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利益与我国经济协调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新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704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法律责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利益与我国经济协调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选题研究意义1
1.1.1 选题理论意义1
第一章 绪论1
1.1.2 选题实践意义2
1.2 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4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3
1.3 选题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创新点16
1.3.1 选题研究的主要思想16
图1-1 中国区域经济利益冲突与协调发展研究逻辑思路演进图16
图1-2 中国区域经济利益冲突与协调发展研究框架示意图17
1.3.2 研究方法19
1.3.3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应用价值20
2.1.1 区域概念及选题研究的区域范围25
第一部分:区域利益冲突成因机理研究25
2.1 区域利益的内涵界定与创新25
第二章 区域利益的基本内涵及相关者行为分析25
2.1.2 区域利益的内涵界定28
2.1.3 区域利益概念的创新31
2.2 区域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32
2.2.1 区域企业功能结构与目标体系的多元化32
表2-1 我国企业的功能结构与多元目标体系33
表2-2 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兼并特点34
2.2.2 区域集团的利益取向与行为模式35
表2-3 区域不同集团的利益冲突行为规范36
2.2.3 区域政府的市场分割与税源保护38
2.2.4 中央地方的公共收益与经济权利分割41
2.3 小结44
3.1 改革开放后东部倾斜战略及后果46
3.1.1 东部倾斜战略回顾46
第三章 我国区域利益冲突的表现及成因46
3.1.2 战略实践的积极效果评价47
3.1.3 战略实践的负面影响—区域差距扩大的严重隐患49
表3-2 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比较50
表3-1 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相对比较50
表3-4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51
表3-3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51
表3-5 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带之间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52
表3-6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52
表3-8 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比较54
表3-7 东、中、西三大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比较54
表3-9 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比较55
表3-10 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东部的绝对值差额55
表3-11 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梯度差异55
3.2 区域利益冲突的外在表现56
3.2.1 争夺产业利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56
3.2.2 原料大战58
表3-12 我国资金利税率的行业差异59
3.2.3 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59
3.3 区域利益冲突的根本成因61
3.3.1 制度安排的“先行者利益”与垂直分工下的“双重利益损失”61
3.3.2 区域要素收益率差异的“放大效应”和“抑制效应”65
3.3.3 区域经济系统配置资源的经济结构差异68
3.3.4 区际人才流动、争夺与区域关系冲突70
表3-13 东中西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72
表3-14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一72
表3-15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二72
3.3.5 区域差距扩大所造成的利益失衡76
图3-2 1978—1998年东部地区与内陆省份间产出指标相对差距(比率)77
图3-1 1978、2001年各区域GDP占全国GDP比例比较77
图3-3 1978年至1998年中国省际间产出指标相对差距(变异系数)78
3.4 区域利益冲突内在机制的理论模型81
3.4.1 地区利益与市场实现程度的内在冲突82
3.4.2 区际贸易对利益关系摩擦的放大效应83
图3-4 区域市场封锁生成的理论模型84
3.4.3 内在机制模型84
3.5 小结85
第四章 区域利益冲突的多方行为博弈分析87
4.1 我国区域经济博弈的形成背景87
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及效应88
4.2.1 中央政府调控效果的一般性分析89
图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策略组合90
图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混合策略(1)90
图4-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混合策略(2)91
4.2.2 地方与中央利益博弈的具体分析91
4.2.3 简短结论95
4.3.1 地方重复建设的再认识—“症结”博弈96
4.3 地方政府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行为分析96
4.3.2 区域壁垒与资源配置扭曲的博弈分析99
4.4 小结101
5.1.1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及运行105
5.1 区域利益竞争必然性及区域协调的必要性105
第二部分:化解区域利益冲突与实现区际协调发展的规律性探讨第五章 区域利益冲突与协调规律研究105
5.1.2 区际利益竞争的两极分化机制分析108
5.1.3 区域均衡发展的内在规定与协调要求112
5.2.1 区域分工贸易与区域利益协调116
5.2 区域利益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116
表5-1 绝对优势分工前甲乙两个区域的生产状况118
表5-2 按绝对优势分工后甲乙两个区域的生产状况表118
图5-1 比较优势产品生产替换可能性边界120
图5-2 贸易利益条件界限125
图5-3 供应条件曲线126
图5-4 供应条件所表示的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126
5.2.2 生产要素流动对区际利益关系的影响127
图5-5 劳动力区际流动对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利益格局影响128
图5-6 甲、乙两个区域的劳动力市场流动示意图130
5.2.3 区际产业转移的客观趋势及影响136
图5-7 区域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关系示意图137
图5-8 产品生命周期与产业技术梯度转移图139
5.3 区域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规律性探讨141
5.3.1 区域间企业竞争与要素的双向运动141
5.3.2 要素价格波动与产业要素收益平均化142
5.3.3 歧义与关键142
5.4 小结143
6.1 发达国家区域差距扩大与协调演进的历史过程145
第六章 市场经济国家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考证145
6.1.1 美国区际失衡及协调过程146
表6-1 美国经济发展中各大区所占份量比较148
6.1.2 英、意等国的协调考证148
6.2 发达国家协调区域的政策工具及作用149
6.2.1 财政均衡政策及其效应150
表6-2 1974—1984年英国地方政府收入来源(%)150
表6-3 1955—1991年美国联邦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151
表6-4 美国各地区人均联邦补助金和资金净流入(出)情况(美元)152
6.2.2 行政协调措施及效果154
表6-5 1966—1991年美国经济开发署主要援助项目156
6.2.3 法规制度及其约束作用157
6.3 小结160
第三部分:区域利益冲突化解与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163
第七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与关键对策163
7.1 区域协调发展实质及目标模式构建164
7.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及目标指向164
7.1.2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构建167
7.2.1 构划东西条状异质经济区:重建区域关系两级调控框架168
7.2 化解区域利益冲突与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对策168
7.2.2 自主发展,等价交换:强化双重开放下的市场导向172
7.2.3 改善要素收益率:实现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对接177
表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184
表7-3 1999年各地区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亿美元,%)185
表7-2 1999年各地区对外贸易比较(亿美元,%)185
图7-1 要素区域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187
7.2.4 弱化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193
7.3 小结195
第八章 中西部地区实现利益增进的战略选择与协调发展198
8.1 中西部双重战略优势分析198
8.1.1 比较优势的“运用陷阱”及其向竞争优势的转化198
8.1.2 后发优势内涵及对中西部实践意义204
8.1.3 实施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双重优势战略207
8.2 中西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211
8.2.1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211
8.2.2 中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路径213
8.2.3 中原城市群与中西部跨越式发展223
图8-1 中原城市群示意图225
8.3 小结234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236
9.1 重要研究结论236
9.2 主要创新点239
9.3 研究前景展望242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博士论文所产出的相关成果244
参考文献248
后记263
热门推荐
- 1021437.html
- 1521173.html
- 3082855.html
- 1425994.html
- 2830264.html
- 201131.html
- 995126.html
- 583142.html
- 2881222.html
- 1081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0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1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8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3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0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