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为经济学
  • 威尔金森著;贺京同,那艺等译;贺京同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6150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行为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为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绪论3

第1章 行为经济学的性质3

1.1 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模型3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3

标准经济学模型4

标准经济学模型的缺陷6

对理论的评价6

1.2 行为经济学的历史与演进8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观点8

战后的经济学观点9

心理学的复活9

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10

1.3 研究方法11

经济学家的方法11

心理学家的方法12

若干方法论问题12

契合性17

还原论18

1.4 目标、范围与本书结构19

目标19

进化心理学20

规范性21

本书结构22

1.5 本章小结22

1.6 应用23

案例1.1 猴子的损失厌恶23

案例1.2 货币幻觉25

案例1.3 利他性28

第2篇 理论基础33

第2章 价值、态度、偏好与选择33

2.1 标准经济学模型33

消费者行为33

偏好34

无差异曲线34

均衡35

2.2 公理、假定和定义36

公理36

假定37

定义38

2.3 标准经济学模型的缺陷40

幸福感是三幕悲剧40

客观原因与主观效应之间的差异41

期望效应42

成瘾与节制42

禀赋效应43

框架效应43

2.4 效用的本质44

历史的演进44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45

决策效用45

体验效用47

禀赋效应与对照效应47

期待效用49

剩余效用50

诊断效用50

2.5 效用的度量50

总计效用与客观幸福感50

效用的维度51

度量的标准52

2.6 一个期望心理效用模型55

进化神经生物学的基础55

模型的特征56

2.7 政策启示57

陪审团对惩罚性赔偿的决定57

条件估价法与公共品58

犯罪与惩罚60

2.8 本章小结61

2.9 应用62

案例2.1 什么时候完全克制要比适度沾染更好?62

案例2.2 环境保护65

案例2.3 反社会行为令、惩罚与幸福感66

第3章 基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69

3.1 背景69

期望效用理论69

期望效用理论中的异象73

3.2 修正期望效用理论的传统方法75

加权效用理论75

沮丧理论76

中介模型76

非中介模型76

加权决策理论77

排序依赖的期望效用理论77

结论79

3.3 前景理论79

编辑80

评估81

3.4 参考点83

性质83

心理学基础83

经验证据84

3.5 损失厌恶85

性质85

心理学基础86

经验证据86

3.6 效用函数的形状87

性质87

心理学基础90

经验证据90

3.7 决策加权92

性质92

心理学基础96

经验证据98

3.8 对前景理论的评述102

缺乏规范状态102

效用函数的性质103

参考点的确定104

禀赋效应和市场感受104

发现偏好假说和误解105

框架效应的性质107

3.9 结论109

单调性的违背110

传递性的违背111

事件分裂效应111

其他因素111

3.10 本章小结113

3.11 应用114

案例3.1 禀赋效应114

案例3.2 对不良收入信息不敏感116

案例3.3 对恐怖袭击的担心117

第4章 心理核算120

4.1 心理核算的性质和内容120

4.2 框架和编辑121

前景理论的意义121

享乐编辑122

结果评价和决策124

4.3 预算和可替代性126

消费预算126

收入预算127

财富预算128

时间预算130

政策启示131

4.4 选择归集和动态133

账户的设立和结算133

先期结果效应136

短视的损失厌恶(MLA)136

多样化直觉推断138

4.5 本章小结139

4.6 应用140

案例4.1 股权溢价之谜140

案例4.2 雨天为何难叫到出租车?142

案例4.3 消费支出和房产财富145

第3篇 跨期选择149

第5章 贴现效用模型149

5.1 导言149

5.2 贴现效用模型的起源150

约翰·雷以及对积累的欲望150

两种不同的观点151

波希姆-鲍沃克与他的取舍观点151

欧文·费雪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151

萨缪尔森与贴现效用模型152

5.3 贴现效用模型的特性153

在现有计划中加入新选择153

效用的独立性154

消费的独立性154

稳定的瞬时效用154

稳定的贴现率154

逐期不变的贴现率155

贴现率不受消费影响155

边际效用递减且时间偏好为正156

5.4 方法论156

经验研究的类型157

方法论问题160

对贴现率的计算161

5.5 违背贴现效用模型的异象162

“符号效应”163

“量级效应”163

“推迟—拉近”的非对称性164

对递增时序的偏好164

“日期/时间跨度效应”165

