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量检测人员培训教材 化学计量 第12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量检测人员培训教材 化学计量 第12分册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组编;艾明泽,肖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ISBN:978750262226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化学计量学-技术培训-教学大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量检测人员培训教材 化学计量 第12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化学计量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化学计量分类2

第三节 量值溯源和传递2

第四节 化学计量仪器3

第五节 化学计量发展趋势8

第二章 标准物质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标准物质的定义与分级9

一、标准物质的定义9

二、标准物质的分级10

第三节 标准物质的特征与分类10

一、标准物质的特征10

二、标准物质的分类11

第四节 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传递11

第五节 标准物质发展趋势12

第三章 仪器分析14

第一节 概述14

第二节 仪器分析分类15

第三节 分析仪器组成16

第四节 分析仪器量值溯源和传递17

第五节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18

第四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19

第一节 概述19

第二节 基本原理20

一、分子光谱20

二、光的选择吸收与物质颜色的关系21

三、辐射(光)的吸收定律21

四、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22

第三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分类23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23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分类24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28

第四节 VITALAB21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31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1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3

第五节 721分光光度计34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4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5

第六节 722分光光度计37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7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8

第七节 751-G分光光度计39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9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40

第八节 751-GW分光光度计43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43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44

第九节 WFZ800-D2分光光度计44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44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45

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48

第一节 概述48

第二节 基本原理49

一、双原子分子振动——简谐振子和非简谐振子49

二、多原子分子的简正振动51

三、红外光谱的吸收和强度52

四、多原子分子振动和吸收谱带52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仪分类53

一、红外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53

二、红外吸收光谱仪的分类56

三、红外吸收光谱仪制样技术57

四、红外吸收光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57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59

第一节 概述59

第二节 基本原理60

一、原子吸收光谱60

二、原子吸收线的形状61

三、原子吸收值与被测原子浓度之间的关系62

四、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63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分类63

一、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63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类67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计量性能评价69

第四节 WYX—40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72

一、工作原理72

二、光源结构及调整73

三、原子化器及调整73

四、光路系统75

五、仪器的使用方法75

六、仪器的调整78

七、仪器检查80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81

第一节 概述81

第二节 基本原理82

一、原子发射光谱82

二、光谱定性分析83

三、光谱定量分析84

第三节 原子发射光谱仪分类85

一、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基本结构85

二、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分类87

三、原子发射光谱仪样品处理技术87

四、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摄谱条件88

五、原子发射光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88

第八章 X射线分析法90

第一节 概述90

第二节 基本原理91

一、X射线基础知识91

二、X射线荧光分析基本原理97

三、X射线荧光分析的主要特点98

第三节 X射线荧光谱仪分类99

一、X射线荧光谱仪分类99

二、x射线荧光谱仪的分析方法107

三、样品制备108

四、X射线荧光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110

第九章 辐射散射分析法112

第一节 概述112

第二节 基本原理113

一、丁铎尔散射113

二、瑞利散射114

三、拉曼散射115

第三节 辐射散射分析仪器分类118

第四节 浊度仪119

一、浊度仪的结构及原理119

二、浊度仪的计量性能评价120

三、浊度仪的干扰效应及消除方法122

第五节 光透沉降粒度测定仪123

一、基本概念123

二、光透沉降粒度测定仪的结构及原理124

三、光透沉降粒度测定仪计量性能评价126

四、光透沉降粒度测定仪的应用127

第六节 尘埃粒子计数器127

一、基本概念127

二、尘埃粒子计数器的结构及原理128

三、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计量性能评价128

第十章 非光谱光学分析法130

第一节 旋光分析法130

一、概述130

二、基本原理131

三、旋光仪分类132

四、旋光仪使用注意事项135

五、测量方法136

六、旋光仪的计量性能评价136

第二节 折光分析法137

一、概述137

二、基本原理137

三、折光仪分类138

四、折光仪使用注意事项141

五、折光仪的日常保养142

六、折光仪的计量性能评价142

第十一章 质谱分析法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二节 基本原理144

一、质谱分析名词术语144

二、离子按质荷比分离原理145

三、质谱定量分析的原理及方法147

四、质谱法定性分析的依据148

五、质谱分析法的特点149

第三节 质谱仪分类149

一、质谱仪分类149

二、色谱—质谱联用仪器的连接装置151

三、质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152

第十二章 核磁共振分析法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基本原理154

一、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154

二、核磁能级154

三、核磁共振155

四、玻耳兹曼分布157

五、饱和与弛豫157

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分类158

一、核磁共振波谱仪分类159

二、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161

三、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163

四、样品的制备164

五、核磁共振操作及注意事项164

六、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166

第十三章 电化学分析法167

第一节 概述167

第二节 基本原理168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168

二、能斯特(Nernst)方程170

三、标准电极电位172

四、电极172

五、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173

六、电导及电导率174

七、法拉第定律175

第三节 电化学分析仪器分类175

第四节 实验室pH(酸度)计177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177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182

