎160

六、转胞165

七、崩漏167

八、阴痒170

九、经期感冒172

十、先兆流产174

十一、妊娠呕吐178

十二、妊娠小便不利(妊娠水肿)180

十三、产后腹痛181

十四、产后尿潴留183

第十二节 外科系统疾病185

一、慢性胆道感染、胆结石185

二、急性乳腺炎189

第十三节 皮肤科疾病191

一、寻常痤疮191

二、黄褐斑193

三、寻常型银屑病195

四、湿疮196

第十四节 眼科疾病200

一、浅层点状角膜炎200

二、闪辉性暗点201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1

第十五节 耳鼻咽喉口腔系统疾病203

一、鼻窦炎203

二、复发性口疮206

三、失音209

四、急性咽炎212

五、慢性咽炎212

六、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214

第十六节 骨科系统疾病215

一、骨折延期愈合215

二、颈椎病217

三、骨性关节炎220

四、骨质疏松症224

第十七节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225

一、中风病225

二、偏头痛230

三、百合病233

四、狐惑病240

五、奔豚气243

六、脏躁246

七、肝着249

八、梅核气252

九、不寐257

第十八节 虚劳260

第十九节 血证266

一、衄血266

二、吐血269

三、便血272

第二十节 血痹273

第二十一节 黄汗277

参考书目279

下篇《金匮要略》方剂研究与应用280

第一章《金匮要略》为中医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80

第一节《金匮要略》药物组合的临床应用281

第二节《金匮要略》方用药剂量的临床应用282

第三节《金匮要略》方药炮制、煎服法的临床应用284

一、《金匮要略》方药物炮制285

二、《金匮要略》方煎药溶媒选择285

三、《金匮要略》方药物的煎煮方法287

四、《金匮要略》方药物的服用方法288

第二章《金匮要略》方剂研究与应用292

第一节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292

一、猪苓汤292

第二节 痉湿暍病脉证治294

二、瓜蒌桂枝汤294

三、葛根汤295

四、大承气汤298

五、麻黄加术汤304

六、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306

七、防己黄芪汤307

八、桂枝附子汤310

九、白术附子汤312

十、甘草附子汤313

十一、白虎加人参汤314

十二、瓜蒂汤316

第三节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318

十三、百合知母汤318

十四、滑石代赭汤320

十五、百合鸡子汤321

十六、百合地黄汤322

十七、瓜蒌牡蛎散326

十八、百合滑石散327

十九、甘草泻心汤327

二十、苦参汤330

二十一、雄黄熏方332

二十二、赤小豆当归散333

二十三、升麻鳖甲汤334

第四节 疟病脉证并治337

二十四、鳖甲煎丸337

二十五、白虎加桂枝汤339

二十六、蜀漆散341

二十七、柴胡桂姜汤342

第五节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343

二十八、侯氏黑散343

二十九、风引汤345

三十、防己地黄汤347

三十一、桂枝芍药知母汤349

三十二、乌头汤352

三十三、矾石汤355

三十四、《古今录验》续命汤356

三十五、《千金》三黄汤357

三十六、《近效方》术附子汤358

第六节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359

三十七、黄芪桂枝五物汤359

三十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362

三十九、天雄散365

四十、小建中汤366

四十一、黄芪建中汤368

四十二、薯蓣丸370

四十三、酸枣仁汤372

四十四、大黄?虫丸375

四十五、《千金翼》炙甘草汤378

第七节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381

四十六、甘草干姜汤381

四十七、射干麻黄汤383

四十八、皂荚丸384

四十九、厚朴麻黄汤386

五十、泽漆汤387

五十一、麦门冬汤388

五十二、葶劳大枣泻肺汤390

五十三、桔梗汤392

五十四、越婢加半夏汤393

五十五、小青龙加石膏汤394

五十六、《千金》苇茎汤395

第八节 奔豚气病脉证治399

五十七、奔豚汤399

五十八、桂枝加桂汤401

五十九、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403

第九节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405

六十、瓜蒌薤白白酒汤405

六十一、瓜蒌薤白半夏汤406

六十二、枳实薤白桂枝汤408

六十三、人参汤409

六十四、茯苓杏仁甘草汤411

六十五、橘皮枳实生姜汤411

六十六、薏苡附子散412

六十七、乌头赤石脂丸413

第十节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414

六十八、厚朴七物汤414

六十九、附子粳米汤415

七十、厚朴三物汤416

七十一、大柴胡汤419

七十二、大建中汤421

七十三、大黄附子汤423

七十四、赤丸425

七十五、大乌头煎426

七十六、当归生姜羊肉汤427

七十七、乌头桂枝汤429

七十八、《外台》柴胡桂枝汤430

第十一节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433

七十九、旋覆花汤433

八十、麻子仁丸434

八十一、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436

第十二节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439

八十二、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439

八十三、甘遂半夏汤441

八十四、十枣汤442

八十五、大青龙汤445

八十六、小青龙汤447

八十七、木防己汤449

八十八、泽泻汤451

八十九、厚朴大黄汤453

九十、小半夏汤453

九十一、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454

九十二、小半夏加茯苓汤457

九十三、五苓散458

九十四、苓甘五味姜辛汤460

第十三节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463

九十五、文蛤散463

九十六、瓜蒌瞿麦丸464

九十七、蒲灰散466

第十四节 水气病脉证并治467

九十八、越婢汤467

九十九、防己茯苓汤468

一零零、越婢加术汤470

一零一、桂枝加黄芪汤472

一零二、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473

一零三、枳术汤474

第十五节 黄疸病脉证并治476

一零四、茵陈蒿汤476

一零五、硝石矾石散478

一零六、栀子大黄汤479

一零七、茵陈五苓散480

第十六节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483

一零八、柏叶汤483

一零九、黄土汤483

一一零、泻心汤486

第十七节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488

一一一、茱萸汤488

一一二、半夏泻心汤492

一一三、猪苓散494

一一四、四逆汤494

一一五、小柴胡汤496

一一六、大半夏汤498

一一七、大黄甘草汤500

一一八、茯苓泽泻汤502

一一九、橘皮竹茹汤503

一二零、桂枝汤504

一二一、小承气汤508

一二二、桃花汤509

一二三、白头翁汤512

一二四、栀子豉汤514

一二五、通脉四逆汤515

一二六、诃黎勒散517

第十八节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519

一二七、薏苡附子败酱散519

一二八、大黄牡丹皮汤522

一二九、王不留行散523

第十九节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525

一三零、乌梅丸525

第二十节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526

一三一、桂枝茯苓丸526

一三二、胶艾汤529

一三三、当归芍药散531

一三四、干姜人参半夏丸535

一三五、当归贝母苦参丸536

一三六、葵子茯苓散538

一三七、当归散539

一三八、白术散539

第二十一节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541

一三九、枳实芍药散541

一四零、下瘀血汤541

一四一、竹皮大丸544

一四二、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545

一四三、《千金》三物黄芩汤546

第二十二节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548

一四四、半夏厚朴汤548

一四五、甘草小麦大枣汤550

一四六、温经汤553

一四七、旋覆花汤557

一四八、胶姜汤558

一四九、大黄甘遂汤558

一五零、抵当汤559

一五一、矾石丸562

一五二、红蓝花酒563

一五三、肾气丸564

一五四、蛇床子散567

一五五、狼牙汤5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