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实用教程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实用教程 下
  • 姚曼波,王锡九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1461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古代-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实用教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概说 1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诗文 6

第一节 宋初的古文 6

第二节 宋初的诗歌 8

第二章 北宋初期的词和柳永 10

第一节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的词 11

第二节 柳永词 14

第三章 欧阳修和北宋中期的诗文 16

第一节 欧阳修的诗文 17

第二节 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20

第三节 王安石的诗文 22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24

第四章 苏轼 24

第二节 苏轼的文学主张 25

第三节 苏轼的诗歌 26

第四节 苏轼的词 28

第五节 苏轼的散文 30

第五章 北宋中后期的词 31

第一节 黄庭坚 32

第二节 晏几道 33

第三节 秦观 35

第四节 贺铸 36

第五节 周邦彦 38

第六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39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40

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 42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论与江西诗派的形成 43

第七章 南宋初期的词 46

第一节 李清照 46

第二节 张元干 48

第三节 朱敦儒 49

第八章 南宋初期的诗歌 51

第一节 吕本中的诗歌 51

第二节 陈与义的诗歌 52

第三节 曾几的诗歌 53

第九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的诗歌 54

第一节 陆游的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道路 55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56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渊源及其影响 58

第四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的诗歌 59

第十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61

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61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62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64

第四节 辛派词人 66

第十一章 姜夔、吴文英和南宋后期词人 70

第一节 姜夔 71

第二节 吴文英 74

第三节 史达祖、王沂孙等南宋后期词人 76

第四节 刘克庄、刘辰翁、蒋捷等南宋后期词人 79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的诗歌 81

第一节 四灵诗人 82

第二节 江湖诗派 83

第三节 文天祥等宋末诗人 86

第十三章 话本 88

第一节 小说话本 89

第二节 讲史话本 90

第十四章 辽金文学 91

第一节 辽代诗歌 91

第二节 金代诗歌 92

第三节 元好问 94

第四节 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95

第六编 元代文学概说 97

第一节 元代的社会与文学 97

第二节 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99

第一章 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及其起源 100

第一节 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100

第二节 中国戏曲的发展与成熟 101

第二章 中国戏曲的成熟——宋元南戏 104

第一节 南戏的产生 104

第二节 南戏的艺术体制 105

第三节 南戏的作家与作品 106

第四节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08

第五节 《荆》、《刘》、《拜》、《杀》 109

第六节 《琵琶记》 112

第七节 南戏的四大声腔 115

第三章 元代杂剧 117

第一节 元杂剧的产生与兴盛 117

第二节 元杂剧的艺术体制 118

第三节 元杂剧的作家和创作 119

第四节 关汉卿 125

第五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 131

第六节 马致远与《汉宫秋》 137

第七节 白朴与《梧桐雨》 141

第八节 北曲杂剧的衰落 142

第四章 元代散曲 143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及其特征 143

第二节 前期散曲作家 144

第三节 后期散曲作家 151

第七编 明代文学概说 159

第一节 明代文学的社会背景 160

第二节 明代文学通俗化的基本特征 161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161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161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162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叙事特征 165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167

第二章 《水浒传》 168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168

第二节 《水浒传》的主题与结构 169

第三节 《水浒传》的叙事特征 171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 173

第三章 《西游记》 173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173

第二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174

第三节 《西游记》的影响 176

第一节 《金瓶梅》的作者及相关问题 177

第四章 《金瓶梅》与其他世情小说 177

第二节 《金瓶梅》的思想和人物形象 178

第三节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179

第四节 《金瓶梅》的影响 180

第五章 明代传奇 181

第一节 从南戏到传奇的演进 181

第二节 梁辰鱼与明代前期传奇作家 182

第三节 沈、汤之争和明代中后期传奇的新变 184

第六章 汤显祖 191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文学思想 191

第二节 《牡丹亭》 192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194

第七章 明代杂剧 195

第一节 明初杂剧创作 196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杂剧 197

第三节 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198

第八章 明代诗文 199

第一节 明初诗歌与散文 200

第二节 台阁体与茶陵派 202

第三节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203

第四节 归有光与唐宋派 206

第五节 公安派与晚明诗文 206

第九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210

第一节 明代散曲 211

第二节 明代民歌 213

第八编 清代文学概说 217

第一节 清代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217

第二节 清代人文思潮及其文学特征 218

第一章 《聊斋志异》 220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 220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221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223

第二章 《儒林外史》 225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225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226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227

第一节 曹雪芹的生平 229

第三章 《红楼梦》 229

第二节 《红楼梦》的版本 230

第三节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232

第四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234

第五节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35

第四章 清代的戏曲 236

第一节 吴伟业与清初戏曲 236

第二节 李玉和苏州派 237

第三节 李渔与阮大铖 239

第四节 《雷峰塔》 242

第五章 洪昇与《长生殿》 243

第一节 洪昇的生平与作品 243

第二节 《长生殿》的题材渊源与主题思想 245

第三节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246

第六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 248

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 248

第二节 《桃花扇》的创作意图及其思想内容 249

第三节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251

第七章 清代的诗歌 253

第一节 遗民诗人 253

第二节 钱谦益与吴伟业 255

第三节 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258

第四节 “格调说”与“肌理说” 261

第五节 “性灵说”与乾嘉诗坛 262

第一节 云间词派与遗民词人 265

第八章 清代的词 265

第二节 陈维崧与朱彝尊及康乾词坛 266

第三节 常州词派与晚近词坛 270

第九章 清代的文 273

第一节 清初古文三大家 273

第二节 桐城派与阳湖派 274

第三节 骈文的复兴和汪中 277

第九编 近代文学概说 280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诗文 282

第一节 近代诗歌的发展 282

第二节 龚自珍 283

第三节 魏源与林则徐 286

第四节 黄遵宪和诗界革命 288

第五节 秋瑾与革命派诗人 293

第六节 柳亚子和南社 296

第二章 近代小说 299

第一节 近代小说的发展 299

第二节 李伯元与吴趼人 301

第三节 《老残游记》 304

第三章 近代戏剧 306

第一节 近代戏剧的发展 306

第二节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308

后记 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