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网络监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网络监督
  • 陈党,陈家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6805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舆论-应用-廉政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网络监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监督的地位与特征1

一、网络监督的内涵及其地位1

(一)网络监督的内涵2

(二)网络监督在中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5

二、网络监督的载体与形式7

(一)网络监督的主要载体7

(二)网络监督的基本形式17

三、网络监督的主要特征20

(一)网络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20

(二)网络监督的内容具有全面性23

(三)网络监督的形式具有多样性23

(四)网络监督的方式具有互动性24

(五)网络监督的过程具有开放性25

(六)网络监督的时效具有迅捷性26

(七)网络监督的成本具有低廉性27

(八)网络监督的效果具有间接性28

(九)网络监督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29

(十)网络监督的语言具有随意性30

第二章 网络监督的历史与现状32

一、中国网络监督的发展历史32

(一)网络监督的孕育和准备阶段32

(二)网络监督的兴起阶段35

(三)网络监督的迅速发展阶段37

(四)网络监督的日趋成熟阶段40

二、网络监督取得的初步成效44

(一)提供贪腐线索,有效惩治腐败44

(二)批评不当言行,规范官员行为46

(三)推动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48

(四)监督审判工作,保障司法公正49

(五)影响政府决策,维护公民权利51

(六)实现“网络问政”,形成良性互动53

三、目前我国网络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4

(一)网络的普及化水平不高55

(二)网络监督立法滞后57

(三)网络监督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61

(四)网络监督中存在非理性的言行63

第三章 网络监督的功能与原则69

一、网络监督的主要功能69

(一)对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抨击功能70

(二)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惩戒和教育功能72

(三)对公共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和矫正功能73

(四)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功能74

(五)对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保持和促进功能76

二、网络监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7

(一)民主性原则77

(二)合法性原则79

(三)真实性原则80

(四)协调性原则81

第四章 网络监督的强化与保障83

一、优化网络监督的运行环境84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84

(二)建设电子政务和网络监督平台87

(三)增加党务、政务活动的透明度89

(四)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91

二、完善网络监督的实现机制93

(一)网络反腐举报与受理机制94

(二)网络反腐信息监测与收集机制96

(三)网络反腐信息评判与核查机制97

(四)腐败行为惩处机制99

(五)网络反腐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101

(六)网络监督的激励机制102

三、加强网络监督的法律保护103

(一)明确网络监督的法律地位104

(二)正确处理网络监督中的法益冲突105

(三)保障网络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109

四、提高网络监督的效能112

(一)网络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有机”结合112

(二)网络监督与专门机关监督“无缝”对接114

(三)监督权与选举权、罢免权“配套”行使116

第五章 网络监督的引导与规范119

一、网络监督的正面引导119

(一)切实加强主流网络论坛建设120

(二)高度重视网络“议程设置”122

(三)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124

(四)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126

二、网络监督的法律规制127

(一)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129

(二)不得泄露国家秘密130

(三)不得侵害公民的名誉权131

(四)不得侵害公民的隐私权134

三、网络监督的自律机制135

(一)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增强网民的自律能力136

(二)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137

四、网络监督的行政监管和技术控制139

(一)行政监管140

(二)网络技术控制144

第六章 国外网络监督的实践与启示147

一、言论自由与舆论监督147

(一)英国148

(二)美国150

(三)德国153

(四)启示154

二、电子政府与政务信息公开155

(一)美国156

(二)英国157

(三)加拿大159

(四)新加坡160

(五)启示161

三、举报制度与惩治腐败162

(一)美国163

(二)新加坡165

(三)印度166

(四)启示167

四、网络监管与行业自律169

(一)以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的直接控制型169

(二)以英国为代表的间接控制型170

(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型171

(四)启示172

主要参考文献174

附录181

中国网络监督大事记181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245

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254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258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27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274

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实施细则276

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300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