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经济学
  • 王惠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79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经济学的演变1

1.1.1 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时期1

1.1.2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2

1.1.3 庸俗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渊源2

1.1.4 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定2

1.1.5 当代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3

1.2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1.2.1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4

1.2.2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6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7

1.3.1 微观经济学7

1.3.2 宏观经济学8

1.3.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9

1.4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0

1.4.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0

1.4.2 实证分析11

1.4.3 理性人假设13

案例1-1 莎翁情史——一只看不见的手13

案例1-2 理性成就快乐: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14

强化练习题16

第2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决定理论17

2.1 需求17

2.1.1 需求与需求表17

2.1.2 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18

2.1.3 需求函数18

2.1.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9

2.2 供给20

2.2.1 供给与供给表20

2.2.2 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21

2.2.3 供给函数21

2.2.4 供给数量的变动22

2.3 均衡价格23

2.3.1 均衡价格23

2.3.2 均衡价格的形成24

2.3.3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25

2.4 弹性理论26

2.4.1 弹性26

2.4.2 需求价格弹性26

2.4.3 需求收入弹性31

2.4.4 需求的交叉弹性31

2.4.5 供给价格弹性32

案例2-1 交易为什么是双赢的?33

案例2-2 生活必需品不打折的理由34

强化练习题35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37

3.1 欲望与效用37

3.1.1 欲望37

3.1.2 效用38

3.2 基数效用论38

3.2.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39

3.2.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0

3.2.3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41

3.2.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43

3.2.5 消费者剩余43

3.3 序数效用论45

3.3.1 消费者偏好的性质45

3.3.2 无差异曲线46

3.3.3 消费可能线48

3.3.4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49

3.4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50

案例3-1 别作吉米扬的汤51

案例3-2 垃圾中的边际效用52

强化练习题54

第4章 生产理论56

4.1 生产函数56

4.1.1 生产56

4.1.2 生产要素56

4.1.3 生产函数58

4.2 短期生产函数59

4.2.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60

4.2.2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61

4.2.3 生产的三阶段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63

4.3 长期生产函数64

4.3.1 等产量线64

4.3.2 等成本线66

4.3.3 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66

4.3.4 生产扩张线67

4.4 规模报酬68

4.4.1 规模报酬的含义68

4.4.2 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68

4.4.3 规模报酬的表示方法69

案例4-1 马尔萨斯和食品危机70

案例4-2 引进自动分拣机是好事还是坏事?71

强化练习题71

第5章 成本理论73

5.1 成本函数73

5.1.1 成本的概念73

5.1.2 成本函数75

5.2 短期成本函数75

5.2.1 短期成本的概念75

5.2.2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76

5.2.3 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78

5.2.4 短期成本的变动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79

5.3 长期总成本函数80

5.3.1 长期总成本80

5.3.2 长期平均成本81

5.3.3 长期边际成本82

5.4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83

5.4.1 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83

5.4.2 利润83

5.4.3 利润最大化原则84

案例5-1 上大学值吗?85

案例5-2 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86

强化练习题86

第6章 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88

6.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89

6.1.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89

6.1.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89

6.2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90

6.2.1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和厂商需求90

6.2.2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91

6.2.3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91

6.2.4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93

6.3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94

6.3.1 长期内厂商的生产调整及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94

6.3.2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96

案例6-1 淡季的度假村96

案例6-2 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何失败?97

强化练习题97

第7章 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100

7.1 完全垄断市场均衡分析100

7.1.1 完全垄断市场的原因和特征100

7.1.2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01

7.1.3 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102

7.1.4 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104

7.1.5 价格歧视105

7.1.6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107

7.2 垄断竞争市场均衡分析109

7.2.1 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109

7.2.2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110

7.2.3 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分析111

7.2.4 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111

7.3 寡头市场均衡分析112

7.3.1 寡头市场的含义和特点112

7.3.2 双寡头理论113

7.3.3 卡特尔115

7.3.4 博弈论的应用116

7.4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益比较119

案例7-1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120

案例7-2 麦当劳的折扣券121

案例7-3 点名的代价121

强化练习题124

第8章 分配理论127

8.1 生产要素市场127

8.1.1 生产要素的需求127

8.1.2 生产要素的供给129

8.2 工资理论130

8.2.1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厂商均衡分析130

8.2.2 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厂商均衡分析131

8.3 利息理论134

8.3.1 资本和利息率134

8.3.2 可贷资金市场均衡分析134

8.4 地租理论135

8.4.1 土地与地租135

8.4.2 土地市场均衡分析135

8.4.3 级差地租的形成136

8.4.4 准地租和经济地租136

8.5 利润理论138

8.5.1 正常利润138

8.5.2 经济利润138

案例8-1 劳动的经济地租138

案例8-2 漂亮的收益139

案例8-3 谁让穷人越穷,富人越富140

强化练习题140

第9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42

9.1 一般均衡142

9.1.1 一般均衡概述142

9.1.2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143

9.1.3 一般均衡的实现条件143

9.2 福利经济学146

9.2.1 福利经济学概述146

9.2.2 新福利经济学概述147

案例9-1 汽油价格与汽车市场148

案例9-2 阿罗不可能定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149

强化练习题150

第10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52

10.1 市场失灵及其原因152

10.2 垄断与应对政策152

10.3 外部性与经济政策154

10.3.1 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155

10.3.2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156

10.3.3 科斯定理156