对消费独立性的违背和对分散化结果的偏好165

异象的启示166

5.6 本章小结167

5.7 应用168

案例5.1 对贴现率的经验测算168

第6章 替代性的跨期选择模型172

6.1 导言172

消费在各期的配置172

跨期套利173

效用的凹性173

不确定性174

通货膨胀175

对效用变化的预期175

期待效用175

本能的影响175

什么是时间偏好?176

6.2 双曲线贴现模型178

偏好的跨期不一致性178

双曲线贴现模型的特点179

双曲线贴现函数的启示181

对双曲线贴现方式的批评184

6.3 对瞬时效用函数的修正186

习惯形成模型186

前景理论模型186

期待效用模型187

本能效应模型188

6.4 更激进的模型188

预测偏差189

心理核算模型189

多自我模型190

双自我模型191

程序研究法193

总结195

6.5 政策启示195

个体195

厂商197

政府198

6.6 本章小结201

6.7 应用202

案例6.1 针对健身俱乐部会员的价格策略202

案例6.2 储蓄问题203

案例6.3 对递增消费时序的偏爱208

第4篇 策略互动211

第7章 行为博弈论211

7.1 行为博弈论的特征211

博弈的要素212

博弈的类型214

行为博弈论与标准博弈论216

7.2 均衡216

离散型策略217

连续型策略220

7.3 混合策略224

纯策略与混合策略224

无法被预测225

随机化226

对混合策略均衡的经验研究229

来自行为经济学的结论230

7.4 讨价还价231

非结构化的讨价还价232

结构化的讨价还价234

在不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236

7.5 重复推理博弈237

重复推理与占优237

选美竞猜博弈238

重复推理会减少支付的博弈239

重复推理会增加支付的博弈240

来自行为经济学的结论241

7.6 信号传递博弈242

信号的特征与功能242

信号传递与竞争243

信号传递与合作245

来自信号传递博弈的经验发现246

7.7 学习247

学习与博弈论247

学习理论与模型248

强化学习理论250

信念学习理论250

经验加权吸引力学习理论251

规则学习理论252

从学习理论得到的结论252

7.8 本章小结253

7.9 应用254

案例7.1 讨价还价与自我助益偏好254

案例7.2 垄断情形下的市场进入行为255

第8章 公平与社会偏好258

8.1 标准经济学模型258

特性258

异象259

8.2 公平261

公平的特性261

公平博弈263

神经经济学与公平偏好268

8.3 影响社会偏好的因素269

方法性和结构性因素270

描述性因素276

人口统计学因素277

对社会偏好的建模279

8.4 厌恶不均等模型280

菲尔-施密特模型281

博尔顿-奥肯菲尔斯模型283

8.5 互惠模型284

拉宾模型284

福尔克-菲施巴赫尔模型287

8.6 进化心理学的作用288

究竟是替代性理论还是根基性理论289

它是一种可信的科学理论吗289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289

跨文化差异290

单击博弈与重复博弈290

8.7 政策启示290

市场出清291

公共品291

对内生激励的挤出效应292

8.8 本章小结294

8.9 应用295

案例8.1 沃森检验295

案例8.2 公共品与搭便车299

案例8.3 推销员的薪资300

第5篇 结论305

第9章 理性305

9.1 理性的特征305

理性的定义305

行动和态度309

理性的标准310

9.2 违背理性的类型311

推理311

选择312

效用的特征314

本能因素的作用314

自我欺骗316

9.3 对违背理性的反对意见317

无关紧要317

错误的理解319

不合理的检验321

9.4 非理性的原因323

消极的情绪324

记忆的自身稳态和协同稳态325

认知失调329

受威胁的自尊330

自律的失败330

决策疲劳331

人际间的排斥331

神经生物学的基础332

9.5 非理性的结果334

故意的自我伤害334

折中行为335

起反作用的策略336

9.6 对期望效用理论作为规范理论的批评336

不能完全进行快乐内省337

对福利进行快乐内省的负面作用338

追求幸福时的损己特征339

9.7 本章小结340

9.8 应用341

案例9.1 毒瘾341

案例9.2 饥肠辘辘时千万别去超市343

案例9.3 追求幸福345

第10章 行为经济学的未来347

10.1 行为经济学议题347

好的理论347

例子——对标准经济学模型的行为修正348

10.2 对行为经济学的批评350

模型的泛滥350

缺乏规范形态350

10.3 方法论351

假设和结论352

进化心理学的作用353

简约性和一般性354

10.4 行为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355

决策直觉推断法355

社会偏好的形成356

学习过程356

心理表征理论356

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357

神经生物学的作用357

10.5 政策启示358

个人358

企业360

政府361

10.6 应用363

案例10.1 脑部损伤对决策的影响363

案例10.2 同性恋是天生的吗?365

案例10.3 战争的生物经济学起因366

主要人名370

关键术语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