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7698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绪论1
第一章 清代以前塔里木盆地南缘农业开发盛衰与绿洲荒漠化的耦合关联15
一、汉代农业开发与古绿洲荒漠化的开启18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的强盛与废弃古绿洲增多21
三、隋唐时期社会繁荣与绿洲荒漠化峰值的出现24
四、五代至北宋时期大宝于阗国的昌盛与古绿洲荒漠化高峰期的持续28
五、宋元明清时期农业开发减弱与绿洲垦区废弃的减少29
第二章 清代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34
一、清代初期农业发展的停滞35
二、清中叶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本稳定41
三、清后期农业开发的加强与生态环境的劣化趋势46
第三章 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农业开发活动51
一、社会人口状况52
1.清末民初人口状况52
2.人口的增加54
3.社会人口问题56
二、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状况61
1.落后的社会生产力61
2.窘迫的社会经济状况63
三、社会垦荒活动68
1.垦荒运动的正式制度背景68
2.垦荒组织与实施73
3.扩大农业生产的措施与办法83
第四章 民国时期和阗地区水利开发的组织措施与效果98
一、地区水资源环境特点及灌溉水资源低效利用100
1.地区水资源环境特点100
2.水资源低效利用104
二、水资源利用的组织措施108
1.建立社会化水利团体108
2.水利法令法规及管理措施112
3.水利技术指导活动118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成效120
1.“官办民资”的农田水利建设120
2.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124
3.开辟新水源工程128
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134
四、各县水资源环境及水资源利用135
1.水资源环境及其利用概况135
2.水权及水利分配制度150
3.水利纠纷、水荒及其类型156
4.地表径流对灌溉的季节性制约及水资源配置的相对稳定161
第五章 过度农业开发对和阗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170
一、和阗地区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170
1.耕地面积增幅大170
2.耕地撂荒多 范围广174
3.耕地撂荒速度快176
二、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179
1.耕地面积增长过多179
2.农田水利工程简陋及灾害频发183
三、垦荒过度的生态效应与粮食减产185
1.民国前期粮食作物产量水平评估185
2.民国后期粮食作物产量的下降187
3.农业垦荒与粮食减产的相关性分析190
第六章 绿洲植被消费与植被生态系统的退化194
一、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人类聚落区的社会生活特性195
1.生产方式195
2.燃料获取198
3.居民生活习俗200
二、绿洲植被对于古绿洲盛衰的意义204
1.绿洲与绿洲植被204
2.古绿洲垦区与现代绿洲垦区空间特性差异与植被206
三、和阗地方政府的薪柴供给状况209
四、和阗各县薪柴消费与植被环境215
1.居民薪柴消费水平215
2.天然、人工栽植植被均衡消费的策勒类型及其植被环境218
3.天然植被物种失衡的墨玉县薪柴消费221
4.以人工栽植植被为主要薪柴的垦区及其植被环境224
五、社会生产资料对植被的需求229
六、地区人工栽植植被的减少及再生补偿232
1.绿洲人工栽植植被的减少232
2.垦区植树造林运动及其对植被的再生补偿效果235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人类聚落区的生态环境特性与绿洲废弃——兼与古绿洲废弃水资源短缺说商榷247
一、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的动因及古代农业开发空间的有限性248
1.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形成及其演化的自然要素248
2.古代农业开发空间的有限性254
二、今日沙漠腹地中的绿洲261
1.卡帕克阿斯坎村——一个天然植被系统完备的绿洲前哨261
2.达里雅博依——20世纪环境急剧变化的绿洲266
3.卡帕克阿斯坎与达里雅博依生态环境变迁的差异269
三、古尼雅废弃时缺水吗?——沙漠腹地中绿洲的空间特性与古绿洲消亡270
四、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古遗址废弃先导性因素探讨273
1.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原因研究要览273
2.与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水资源短缺说的商榷277
结语——构建以绿洲植被保护为中心的生产和制度模式282
图表目录4
图1 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河谷4
图2 从昆仑山前戈壁砾漠带(洪冲积扇)远眺冲积扇缘绿洲平原6
图3 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上的灌木、草本植被9
图4 洛浦县吉亚乡绿洲垦区北部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13
图1-1 和阗地区沙漠中主要古迹分布图(据李吟屏图编绘)17
图1-2 镶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绿洲18
图1-3 买利克阿瓦提古城22
图1-4 买利克阿瓦提古城房舍遗址23
图1-5 买利克阿瓦提古城遗址地面散布许多红、灰色陶器碎片27
图2-1 皮山县农业开发区外围红柳滩中农民零星开垦的瓜地45
图2-2 坐落在玉龙喀什河中下游西岸,和阗县城以北约50公里处的巴格齐镇亚鲁齐格代村绿洲边缘49
图3-1 和阗县老城街景56
图3-2 民国时期的木结构玉龙喀什大桥62
图3-3 策勒县达玛沟地区红柳滩、胡杨林73
