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迈向法治型选举的历史逻辑 中国当代选举制度的转型及选举程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迈向法治型选举的历史逻辑 中国当代选举制度的转型及选举程序研究
  • 王振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14664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迈向法治型选举的历史逻辑 中国当代选举制度的转型及选举程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1

二、研究的范围、重点与核心命题5

三、研究的方法与步骤9

第一章 中国当代选举制度建设的政策选择10

一、选举制度建设的理念:选举的定义与选举观念11

二、选举制度建设的基本实践:选举行政政策的三次重大选择15

三、选举制度建设的基本矛盾19

四、关于选举制度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22

第二章 动员型选举的逻辑:建立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的行政选择26

一、建立选举制度的背景:武装斗争、学习苏联与新国家的体制建设27

二、动员型选举的基本理念:注重选举的实质,反对选举的形式32

三、选举制度的基本设计:为什么在基层要采用举手表决的投票方法38

四、民主程序建设居于何种地位:第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的争论42

五、程序性建设的重大转折:程序性建政的根本性否定53

六、建国初期选举制度的发展:日渐松散的约束63

第三章 法制型选举的创建:县乡直接选举制度的行政指导71

一、建立法制型选举制度的背景:思想解放和人民代表大会体制的重新确立72

二、直接、差额、无记名原则的确立和终身制的废除76

三、全国县级直接选举工作办公室的建立及其职责82

四、初试法制型选举:1979~1981年的首次县级直接选举实践90

五、两大程序性的缺陷:如何确定正式候选人与如何投票97

六、选举行政指导的失范:新选举法所导致的选举不统一性103

第四章 法治型选举的确立: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行政协调107

一、建立法治型选举制度的背景:包产到户所产生的新型农村社会矛盾108

二、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立法及基层自治的战略110

三、村民自治的示范与普及村委会的直接选举117

四、“海选”制度的建立124

五、秘密划票间的规范132

六、1998年的立法与村直接选举制度的系统化138

第五章 选举制度转型的实践逻辑及其推动力量145

一、意识形态化的革命理想146

二、高度动员和政治参与性强的社会大众151

三、结构性的体制矛盾155

四、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58

五、政治体制改革的积累160

六、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民本思想与名正言顺162

七、1982年宪法规定的制度框架166

八、信息化时代选举知识的加速度传播168

第六章 选举程序、技术与选举制度172

一、选举制度的立法格局172

二、城乡选举人民代表数量的不平等179

三、选举机构系统建设的轻与重185

四、候选人的差额与决定正式候选人程序的宽泛190

五、投票程序的逐步规范196

六、选举程序、选举技术对选举制度的决定性影响201

第七章 选民素质优劣论205

一、选民素质优劣论的理论特征205

二、从选民素质出发而进行的否定性程序安排210

三、选举实践者与选民素质优劣论的对立214

四、选民素质优劣论与选民之间一律平等217

第八章 渐进性改革与中国选举制度的逐步完善222

一、有关选举制度改革方案述评222

二、选举制度改革的立足点227

三、选举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231

四、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34

五、渐进性改革的战略选择240

参考文献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