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宋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南宋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研究
  • 刘婷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770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社会变迁-关系-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南宋;知识分子-关系-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南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宋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宋室南渡后的政治、学术变迁1

第一节 “所争者和与战”2

一 靖康之变后宋金、宋蒙的和战变迁4

二 和战之争与党派之争、学术之争的纠緾9

三 和战不定与南宋社会、士人心态16

第二节 “吾道南矣”20

一 道学的由北而南及其与南宋政治21

二 道学与南宋社会、士人心态29

三 道学与南宋文学35

第二章 宋室南渡后士人心态的变迁、特点与文学40

第一节 “绍兴和议”与南宋士人心态、文学格调的转向41

一 建炎、绍兴初士人的忧愤之心42

二 高宗、秦桧的政治谋略与手段48

三 和议后士人心态的丕变56

四 和议后文学格调的转向64

第二节 “最爱元祐”——论南渡后士阶层反省意识的缺失及苏、黄文学之兴77

一 南宋初“最爱元祐”政策的确立与推行78

二 “最爱元祐”的实质与士阶层反省意识的缺失85

三 “最爱元祐”的导向与苏、黄文学的勃兴92

第三节 南宋士人心态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投射98

一 是“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吗99

二 懦弱与循默——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一106

三 逸豫与习玩——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二118

四 自适与尚雅——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三130

五 空疏与清谈——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四138

六 士人心态在南宋文学中的投射151

第三章 南宋中期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159

第一节 “乾、淳之治”与文学中兴160

一 时代风尚的转移与士人心态的提振165

二 “奚以江西为”:中兴诗人对江西诗风的超越187

三“要挽银河仙浪”:词坛的恢复主题与豪放词风195

四 道学之兴与散文之盛202

五 余论209

第二节 庄园与南宋中后期文人群体、诗词趣向215

一 庄园与文人群体的形成217

二 庄园与田园诗、词的繁荣223

三 庄园与诗、词雅趣的深化229

第三节 困境与抉择:士阶层分化与南宋中后期文学命运236

一 科举系统的雍滞与小农经济的脆弱238

二 保守、开放并存的观念与多层次的分化途径244

三 文坛主体格局的重组与文学作品特质的改变248

第四章 南宋后期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253

第一节 “也被梅花累十年”:江湖诗案与宋季诗人心态、创作趋向256

一 江湖诗案的发生257

二 江湖诗案后诗人心态的转变261

三 江湖诗案后诗坛的创作趋向265

第二节 割裂的文坛:道学主流化下南宋后期诗文创作的二元化268

一 道学正统化与道学家文学话语权的张扬269

二 “以诗言理学”与“诗在山林”275

三 鸣道之文与驰骛场屋之文278

四 余论283

第三节 “俚野以为乐”:南宋城市、经济变迁与市民文学初兴285

一 城市与商品经济的发展286

二 市民文艺的兴盛291

三 文人职业化与话本小说之兴295

第五章 宋亡之际士人心态、文学创作301

第一节 论“文、谢之死”——兼谈宋亡之际士大夫的人伦困境与抉择304

一 “兴王之良佐,季世之弃才”305

二 “古来全忠不全孝”309

三 “后死”与“劝死”315

第二节 “文章之盛,莫盛于亡宋之日”318

一 “国家不幸诗家幸”:宋亡之际文学兴盛之因319

二 “赋到沧桑句便工”:宋亡之际文学特点323

结语338

主要参考文献341

后记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