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洪水易损性评价 洞庭湖地区案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洪水易损性评价 洞庭湖地区案例研究
  • 高吉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63810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1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31页
  • 主题词:洞庭湖-区域洪水-水文分析-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洪水易损性评价 洞庭湖地区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洪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1

1.2 洪水易损性评价目的2

第二章 洪水易损性评价途径3

2.1 洪水类型3

2.1.1 洪水强度指标3

2.1.2 洪水灾害类型5

2.2 洪水灾害系统结构5

2.2.1 易损性概念5

2.2.2 产生洪灾的三个要素6

2.2.3 洪水易损性概念6

2.3.2 人类活动9

2.3.1 地理因素9

2.3 孕灾环境9

2.3.3 孕灾强度及孕灾级别10

2.4 致灾因子11

2.4.1 降雨11

2.4.2 洪水含沙量11

2.4.3 污染物含量11

2.4.4 其它11

2.4.5 致灾因子影响11

2.5 承灾体影响分析12

2.5.1 生命影响13

2.5.2 经济影响:2001年Nakamura和Hutton关于承灾体对经济影响的综合讨论13

2.5.3 中国经济影响14

2.5.4 社会稳定影响15

2.5.5 环境影响15

2.6 社会承灾能力16

2.5.6 承灾体易损性特征16

2.6.1 抗灾能力17

2.6.2 防洪减灾措施17

2.6.3 救灾能力18

2.6.4 恢复能力19

2.6.5 家庭应灾能力(出自UNEP/UNCHS评价报告)19

2.6.6 承灾体风险值19

第三章 洪水易损性评价方法21

3.1 易损性评价21

3.2 洪灾易损性评价方法21

3.2.1 承灾体损失率计算法21

3.2.2 分项计算法22

3.2.3 承灾体分项洪灾损失率确定原则22

3.2.4 承灾体综合损失率确定原则22

3.2.5 承灾体易损模型建立方法23

3.2.6 综合经济损失评价法24

3.3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26

3.4 评价指标体系26

3.5 空间信息技术在易损性评价中的应用27

3.5.1 遥感及其在易损性评价指标获取中的应用分析28

3.5.2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灾害灾情指标提取中的应用分析30

3.5.3 GIS及其在灾害灾情指标获取方面的应用分析31

第四章 长江洪水易损性评价33

4.1 长江自然地理概况33

4.2 主要历史洪水34

4.2.1 1987年7月四川洪灾洪水34

4.2.2 1984年长江中下游洪灾34

4.2.3 1998年大洪水34

4.3 长江流域洪灾易损性方法选择35

4.4 孕灾环境36

4.6 承灾体37

4.6.1 生命易损性指标37

4.5 致灾因子37

4.6.2 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标38

4.6.3 环境易损性指标40

4.7 长江流域洪水易损性地带40

第五章 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评价应用41

5.1 评价范围41

5.2 评价单元41

5.3 历史洪涝灾害42

5.4 地质地貌43

5.5 气候特征43

5.6 水文状况44

5.6.1 洞庭湖44

5.6.2 四水水系45

5.6.4 其它水系46

5.6.3 三口水系46

5.7 洪灾致灾因子47

5.7.1 四水与长江洪水汇聚47

5.7.2 湖水淤积及缩减49

5.8 土壤和生物多样性50

5.9 社会经济状况51

5.9.1 经济状况51

5.9.2 自然和文化景观53

5.9.3 交通53

5.10 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53

5.10.1 数据转换和等级划分53

5.10.2 权重确定54

5.10.3 遥感57

第六章 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评价58

6.1 孕灾环境58

6.1.1 指标选择58

6.1.2 评价方法与结果61

6.2 致灾因子63

6.2.1 指标选择63

6.2.2 洪灾致灾因子63

6.2.3 评价方法与结果66

6.3 承灾易损性评价68

6.3.1 生命易损性评价和分析69

6.3.2 房屋易损性评价74

6.3.3 农业易损性评价76

6.3.4 渔业易损性评价80

6.3.5 经济易损性评价84

6.3.6 环境易损性评价90

6.4 社会抗洪能力94

6.4.1 抗灾能力94

6.4.2 救灾能力96

6.4.3 恢复能力96

6.4.4 综合分析和评价97

6.5 洞庭湖区洪水灾害易损性区划与综合分析评价101

6.5.1 洪水易损性区划101

6.5.2 利用AHP确定权重101

6.5.3 综合分析和评价104

第七章 评价结论与政策建议108

7.1 结论108

7.2 政策建议111

7.2.1 利用致灾因子减少洪水易损性措施113

7.2.2 利用孕灾环境因子减少洪水易损性措施113

7.2.3 利用承灾因子减少洪水易损性措施114

7.2.4 洪水预防的综合措施:环保115

7.2.5 洪水预防的综合措施:政策115

7.2.6 洪水预防的综合措施:工程116

7.3 研究局限116

参考文献1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