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192682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金融结构-研究-中国;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1
一、国外的研究追踪11
二、国内的研究回顾23
三、国内外研究启示30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32
一、研究内容32
二、研究方法34
第四节 主要创新之处36
第二章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38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功能理论39
一、动员储蓄功能41
二、风险管理功能42
三、公司治理功能43
四、信息揭示功能44
五、便利交易功能45
第二节 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理论46
一、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47
二、资本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49
三、技术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50
第三节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互动效应理论53
一、互动与互动效应53
二、互动效应的分类54
三、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互动的效应分析58
第四节 监管理论63
一、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传统监管理论63
二、监管理论新视角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65
第五节 理论基础整合框架68
第三章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机理分析73
第一节 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分析73
一、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系统识别74
二、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聚类”分析75
第二节 金融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途径解构83
一、创造货币与资本84
二、提高储蓄投资水平85
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87
四、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87
五、控制和管理风险88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动关联机理89
一、金融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92
二、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结构的作用机理96
三、监管机构在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97
第四节 本章小结100
第四章 我国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考察102
第一节 我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102
一、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103
二、我国金融结构的特征114
第二节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118
一、实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描述118
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122
第三节 本章小结129
第五章 我国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的实证检验131
第一节 实证检验的方法132
一、单位根检验133
二、协整检验133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34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136
一、变量选取136
二、数据来源137
第三节 实证检验过程139
一、金融发展水平与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139
二、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144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148
一、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148
二、金融体系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亟须强化149
第六章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150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的总体思路151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的基本原则155
一、系统性原则156
二、环境适应性原则157
三、适度开放性原则158
四、遵循市场规律原则159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的基本框架160
第四节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的实现路径164
一、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165
二、深化金融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效率168
三、建立金融协调机制,推进实体经济发展170
四、强化金融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172
五、改善金融监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77
第五节 本章小结179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81
第一节 研究结论181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拓展方向185
参考文献187
后记202
热门推荐
- 1107672.html
- 2301267.html
- 3567046.html
- 155098.html
- 3562268.html
- 3157603.html
- 178675.html
- 3897091.html
- 1462157.html
- 2141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2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7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5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4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4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0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