第五节 离子计186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186

二、计量性能评价187

第六节 PXD-2型通用离子计188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188

二、仪器的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189

第七节 钠离子计190

一、钠离子计的结构与原理190

二、钠离子计计量性能评价190

第八节 ZD-2型自动电位滳定仪190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191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192

第九节 电导(率)仪194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194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196

第十节 血液气体酸碱分析仪199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199

二、计量性能评价201

第十一节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202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02

二、仪器性能评价203

第十二节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测定仪204

一、仪器的结构及原理204

二、仪器计量性能评价205

第十三节 极谱分析仪205

一、方波极谱仪205

二、示波极谱仪205

第十四节 电位溶出分析仪206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06

二、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206

第十五节 硝酸根自动监测仪207

一、仪器结构和原理207

二、仪器计量性能评价207

第十六节 水质综合分析仪207

一、仪器结构和原理207

二、仪器计量性能评价208

第十七节 电极式盐度计和感应式盐度计209

一、电极式盐度计209

二、感应式盐度计209

第十四章 色谱分析法210

第一节 概述210

第二节 基本原理211

一、分配系数211

二、分配比212

三、塔板理论212

四、色谱分析法中常用的术语和参数212

第三节 色谱仪的分类217

一、色谱仪的分类217

二、色谱仪的原理与结构217

三、色谱仪的优点218

第四节 气相色谱仪219

一、仪器结构与原理219

二、气相色谱仪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22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231

一、仪器结构与原理231

二、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34

第六节 离子色谱仪243

一、离子色谱仪的结构及原理243

二、离子色谱法的分析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45

第七节 凝胶色谱仪248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48

二、凝胶色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250

第八节 毛细管电泳仪251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51

二、仪器基本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53

第十五章 热分析法258

第一节 概述258

第二节 基本原理259

一、基本概念259

二、基本原理259

第三节 热化学分析仪分类260

一、热量计260

二、熔点仪266

三、热化学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评价266

第四节 自动氧弹热量性268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68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68

第五节 毛细管法熔点测量仪(以YRT-3型药物熔点仪为例)271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71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72

第六节 热台式熔点测量仪[以XT-4显微熔点测定仪(表显)为例]276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276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276

