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 2007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财政部预算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9237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国家预算编造-中国-2007-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 2007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央部门预算改革总体回顾1
一、中央部门预算改革的背景1
二、2000—2006年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3
(一)2000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3
(二)2001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3
(三)2002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4
(四)2003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5
(五)2004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6
(六)2005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9
(七)2006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10
三、2000—2006年中央部门预算改革的总体评价13
(一)初步建立起与国家宏观政策及部门履行职能紧密结合的预算分配机制13
(五)提高了预算透明度,强化全国人大对预算的监督14
(四)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更为明确,预算真正成为部门自己的预算14
(三)预算编制时间与编制方式发生重大改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14
(二)强化了预算约束,增强了预算的计划性和严肃性14
第二章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16
一、合法性原则16
二、真实性原则16
三、完整性原则17
四、科学性原则17
五、稳妥性原则18
六、重点性原则18
七、透明性原则18
八、绩效性原则19
第三章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规程20
一、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总体规程20
(一)预算编制时间表20
(二)预算编制流程21
(二)内部职责分工24
(一)基本组织体系24
二、中央部门编制预算的内部组织分工建议24
(三)有关基础工作要求25
三、中央部门编制预算的程序及各阶段的具体工作26
(一)准备阶段26
(二)“一上”及审核阶段27
(三)“一下”阶段28
(四)“二上”阶段29
(五)“二下”阶段30
四、部门预算的执行与调整31
(一)预算执行31
(二)预算调整31
第四章 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与改革重点33
一、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33
二、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工作重点33
(三)加强项目支出预算清理工作,推进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34
(二)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管理体系,推进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34
(一)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编制部门预算,做好项目支出预算按经济分类编制试点工作34
(四)规范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35
(五)加强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统筹安排预算35
(六)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推进综合预算编制工作35
(七)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36
(八)认真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36
第五章 2007年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编制38
一、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的编制内容38
(一)中央部门一般收入预算38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39
二、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编制的程序和要求40
三、强化收入测算分析,做好部门收入预算编制工作40
(一)财政拨款收入的测算41
(二)预算外资金等其他收入的测算41
(一)综合预算的原则43
(二)优先保障的原则43
第六章 2007年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43
一、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43
(三)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44
二、基本支出预算的主要内容44
(一)基本支出的概念及内涵44
(二)基本支出定额项目44
(三)定额项目与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关系46
(四)定额项目的具体内容48
(一)制定定员定额标准的依据52
三、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52
(二)制定定员定额标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53
(三)定员定额标准的实施范围54
(四)2007年定额标准的制定62
(五)定额标准的调整63
四、基本支出预算63
(一)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的测算63
(三)基本支出预算的调整64
(二)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64
五、行政单位实物费用定额试点65
(一)2004年实物费用定额试点情况65
(二)2005年实物费用定额试点情况66
(三)2005年实物费用定额试点单位名单67
(四)2006年实物费用定额试点情况68
(五)2007年实物费用定额试点情况69
第七章 2007年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71
一、项目支出管理改革71
(一)改革的背景71
(二)新《办法》修订的内容72
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73
三、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74
(一)项目的类型、类别和属性74
(二)项目类别的归集75
四、项目申报文本规范填报方法75
(二)项目申报书的填报76
(一)项目申报表的填报76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77
五、项目申报、审核和批复78
(一)项目的申报78
(二)项目的审核79
(三)项目预算安排80
(四)项目的批复80
六、项目库管理81
(一)项目库管理的基本原则81
(二)项目库的分类81
(三)项目库中项目的排序81
(四)项目库的具体管理机构82
(五)项目库的管理方式82
(六)项目的清理82
(一)项目横向分配指标83
(二)项目打捆管理83
七、其他有关项目管理问题83
八、项目实施的管理84
(一)项目的实施84
(二)项目的监督检查84
(三)项目的绩效考评84
(四)项目结余资金的管理84
九、按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的试点情况85
一、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87
第八章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87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89
三、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情况90
(一)收入分类90
(二)支出功能分类91
(三)支出经济分类93
四、新旧科目转换方法94
(一)收入分类的对应衔接94
(二)支出功能分类的对应衔接95
(三)原支出目级科目与支出经济分类的对应97
一、预算外资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99
(一)1950~1957年:预算外资金的初步形成99
第九章 预算外资金管理与改革99
(二)1958~1977年:预算外资金“U”型发展100
(三)1978~1993年: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100
(四)1993年至今:预算外资金管理逐步规范102
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必然趋势103
(一)“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简要回顾103
(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措施104
(三)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重大意义107
(四)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思路与对策108
第十章 2007年部门预算报表体系111
一、中央部门预算报表体系的总体设计思路111
(一)录入表的构成112
(二)有关概念112
二、中央部门预算录入表的构成及填报方法112
(三)编码设置113
(四)资金填列范围113
(五)录入表内部构成及具体填报方法113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28
三、中央部门预算录入表数据勾稽关系129
(一)表内数据勾稽关系129
(二)表间数据勾稽关系130
(一)预算表的构成132
四、中央部门预算表132
(二)预算表的设计目的133
(三)预算表具体调整情况135
第十一章 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137
一、一年来加强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工作回顾137
(一)明确了加强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的基本思路137