图3-4 位于墨玉县城以北的“玉北开发区”开垦万亩农田76
图3-5 皮山县农业开发区新垦土地上栽植的石榴树87
图4-1 位于昆仑山区的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利枢纽103
图4-2 发源于昆仑山区的小河——阿其克河(枯水期)104
图4-3 和阗县维吾尔族农民抗击玉龙喀什河洪水107
图4-4 现代化的墨玉县玉北开发区防渗灌溉大渠126
图4-5 玉龙喀什河中游(洪水期)136
图4-6 喀拉喀什河上游(枯水期)138
图4-7 于阗县克里雅河中下游141
图4-8 策勒河中游(枯水期)144
图4-9 进入枯水期裸露的玉龙喀什河中下游河床165
图4-10 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坝166
图4-11 克里雅河下游河水浸漫荒滩167
图5-1 1939 1949年和阗地区各县耕地面积增长曲线图173
图5-2 和阗市阿克恰勒管理区垦区外围的沙化撂荒地175
图5-3 洛浦县拉斯奎镇亚布拉克垦区数千亩盐碱撂荒地177
图5-4 喀拉喀什河中上游东岸,和阗县冲积扇缘绿洲平原上因缺水撂荒的上万亩荒漠化土地180
图5-5 玉龙喀什河中下游西岸,和阗县上万亩盐碱化撂荒地184
图6-1 洛浦县拉斯奎镇亚布拉克地区数千亩撂荒地附近残存的小片野生胡杨林地197
图6-2 策勒县红柳沙丘区挖红柳的乡民200
图6-3 民丰县卡帕克阿斯坎村的民居201
图6-4 玉龙喀什河中下游西岸的红柳滩和红柳沙丘205
图6-5 和阗市木材交易市场208
图6-6 被流沙侵袭的墨玉县玉北经济开发区生态林边209
图6-7 和阗县巴格齐镇木柴市场213
图6-8 伤痕累累的策勒县红柳沙丘群220
图6-9 墨玉县玉北开发区外缘完全沙化的荒野223
图6-10 和阗县堆积的沙枣薪柴227
图6-11 和阗地区乡间道路旁栽植的白杨林带245
图7-1 玉龙喀什河中下游东岸上的胡杨林252
图7-2 民丰县卡帕克阿斯坎村绿洲地下水渗出262
图7-3 翻越沙漠进入大麻扎263
图7-4 卡帕克阿斯坎村264
图7-5 尼雅河道、独木桥和胡杨林(河道内无水)264
图7-6 太阳能利用装置265
图7-7 融雪期的达里雅博依自然景观268
图1 因挖甘草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玉龙喀什河中下游红柳滩地285
表2-1 清史料记载18世纪中期和阗地区人口状况表36
表2-2 《西域图志》载南疆部分地区额征粮赋统计表38
表2-3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和阗地区额征粮状况43
表3-1 民国38年(1949年)和阗团管区各县人口、职业、壮丁、学龄儿童数目统计表55
表3-2 和阗地区1948年、1949年较1909年人口增长情况55
表3-3 民国38年(1949年)和阗地区无业人员与从业人口的比例59
表3-4 1949年和阗各县产业劳动人口分析表63
表3-5 民国37年(1948年)和阗县市平时各种粮产销盈亏数量调查表68
表3-6 新疆省规定第七行政区民国35年(1946年)度扩展耕地增产粮食及春耕贷款数目88
表3-7 和阗民国33年(1944年)度棉花增产工作推行办法及计划表90
表3-8 和阗区民国33年(1944年)度棉田数字计划表90
表3-9 和阗区视察和阗县农机耕及当地木犁耕地比较调查表(年代不详)94
表4-1 和阗区视察洛浦县水利渠道调查表(民国31年)140
表4-2 新疆省皮山县三十七年度办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成果简报表148
表4-3 和阗地区主要河流径流特征统计表(一)163
表4-4 和阗地区主要河流径流特征统计表(二)163
表4-5 和阗地区主要河流径流特征统计表(三)164
表5-1 和阗地区民国28-33年(1939—1944年)耕地面积增长统计表171
表5-2 民国28—38年(1939—1949年)和阗地区耕地面积统计表173
表5-3 民国28年(1939年)和阗地区各县主要粮食产量统计表186
表5-4 民国28年(1939年)于阗、策勒、和阗县人均粮食占有量统计表187
表5-5 民国后期和阗地区各县历年耕地及主要粮食产量统计表188
表5-6 和阗、墨玉、于阗三县垦荒前后期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比较190
表6-1 民国37年和阗地区调查各县薪柴消费量统计表199
表6-2 洛浦县第55次县政会议决议案当年冬季薪柴分配表211
表6-3 民国37年(1948年)和阗、墨玉、于阗、策勒县薪柴消费水平表217
表6-4 民国37年(1948年)和阗县栽植、消费人工树木对比统计表218
表6-5 民国37年(1948年)策勒县薪柴消费状况表219
表6-6 民国37年(1948年)墨玉县薪柴消费状况表221
表6-7 农林部薪炭供销状况调查表,新疆省墨玉县政府(民国37年5月9日)222
表6-8 民国37年(1948年)和阗、洛浦、于阗、皮山县薪柴植被消费状况表226
表6-9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间修理墨玉县全境引入总渠闸口一览表231
表6-10 民国历年和阗各县杨树、柳树、沙枣树数量统计概况233
表6-11 民国后期和阗各县人均占有人工栽植主要植被分析表234
表6-12 民国后期和阗、墨玉、洛浦县历年主要木材树栽植(成活)数量统计表241
表6-13 民国时期于阗、皮山、策勒历年主要木材树种植(成活)数量统计表244
主要参考文献286
后记319
热门推荐
- 731339.html
- 1781377.html
- 535929.html
- 3090210.html
- 3387556.html
- 719082.html
- 1379960.html
- 1656966.html
- 1517726.html
- 3179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6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4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3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1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6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2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0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