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组播网络设计开发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Beau Williamson著;顾金星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98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互连网络(学科: 协议(计算机)) 互连网络 协议(计算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IP组播网络设计开发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IP组播的基本原理3
第1章 组播介绍3
1.1 IP组播简史5
1.2 IP组播的正面讨论6
1.2.1 带宽6
1.2.2 服务器负载8
1.2.3 网络负载9
1.3.1 不可靠的信息包传送10
1.3 IP组播的反面10
1.3.2 信息包复制11
1.3.3 网络阻塞12
1.4 组播应用14
1.4.1 多媒体会议14
1.4.2 数据分发15
1.4.3 实时数据组播15
1.4.4 游戏和仿真16
1.5 因特网的组播主干(MBone)17
1.5.2 MBone历史18
1.5.1 MBone会议18
1.5.3 今天的MBone体系结构20
1.5.4 明天的MBone体系结构22
1.6 小结23
第2章 组播基础24
2.1 组播地址24
2.1.1 IP D类地址24
2.1.2 组播地址分配25
2.1.3 管理权限的组播地址28
2.2.1 以太网组播MAC地址映射29
2.2 组播MAC地址29
2.2.2 FDDI组播MAC地址映射32
2.2.3 令牌环网组播MAC地址映射32
2.3 组播分布树34
2.3.1 有源树35
2.3.2 共享树36
2.4 组播转发39
2.4.1 逆向路径转发40
2.4.2 组播转发缓存42
2.4.3 TTL阈43
2.4.4 管理权限的边界45
2.5.1 密集模式协议46
2.5 组播路由协议分类46
2.5.2 稀疏模式协议49
2.5.3 链路状态协议52
2.6 小结53
第3章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54
3.1 IGMP版本155
3.1.1 IGMPv1消息格式55
3.1.2 IGMPv1查询-响应过程56
3.1.4 IGMPv1查询器58
3.1.3 报告抑制机理58
3.1.5 IGMPv1加入过程59
3.1.6 IGMPv1脱离过程60
3.2 IGMP版本261
3.2.1 IGMPv2消息格式62
3.2.2 查询-响应调整64
3.2.3 IGMPv 2离开组信息66
3.2.4 IGMPv 2指定组查询信息66
3.2.5 IGMPv 2离开过程67
3.2.6查询选择过程69
3.2.7 早期的IGMPv2实现70
3.3 IGMPv1- IGMPv2互操作性70
3.3.1 版本2主机/版本1路由器互操作性71
3.3.2 版本1主机/版本2路由器72
3.3.3 混合版本1和版本2路由器的互操作性73
3.4 IGMPv3 的可能性73
3.5 小结75
第4章 多媒体组播应用76
4.1 实时传输协议76
4.1.1 把RTP和RTCP用于音频会议的一个例子77
4.1.2 RTP控制协议78
4.2 会话公告协议79
4.2.1 SAP公告80
4.2.2 SPA带宽限制80
4.3 会话描述协议81
4.3.1 SDP信息格式81
4.3.2 SDP信息描述类型82
4.3.3 SDP描述举例83
4.4 MBone多媒体会议应用84
4.4.1 SDR——会话目录工具85
4.4.2 VAT——MBone多媒体音频工具89
4.4.3 VIC——MBone多媒体视频工具92
4.4.4 WB——共享的白板工具97
4.5 小结100
第二部分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概述103
第5章 距离向量组播路由选择协议103
5.1 DVMRP邻居发现103
5.2 DVMRP路由表105
5.3 交换DVMRP路由报告106
5.4 DVMRP截断广播树109
5.5 DVMRP组播转发113
5.6 DVMRP剪枝114
5.7 DVMRP嫁接118
5.8 DVMRP可扩展性121
5.9 小结122
第6章 PIM密集模式123
6.1 PIM邻居发现124
6.1.1 PIM Hello消息124
6.1.2 PIM-DM源分布树126
6.2 PIM-DM组播转发128
6.3 PIM-DM剪枝130
6.3.1 剪枝否决131
6.3.2 剪枝延迟累加133
6.4 PIM-DM声明135
6.5 PIM-DM嫁接138
6.6 未来PIM增强-状态刷新139
6.7 PIM-DM扩展性141
6.8 小结141
