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法和语法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兴才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13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语法和语法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虚化篇1
引论1
第一节 副词词尾“为”的语法化4
引言4
一、“为”词义的演变与虚化4
二、“单音副词+为+NP(AP/VP)”句式考察7
三、“X为”的成词与“为”的语法化12
四、“X为”成词的原因探析16
五、“X为”对被饰成分语法属性的选择18
六、结语22
第二节 “然”的附缀化历程23
引言23
一、“然”的形容词词尾化24
二、“然”的副词词尾化过程31
三、结语40
第三节 从语法化角度看“大”的量词性特征41
引言41
一、“大”向量词演化的机制41
二、“大”所呈现的量词语义属性44
三、语法化程度及语法功能考察46
四、语用因素的影响48
五、结语50
第四节 试论副词“马上”的产生51
引言51
一、副词“马上”的意义来源分析51
二、副词“马上”的衍生途径53
三、副词“马上”的语用考察58
四、结语60
第五节 “见”的指代意义溯源61
一、为“见”的词义演变虚化所致61
二、乃“相”之“相因生义”所使然64
第六节 方所介词“得”的衍生途径67
一、对学界现有观点的质疑67
二、“得”的语法化与“施受同辞”70
三、介词“得”的历时考察74
四、“得”介词功能弱化的原因76
五、结语77
第七节 “难道”的成词及其语法化79
引言79
一、“难道”的固化及其语义的转变79
二、“难道”与同类词语的词汇化差异84
三、“难道”的进一步虚化及语法标记的形成87
四、结语92
第八节 介词“于”后缀化的历时考察94
引言94
一、介词“于”的语法分布及跨层结构94
二、“X于”的凝结成词与“于”的虚化97
三、“X于”的词化等级与“于”的虚化梯度101
四、结语104
第二章 句式篇105
引论105
第一节 汉语介宾内容后置现象摭谈107
第二节 古汉语中的关系宾语探究113
一、目的宾语113
二、服务宾语114
三、于动宾语114
四、原因宾语118
五、结果宾语118
六、处置宾语119
七、工具宾语119
八、时量宾语120
九、使令宾语120
十、主体宾语121
第三节 唐代诗歌“疑是……”句式新探122
一、问题的提出122
二、对“疑”有“似”义的考察123
三、“疑”作副词的句法特征124
四、结语126
第四节 “(VO1)+O2”的形成机制及其动因128
第五节 “是”字是否作宾语而前置140
一、“是”作宾语的情况考察140
二、关于“是”为前置宾语的质疑142
三、“寡人是征”之“是”为因果连词144
四、结语147
第六节 “动宾动词+宾语”结构探略149
一、“动宾动词+宾语”结构生成的原因149
二、几种相似结构的语用比较153
三、“动宾动词+宾语”结构源流考察155
第三章 用法篇159
引论159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的两个指代副词161
第二节 谈如何运用成语把握古汉语知识165
一、古书中的用字问题165
二、单音词166
三、复音词167
四、宾语前置170
五、双宾语171
六、被动式172
七、述宾关系173
八、名词作状语175
九、实词活用177
十、其他179
第三节 试论指示代词“之”的程度指代作用180
第四节 “所以”说略188
一、“所”与“以”的词义虚化188
二、介词结构“所以”的类型和用法190
三、“所以”的凝结成词194
四、连词“所以”的判别标准197
第五节 “者”的形义及用法探究200
第六节 “偶尔”的词汇化与语用考察206
引言206
一、“尔”的虚化及其词尾演变206
二、“偶尔”的成词与历时考察209
三、“偶尔”的句法语用分析213
四、“偶尔”的非常规功能216
五、结论218
第四章 训释篇219
引论219
第一节 “之所以”的理解与训释问题221
引言221
一、关于“所以VP”结构的词性问题222
二、“S+之+所以VP”中“之”的用法223
三、对“之所以”来源的再认识225
四、用于起句的“之所以”和“其所以”227
五、结语230
第二节 试说唐诗中几个常见的比喻词232
一、“疑”232
二、“学”233
三、“类”234
四、“欲”235
五、“想”235
六、“以”236
七、“成”237
八、“胜”238
九、“状”239
十、“方”240
十一、“作”240
第三节 试论文献中“其”有“甚”义242
第四节 文献中“相率”的词义训释248
一、“相”为“递相”意义248
二、“率”反训为“循”、“从”249
三、“相率”即“相从”、“相随”251
第五节 “逆遁”该作何解253
第六节 假设连词“故”256
第七节 词义札记三则259
一、“更取器用”之“更”259
二、“众不见信”之“众”、“见”261
三、释“床前明月光”之“床”264
第八节 “宁能”=“宁”266
第五章 献疑篇268
引论268
第一节 “之所以”词汇化质疑270
一、学界对“之所以”词汇化的描述270
二、“之所以”词汇化存在的问题272
三、“之所以”尚未进行词汇化的原因274
四、“之所以”缺乏连词的功能属性277
五、结语278
第二节 关于《文选注》“殷”字的释义280
第三节 杜甫诗“转”字释义商兑285
第四节 疑问句尾“为”词性之我见291
一、“何以……为”292
二、“何……为”294
三、“何……之(焉)为”296
第五节 两个连言复词的释义商榷298
一、“殷忧”298
二、“忽若”302
第六节 “用”字注商305
第七节 “莫之或止”注释商兑308
第八节 古文点校及释义指瑕314
一、“聳”314
二、“遣使者黄金千斤”314
三、“存”315
四、“于”315
五、“以”316
六、“恣君之所”316
七、“完聚”316
八、“为之所”317
九、“今”317
十、“舍”318
第六章 方言篇320
引论320
第一节 口语词“起屋”源流探赜321
第二节 重庆方言词义劄记327
一、“私”327
二、“行”328
三、“决”329
四、“争”329
五、“展”330
六、“将息”330
七、“将就”331
八、“好生”332
九、“家公”332
十、“豁子”333
第三节 “摆”之“言说”义产生的途径335
引言335
一、动词“摆”之表“言说”意义的用法335
二、认知心理相似性或相关性隐喻机制的影响336
三、乃同义词“陈”与之“相因生义”所使然339
四、因“摆谈”线性组合或连用而带来的词义感染340
五、结语343
参考文献344
后记357
热门推荐
- 1532768.html
- 3040220.html
- 3281088.html
- 233058.html
- 1970325.html
- 524290.html
- 3573105.html
- 147046.html
- 2477144.html
- 1930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5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9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9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0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1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7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9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