(二)制定了《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137
(五)不断完善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138
(三)规范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程序和职责分工138
(四)加强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审核、确认工作138
二、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产生原因分析及存在问题139
(一)中央部门加强管理形成的结余139
(二)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拨款不及时形成的结余139
(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的结余139
(四)预算管理制度与财务会计制度不衔接造成的结余140
(五)历史性、政策性原因形成的结余140
(六)预算编制不实、审核不严形成的结余140
(七)其他方面的结余140
三、对《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说明141
(一)“中央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涵义141
(二)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类型划分141
(三)对不同类型结余资金的管理方式142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条款143
(二)确认阶段144
(三)预算执行阶段144
(一)报送阶段144
四、对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程序和职责分工的说明144
(四)预算编制及批复阶段145
五、进一步加强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的要求146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146
(二)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合理使用结余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147
(三)研究建立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有效管理的激励机制147
第十二章 中央部门预算绩效考评148
一、进行绩效考评的重要意义148
(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预算管理提出的要求148
(二)中国目前不具备全面推行绩效预算的条件148
(三)绩效考评试点为扩大绩效考评奠定了基础152
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的总体情况153
三、绩效考评的职责分工154
四、绩效考评的工作程序154
(一)绩效考评的适用范围156
五、绩效考评的范围和对象156
(二)绩效考评的对象157
六、绩效目标、考评指标及标准158
(一)绩效目标158
(二)绩效考评指标158
(三)绩效考评标准159
七、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159
八、绩效考评工作经费160
九、2006年中央部门预算绩效考评试点情况160
第十三章 地方部门预算改革161
一、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历史背景161
二、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原则162
三、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164
(一)改革传统功能预算编制形式,实行部门预算164
(二)参照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办法,分别编制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164
(四)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零基预算165
(三)改变预算编制内容,实行综合预算165
(五)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166
(六)完善预算编制程序,实行标准周期预算167
(七)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编制管理167
(八)拓展向人大报送预算的覆盖面,提高向人大报送预算的完整性,主动接受监督168
(九)重视信息化建设,改善预算编制手段168
(十)重视县级部门预算并逐步加强监督169
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成效169
五、深化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与措施172
(一)深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改革,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172
(二)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整合预算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73
(三)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大力推进综合预算173
(四)规范预算管理程序,强化预算约束和预算监督173
(五)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174
(六)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推进基层的部门预算工作174
一、楼继伟同志在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7月7日)175
附录175
二、财政部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财预[2006]373号)191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3号)197
附件一: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部门及预算外收入项目表202
附件二: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脱钩管理部门及预算外收入项目表202
四、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1]330号)205
附件: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205
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预[2002]355号)208
附件: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208
六、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预[2004]84号)212
附件: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212
七、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预[2005]46号)236
附件: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236
八、财政部关于修订《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情况表》的通知(财预[2006]6号)241
附件一:2005年度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情况表242
附件二:《2005年度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情况表》填报说明243
九、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预[2005]86号)245
附件:《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246
十、财政部关于2006年部门预算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进行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财预[2006]47号)260
十一、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结余管理、项目清理、绩效考评等规章制度的解析263
第一部分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63
第二部分 结余资金管理272
第三部分 项目清理工作276
第四部分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279
十二、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表284
十三、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录入表302
附件一:录入01表“收入预算录入表”、录入02表“基本支出预算录入表”、录入03表“项目支出预算录入表”、录入04表“经营及往来支出预算录入表”科目填列范围318
附件二:录入06表“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录入表”科目填列范围361
附件三:录入07表“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录入表”科目填列范围365
十四、2007年中央部门预算录入表和中央部门预算表对应关系图369
十五、2007年省级部门预算报表体系构成370
附件一:河北省2007年部门预算报表371
附件二:河北省2007年部门预算报表填报说明411
后记476
热门推荐
- 485517.html
- 66994.html
- 131538.html
- 844054.html
- 2069598.html
- 509206.html
- 3515986.html
- 687990.html
- 1149936.html
- 1491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6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6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4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7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6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7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2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