第7章 PIM稀疏模式142
7.1 显式加入模型143
7.2 PIM-SM共享树143
7.2.1 共享树加入144
7.2.2 共享树剪枝147
7.3 PIM-SM最短路径树149
7.3.1 最短路径树加入150
7.3.2 最短路径树剪枝152
7.4 PIM加入/剪枝消息155
7.5 PIM-SM状态刷新157
7.6.1 PIM注册消息158
7.6 源注册158
7.6.2 PIM保留消息160
7.6.3 源注册示例160
7.7 最短路径树切换164
7.7.1 SPT切换示例164
7.7.2 从共享树上剪枝源166
7.8 PIM-SM指定路由器168
7.8.1 指定路由器的作用168
7.8.2 指定路由器失败168
7.9 RP发现169
7.10 PIM-SM适用性/可扩展性170
7.11 小结171
第8章 CBT172
8.1 CBT概述172
8.2 加入共享树175
8.2.1 瞬态176
8.2.2 转发缓存177
8.2.3 组播转发178
8.2.4 非成员的发送178
8.3 CBT状态维护179
8.3.2 回波响应消息180
8.3.3 清洗树消息180
8.3.1 回波请求消息180
8.4 剪枝共享树181
8.5 CBT指定路由器182
8.5.1 CBT Hello协议182
8.5.2 DR加入代理183
8.6 核心路由器发现184
8.7 CBT版本3184
8.9 小结185
8.8 CBT适用性/可扩展性185
第9章 开放式组播最短路径优先187
9.1 MOSPF区内组播路由188
9.1.1 组成员关系链路状态通告188
9.1.2 区内最短路径树190
9.1.3 MOSPF转发缓存191
9.2 MOSPF区间组播路由选择193
9.2.1 组播边界路由器194
9.2.2 区间组成员关系汇总194
9.2.3 通配的组播接收站点195
9.3.1 组播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199
9.3 MOSPF自治系统间组播路由199
9.4 MOSPF适用性/可扩展性201
9.5 小结203
第三部分 Cisco组播网络的实现207
第10章 使用PIM密集模式207
10.1 PIM-DM设置207
10.2 PIM-DM状态规则209
10.2.1 PIM-DM(*,G)状态规则210
10.2.2 PIM-DM(S,G)状态规则210
10.2.3 PIM-DM状态维护规则213
10.3 PIM-DM状态项214
10.3.1 PIM-DM状态标志214
10.3.2 PIM-DM状态实例215
10.4 PIM转发219
10.5 PIM-DM扩散220
10.6 PIM-DM剪枝222
10.7 密集模式嫁接226
10.8 新的PIM邻居的邻接性228
10.9 小结232
11.1 配置PIM-SM233
第11章 使用PIM稀疏模式233
11.2 PIM-SM状态规则234
11.2.1 PIM-SM(*,G)状态规则235
11.2.2 PIM-SM(S,G)状态规则236
11.2.3 PIM-SM出口规则237
11.2.4 PIM-SM出口计时器238
11.2.5 PIM-SM状态维护规则239
11.2.6 特殊PIM-SM(S,G)RP位状态规则239
11.3 PIM-SM状态项244
11.3.1 PIM-SM状态标志247
11.4 加入共享树249
11.5 PIM注册过程254
11.5.1 接收者首先加入254
11.5.2 源首先注册264
11.5.3 沿着SPT的接收者272
11.6 SPT-Switchover276
11.6.1 超过SPT-Threshold277
11.6.2 SPT-Switchover过程278
11.6.3 SPT-Switchback过程286
11.7.1 剪枝共享树287
11.7 剪枝287
11.7.2 剪枝源树292
11.8 PIM-SM特殊情况299
11.8.1 未预见的数据到达300
11.8.2 RP on a Stick302
11.8.5 调头路由器307
11.8.4 Proxy-加入消息计时器309
11.9 小结313
12.1 自动RP315
第12章 PIM汇合点315
12.1.1 自动RP介绍316
12.1.2 配置自动RP候选RP318
12.1.3 配置自动RP映射代理319
12.1.4 用多个映射代理进行冗余备份320
12.1.5 使用多个RP进行冗余备份321
12.1.6 稀疏-密集模式的产生321
12.1.7 简单的自动RP配置323
12.1.8 自动RP网络中的RP Failover325
12.1.9 限制自动RP消息326
12.1.10 防止候选RP的欺骗329
12.2 PIMv2自举路由器机制331
12.2.1 PIMv2自举路由器介绍331
12.2.2 配置PIMv2候选RP333
12.2.3 配置PIMv2候选BSR334
12.2.4 用多个候选RP实现冗余和RP负载均衡335
12.2.5 RP选择-RP哈希算法336
12.2.6 用多个侯选BSR实现冗余337
