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四运动史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周策纵,陈永明,张静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869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五四运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五四运动史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五四运动的定义1
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6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0
上编 运动的发展19
第二章 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19
国内爱国分子的国耻感(“二十一条”的刺激)19
海外留学生改革的热忱24
第三章 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42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43
北京大学的改革48
新式知识分子的联合与《新潮》杂志的创办52
新式知识分子的改革观点58
反对派的批驳和答辩62
青年对新思潮的响应75
1918年5月的抗日请愿80
第四章 “五四”事件86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86
民众对合约的反对情绪92
惊破迷梦的巴黎消息95
学生的特性和组织97
“五四”游行示威102
从东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113
第五章 事件的发展:学生示威与罢课122
北京政府当时的反应123
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成立与知识分子的动员125
其他城市学生的支持133
总统的惩罚令与蔡元培的出走137
学生大罢课144
第六章 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149
政府向学生寻求和解的失败149
6月2、3、4日的大逮捕152
6月5日上海的罢市和罢工155
“五四”事件的解决:内阁垮台与拒签合约161
事件解决后政府试图分离学生168
关于事件解决的一些问题170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172
新式知识分子之间团结的增加172
《新青年》《新潮》改革观念的风行175
新出版物的急速增加与旧刊物的改革179
偶像破坏浪潮的高涨183
新知识的、新社会的和新政治的团体188
新式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大众教育192
对新文化运动支持的不断加强194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198
日本的反应198
西方的两种态度的对照:赞同和疑虑201
苏俄的吸引力209
第九章 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214
分裂的主要思想集团214
问题与主义216
社会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对峙221
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西化226
参与政治236
第十章 社会政治的后果250
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250
女性解放252
教育改革254
学生运动后来的趋势256
下编 主要思潮分析263
第十一章 文学革命263
旧文学263
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白话文的提倡265
对文学改革的反对272
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275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279
第十二章 新思想与对传统的价值重估281
旧思想的核心281
新思想: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及达尔文主义284
新方法:实验主义、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影响288
“打倒孔家店”291
第十三章 新思想与后来的论战302
疑古302
重估遗产与整理国故305
非宗教运动307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313
科学与玄学论战318
第十四章 结论:繁多的阐释和评价323
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一场启蒙运动——自由主义者的观点323
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来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的批判327
由列宁影响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阐释331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谁?338
五四运动的真正本质——一种仅供参考的阐释341
再评价五四运动的成就与不足344
对五四运动的进一步思考348
附录351
一、“五四”时期社会力量简析351
二、参与“五四”事件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357
三、参加“五四”事件的大专院校358
四、有关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的数据360
大事年表(1914—1923)363
注释372
译后记471
热门推荐
- 1991847.html
- 2653629.html
- 2335391.html
- 2107307.html
- 1865410.html
- 1100905.html
- 420569.html
- 3293039.html
- 3863607.html
- 3833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6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2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9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0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6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