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元骧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380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文学理论学科的性质1
第二节 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6
第三节 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10
第一章 文学的本质和特性15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15
一、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性质16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21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特征和种类25
一、艺术形象的特征25
二、艺术形象的种类30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34
一、文学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35
二、语言形象的特点37
第二章 文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42
第一节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42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43
二、文学以社会心理为中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生联系45
三、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48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倾向与作家的社会责任53
一、作家的立场观点与作品的思想倾向53
二、作家的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57
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60
一、从文学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来看61
二、从文学发展与历史传统的关系来看65
第三章 文学的创作活动70
第一节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70
一、素材积累时期71
二、艺术构思时期75
三、艺术传达时期77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活动81
一、艺术想象的性质81
二、艺术想象的特点87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意识性与无意识性92
一、文学创作是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活动92
二、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94
三、创作灵感与创作化境97
第四章 文学的方法与流派102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源流和特征102
一、现实主义的源流103
二、现实主义的特征106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源流和特征111
一、浪漫主义的源流111
二、浪漫主义的特征115
第三节 现代主义诸流派119
一、现代主义兴起的现实根源和思想根源120
二、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基本特征122
第五章 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128
第一节 创作个性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128
一、创作个性的形成128
二、创作个性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30
三、创作个性与创作中的“癖性”134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风格及其构成因素137
一、风格的含义137
二、风格的内容因素与形式因素140
三、风格与作风145
第三节 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46
一、文学作品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与流派风格147
二、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关系153
第六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57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素157
一、文学作品的题材158
二、文学作品的情节160
三、文学作品的思想和主题163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167
一、文学作品的结构167
二、文学作品的语言170
三、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178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84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存在于特定的形式之中184
二、文学作品的形式是特定内容的具体显现186
三、文学作品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187
第七章 文学体裁的类型191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分类191
一、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发展191
二、文学体裁的分类194
第二节 叙事类文学197
一、叙事类文学的基本特征197
二、叙事类文学的主要体裁200
第三节 抒情类文学203
一、抒情类文学的基本特征203
二、抒情类文学的主要体裁208
第四节 戏剧类文学211
一、戏剧类文学的基本特征211
二、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216
第八章 文学的阅读、欣赏与批评219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219
一、文学阅读是文学创作的必然延伸220
二、阅读过程中作品的制约性与读者的能动性221
第二节 文学的欣赏活动227
一、文学欣赏的性质和特点228
二、文学欣赏的一般过程232
三、文学欣赏中的偏爱与欣赏能力的培养235
第三节 文学的批评活动239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与任务239
二、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243
三、文学批评的标准249
第九章 文学的社会功能256
第一节 文学的功能与文学的性质256
一、文学功能是文学性质的具体显现256
二、文学功能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259
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有功能265
一、通过强化美好人生的信念促进人格的提升265
二、通过提升人格激活实践的心理能量和精神动力268
第三节 审美视野中的文学功能系统271
一、审美认识作用272
二、审美教育作用274
三、审美愉悦作用276
初版后记279
修订版后记281
第二次修订版后记285
第三次修订版校后记291
热门推荐
- 2163563.html
- 2454898.html
- 1613650.html
- 1039017.html
- 2320529.html
- 3709915.html
- 625795.html
- 1115779.html
- 3313423.html
- 3244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1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2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4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0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2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9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9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