12.2.7 PIMv2 BSR网络中的RP Failover339
12.2.8限制BSR消息340
12.3 RP的放置和调整341
12.3.1选择RP的位置342
12.3.2 RP资源需求342
12.3.3 强制组按密集模式操作345
12.3.4 使组处于稀疏模式354
12.4 小结356
第13章 连接DVMRP网络357
13.1 Cisco DVMRP的互操作性357
13.1.1 启动DVMRP互操作性358
13.1.2 PIM-DVMRP相互作用359
13.3 DVMRP路由交换372
13.3.1 通告连接路由(缺省行为)374
13.3.2 DVMRP路由的聚类376
13.3.3 控制DVMRP路由通告377
13.3.4 控制DVMRP路由接受384
13.3.5 调整缺省的DVMRP距离385
13.3.6 调整DVMRP尺度386
13.3.7 特定的MBone特征387
13.4.1 单播-组播的一致性389
13.4 PIM-DVMRP边界问题389
13.4.2 PIM-SM问题394
13.5 DVMRP网络连接举例398
13.5.1 物理上一致的网络398
13.5.2 独立的MBone路由器402
13.6 调试诀窍405
13.6.1 检验DVMRP隧道状况407
13.6.2 检查DVMRP路由交换409
13.7 小结413
第14章 校园网上的组播417
14.1 平整地球协会417
第四部分 第2层的组播417
14.2 局域网交换机的特性418
14.2.1 广播/组播扩散419
14.2.2 抑制组播扩散420
14.3 IGMP窃听421
14.3.1 用IGMP窃听方式加入一个组422
14.3.2 IGMP的性能影响424
14.3.3 在IGMP窃听方式下离开组427
14.3.4 用IGMP窃听维护组430
14.3.5 IGMP窃听及只发送的源432
14.3.6 用IGMP探测路由器433
13.3.7 IGMP窃听小结435
14.4 Cisco组管理协议436
14.4.1 CGMP消息436
14.4.2 用CGMP加入组438
14.4.3 用CGMP维护组439
14.4.4 用CGMP离开组440
14.4.5 CGMP本地离开处理441
14.4.6 CGMP的性能影响444
14.4.7 CGMP和只发送的源444
14.4.9 CGMP小结445
14.4.8 用CGMP探测路由器445
14.5 局域网交换的其他问题446
14.5.1 IGMPv1离开延迟问题446
14.5.2 交换机之间的链路问题447
14.5.3 路由器核心交换机问题449
14.6 小结451
第15章 NBMA网络的组播453
15.1 传统的NBMA网络453
15.2 传统NBMA网上的组播455
15.2.1 伪广播457
15.2.2 PIM和NBMA网络部分网格459
15.2.3 PIM NBMA模式461
15.2.4 NBMA网络上的Auto-RP466
15.3 ATM NBMA云块上的组播469
15.3.1 ATM点到多点广播虚电路470
15.3.2 每组ATM点到多点VC472
15.3.3 PIM多点信令473
15.3.4 限制PIM多点VC的数量475
15.3.5 调试ATM点到多点虚电路476
15.4 ATM网上的经典IP479
15.5 小结481
第五部分 组播的高级课题485
第16章 组播流量管理485
16.1 控制组播使用的带宽485
16.1.1 使用速率限制的带宽控制486
16.1.2 划分区域的带宽控制491
16.1.3 配置区域划分494
16.1.4 区域划分和BSR501
16.2 组播信息路径控制501
16.2.1 RPF信息的替换源502
16.2.2 信息管理示例510
16.3 利用GRE隧道的组播负载分摊513
16.3.1 配置组播负载分摊513
16.3.2 进程与快速交换的比较515
16.4 广播到组播的转换516
16.5 小结521
第17章 域间组播路由选择522
17.1 域间组播路由选择问题523
17.2 多协议BGP524
17.2.1 多协议BGP的新属性524
热门推荐
- 537684.html
- 1048314.html
- 3505403.html
- 811399.html
- 1832607.html
- 2686394.html
- 1987069.html
- 2632903.html
- 3388237.html
- 2692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6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9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8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8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