第十六章 湿度和水分分析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湿度分析279

二、水分分析280

第二节 基本原理280

一、基本概念280

二、仪器的基本原理281

三、仪器的基本结构287

四、湿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及湿度基、标准288

第三节 湿度仪分类288

第四节 精密露点仪289

一、概述289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289

三、精密露点仪计量性能评价292

第五节 电动通风干湿表294

一、概述294

二、仪器的结构特征及原理294

三、电动通风干湿表计量性能评价295

第六节 相对湿度传感器297

一、概述297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298

三、湿度传感器的计量性能评价299

第七节 低湿露点传感器300

一、概述300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00

三、湿度传感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01

第八节 二级标准分流式湿度发生器301

一、概述301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01

三、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02

第九节 水分仪分类303

第十节 完全吸收式电解法水分分析仪304

一、概述304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04

三、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05

第十一节 电容法和电阻法谷物水分测定仪306

一、概述306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06

三、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07

第十二节 烘干法谷物水分测量仪309

一、概述309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09

三、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09

第十三节 原棉水分测定仪310

一、概述310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10

三、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11

第十四节 回潮率测定仪312

一、概述312

二、仪器的结构及原理312

三、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13

第十七章 气体分析315

第一节 概述315

第二节 气体分析基本原理318

一、电磁辐射吸收分析法基本原理318

二、电化学分析法基本原理321

三、磁化率分析法基本原理321

四、热导性分析法基本原理322

第三节 气体分析仪分类323

第四节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324

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结构及原理324

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25

第五节 催化燃烧型甲烷测定仪326

一、催化燃烧型甲烷测定仪的结构及原理326

二、催化燃烧型甲烷测定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26

第六节 光干涉型甲烷测定仪328

一、光干涉型甲烷测定仪的结构及原理328

二、光干涉型甲烷测定仪的计量特性评价328

第七节 氧化锆氧分析器329

一、氧化锆氧分析器的结构及原理329

二、氧化锆氧分析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30

第八节 热磁式氧分析器331

一、热磁式氧分析器结构及原理331

二、热磁式氧分析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31

第九节 电化学电极气体氧分析器333

一、电化学电极气体氧分析器的结构及原理333

二、电化学电极气体氧分析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34

第十节 原电池法气体氧分析器335

一、原电池法气体氧分析器的结构及原理335

二、原电池法气体氧分析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36

第十一节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37

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结构及原理337

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38

第十二节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340

一、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结构及原理340

二、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40

第十三节 二氧化硫分析仪341

一、二氧化硫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341

二、二氧化硫分析仪计量性能的评价342

第十四节 二氧化硫气体报警器344

一、二氧化硫气体报警器的结构及原理344

二、二氧化硫气体报警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44

第十五节 硫化氢气体分析仪345

一、硫化氢气体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345

二、硫化氢气体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45

第十六节 氮氧化物气体分析仪347

一、氮氧化物气体分析仪的原理347

二、氮氧化物气体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47

第十七节 烟气分析仪349

一、烟气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349

二、烟气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51

第十八节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353

一、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的结构及原理353

二、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53

第十九节 热导式氢分析器355

一、热导式氢分析器的结构及原理355

二、热导式氢分析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55

第二十节 催化燃烧型氢气检测仪357

一、催化燃烧型氢气检测仪的结构及原理357

二、催化燃烧型氢气检测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57

第二十一节 气敏色谱法微量氢测定仪359

一、气敏色谱法微量氢测定仪的结构及原理359

二、气敏色谱法微量氢测定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59

第二十二节 总有机碳分析仪361

一、总有机碳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361

二、总有机碳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61

第二十三节 定碳定硫分析仪362

一、定碳定硫分析仪的结构及原理362

二、定碳定硫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63

第二十四节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363

一、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的结构及原理363

二、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64

第二十五节 测氡仪365

一、测氡仪的结构及原理365

二、测氡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65

第二十六节 氨自动监测仪366

一、氨自动监测仪的结构及原理366

二、氨自动监测仪的计量性能评价367

第十八章 粘度369

第一节 概述369

第二节 基本原理371

一、毛细管法粘度测量371

二、旋转法粘度测量371

三、其他粘度测量方法371

第三节 仪器分类372

一、毛细管粘度计372

二、旋转粘度计374

三、滚落式落球粘度计376

四、恩氏粘度计377

五、ISO流出杯378

六、涂料杯379

第四节 粘度标准物质379

一、粘度标准液379

第五节 NDJ—1型旋转粘度计381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81

二、操作方法381

第六节 NDJ—8S/5S型数显粘度计381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81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82

第七节 NDJ—7/79型旋转式粘度计382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82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83

第八节 STM—Ⅲ斯托默粘度计383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83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84

第九节 BROOKFIELD粘度计384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84

二、操作方法384

第十节 涂—1、涂—4粘度计389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89

二、仪器操作方法及计量性能评价390

第十一节 WNE—1A型恩氏粘度计390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90

二、操作方法390

第十二节 RV—20旋转粘度计391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91

二、操作方法391

第十三节 SV—10振动式粘度计392

一、仪器结构及原理392

二、操作方法392

第十九章 其他分析法393

第一节 概述393

一、颗粒物污染393

二、二次污染物394

三、室内空气污染物395

第二节 基本原理395

一、大气污染物监测优化布点的基本原则395

二、采样点选择的基本原则396

三、布点方法、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396

四、采样方法396

第三节 仪器分类396

第四节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397

一、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结构及原理397

二、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97

第五节 粉尘采样器399

一、粉尘采样器的结构及原理399

二、粉尘采样器的计量性能评价399

第六节 烟尘测试仪401

一、烟尘测试仪的结构及原理401

二、烟尘测试仪的计量性能评价401

第七节 大气采样器403

一、大气采样器的结构及原理403

二、大气采样器计量性能评价404

参考文献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