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的规律与历史的真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祖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44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历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的规律与历史的真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需求法则——关于历史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1
(一)铁的规律与需求问题的提出2
(二)生产力是人类实现自身需求能力的分析3
1.有关生产力提高的分析4
2.有关生产力使用的分析9
(三)从历史经济的发展变化看规律12
1.求生存——原始社会的基本需求12
2.求生存与求发展——农业社会的基本需求14
3.求发展与求享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需求18
(四)需求法则——关于历史经济基本规律的综述23
(五)经济趋势分析27
(六)用历史证明规律与历史学的重新洗牌32
第一部分 原始社会(约50万年前—约公元前5000年)38
第一章 氏族时期(约50万年前—约15000年前)41
第一节 氏族组织的由来41
第二节 氏族形式的多样性51
第三节 氏族形式的基本特征55
(一)基本特征是对氏族组织主流形式的认定55
(二)对人类祖先生理弱点的分析56
(三)氏族形式若干特征的再探讨60
1.财产公有60
2.酋长66
3.性规则70
第四节 对两个传统认识的质疑74
(一)家庭问题74
(二)母系氏族问题79
第五节 氏族形式向部落形式的过渡84
第二章 部落时期(约15000年前—约公元前5000年)91
第一节 过渡是社会主流形态的过渡92
第二节 部落时期的社会基本状况95
(一)部落形态与氏族形态的不同点95
(二)部落形式与氏族形式的相同点97
(三)部落形态带来的社会进步98
第三节 新旧石器时代的划分101
第四节 关于部族战争频繁发生的质疑104
第三章 原始社会的解体109
第一节 多余产品的积蓄与贮存109
第二节 从自然采集业到人工种植业的转化111
第三节 从自然狩猎业到人工饲养业的转化119
第二部分 农业社会(约公元前5000年—约公元前1500年)124
第四章 古代文明时期——部族制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约公元前1500年)125
第一节 古代文明的本质是农业文明125
第二节 对世界各地古代文明的有限了解130
(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文明130
(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44
(三)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62
(四)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69
(五)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178
1.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古代文明180
2.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185
3.综述188
第三节 古代文明时期的社会基本状况190
第四节 古代文明的失落197
(一)失落之一:公元前5000年至前3500年的历史197
(二)失落之二:古代文明的毁灭203
第五节 关于强势原理和理性问题的提出208
(一)强势原理208
(二)理性行为210
第六节 古代文明时期是一个部族制时代213
第五章 古典文明时期——封建制时代(约公元前1500年—约公元500年)216
第一节 农耕社会对国家形态的呼唤216
第二节 关于奴隶制度的产生及其盛行220
第三节 古典文明中心地区的历史简介226
(一)中国地区——中华古典文明226
1.关于各个古典文明程序排列的说明226
2.中国古典文明时期的纪元表231
3.中国古典文明时期的历史简述234
(二)地中海地区——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243
1.希腊古典文明时期的历史简述243
2.罗马古典文明时期的历史简述251
(三)印度地区——印度古典文明254
(四)其他地区概述260
1.埃及地区261
2.西亚地区264
第四节 古典文明时期若干历史问题的总结272
(一)从奴隶制度的演变轨迹看利弊272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象的分析274
(三)在不同意识形态驱使下的分道扬镳278
1.印度道路278
2.希腊道路281
3.中国道路285
4.关于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力288
(四)关于奴隶制度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291
第五节 国家形态的成熟和古典文明时期的结束295
第六章 中世纪文明时期——集权制时代(约公元500年—约公元1500年)299
第一节 个体小农家庭经济的确立及其需求意义299
第二节 从封建制度谈社会阶段的划分和命名304
第三节 中世纪文明中心地区的历史简介308
(一)中国地区308
(二)欧洲地区316
(三)其他地区332
第四节 解读中世纪时代的社会“黑暗性”339
(一)中国社会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341
(二)欧洲社会的宗教和宗教裁判所344
第五节 中世纪农耕社会内部的土地兼并活动350
第六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社会性质的再探讨355
第七章 农业社会的解体364
第一节 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364
第二节 工业文明在欧洲的首先崛起366
第三节 工业文明的扩散372
后记375
热门推荐
- 3881182.html
- 1176122.html
- 481303.html
- 715735.html
- 2301590.html
- 1543854.html
- 3716658.html
- 1249326.html
- 1122367.html
- 1386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4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6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6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9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6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3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