10.4 公共物品与经济政策157

10.4.1 公共物品的界定与提供157

10.4.2 俱乐部物品和共有资源158

10.5 信息不对称与经济政策159

10.5.1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159

10.5.2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160

10.5.3 道德风险与经济政策161

案例10-1 生活中的科斯定理161

案例10-2 共有地的悲剧163

案例10-3 文凭的价值164

强化练习题164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67

11.1 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167

11.1.1 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167

11.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69

11.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69

11.2 政府参与经济运行169

11.2.1 政府参与经济运行的目的170

11.2.2 政府参与经济运行的手段170

11.2.3 政府参与经济运行的结果及发展171

11.3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172

11.3.1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172

11.3.2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173

11.3.3 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总量175

11.3.4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76

11.3.5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177

11.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177

11.4.1 两部门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77

11.4.2 三部门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78

11.4.3 四部门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179

案例11-1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79

案例11-2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180

强化练习题181

第12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183

12.1 凯恩斯消费函数183

12.1.1 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183

12.1.2 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185

12.1.3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简要总结187

12.1.4 消费函数之谜187

12.2 其他消费函数理论188

12.2.1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188

12.2.2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188

12.2.3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189

12.3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90

12.4 投资理论191

12.4.1 投资支出与资本边际效率191

12.4.2 投资函数和投资曲线193

12.5 国民收入的决定194

12.5.1 两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决定194

12.5.2 三部门模型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97

12.5.3 四部门模型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99

12.6 乘数理论200

12.6.1 乘数的含义200

12.6.2 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201

12.6.3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202

12.6.4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204

案例12-1 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205

案例12-2 做大乘数206

案例12-3 中国人攒钱美国人花:专家剖析中美储蓄水平差别208

强化练习题209

第13章 货币和货币市场理论210

13.1 货币与货币供给210

13.1.1 货币的出现与发展210

13.1.2 货币及其职能212

13.1.3 货币供给213

13.1.4 金融机构214

13.2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217

13.2.1 存款创造217

13.2.2 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曲线219

13.2.3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途径220

13.3 货币需求理论222

13.3.1 货币需求及其成本222

13.3.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22

13.3.3 其他的货币需求理论224

13.4 货币市场的均衡226

13.4.1 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226

13.4.2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对市场均衡的影响227

案例13-1 货币和价格的决定228

案例13-2 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影响229

强化练习题230

第14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231

14.1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31

14.1.1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及IS曲线231

14.1.2 IS曲线的斜率232

14.1.3 IS曲线的移动233

14.2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235

14.2.1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及LM曲线235

14.2.2 LM曲线的斜率236

14.2.3 LM曲线的移动236

14.3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238

14.3.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38

14.3.2 曲线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239

14.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41

14.4.1 总需求曲线241

14.4.2 总供给曲线243

14.4.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44

案例14-1 日本经济衰退的总需求分析245

案例14-2 石油危机与滞胀246

强化练习题246

第15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48

15.1 失业理论248

15.1.1 失业与充分就业的含义248

15.1.2 失业理论250

15.1.3 失业的影响253

15.2 通货膨胀理论255

15.2.1 通货膨胀的界定、衡量与种类255

15.2.2 通货膨胀的成因258

15.2.3 通货膨胀的影响260

15.3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261

15.3.1 菲利普斯曲线261

15.3.2 菲利普斯曲线的新进展262

案例15-1 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失业率263

案例15-2 1993~1994年我国典型的通货膨胀264

强化练习题265

第16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267

16.1 经济增长概述267

16.1.1 经济增长的含义267

16.1.2 经济增长的源泉268

16.1.3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268

16.2 经济增长理论269

16.2.1 哈罗德—多马模型269

16.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70

16.3 新经济增长理论272

16.3.1 罗默的新经济增长论272

16.3.2 卢卡斯新经济增长论273

16.3.3 斯科特的新经济增长论273

16.4 经济周期概述274

16.4.1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274

16.4.2 经济周期的分类275

16.4.3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276

16.5 乘数—加速原理278

案例16-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良性大变形280

案例16-2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限制条件280

强化练习题281

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283

17.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83

17.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83

17.1.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84

17.1.3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286

17.2 财政政策287

17.2.1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287

17.2.2 内在稳定器289

17.2.3 赤字财政政策与公债290

17.3 货币政策291

17.3.1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291

17.3.2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293

17.3.3 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295

案例17-1 政府增加政治支出 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296

案例17-2 IS-LM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297

案例17-3 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 推动英国经济增长299

强化练习题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