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日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83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4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的兴起1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2
二、关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新观念2
三、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3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领域3
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
(一)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
(二)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4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基本理论5
一、精神分析理论5
二、行为主义理论6
三、人本主义理论7
附:中医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8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9
第一节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9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9
二、人类意识的产生与发展9
(一)劳动在人类意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9
(二)语言在意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0
三、心理的实质10
(一)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10
(二)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1
第二节 心理过程11
一、认识过程11
(一)感觉和知觉11
(二)记忆14
(三)思维17
二、情绪和情感19
(一)概述19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9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21
(四)情绪障碍21
三、意志22
(一)意志的基本特征22
(二)意志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22
(三)意志行动过程23
(四)意志品质23
第三节 个性24
一、概述24
(一)个性的概念24
(二)个性的特征24
二、个性心理特征25
(一)能力25
(二)气质27
(三)性格28
三、个性倾向性30
(一)需要30
(二)动机31
(三)兴趣32
(四)理想、信念、世界观33
第三章 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34
第一节 挫折和心理防御反应34
一、挫折和应对34
(一)概述34
(二)挫折的产生34
(三)影响挫折产生的因素34
(四)应对35
二、心理防御反应35
第二节 心理应激38
一、心理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38
二、应激原39
(一)应激性生活事件40
(二)日常生活中的困扰41
(三)与工作有关的应激原42
(四)环境应激原42
三、应激反应42
(一)应激的心理反应42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43
(三)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43
四、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44
(一)心理中介-认知评价44
(二)心理生理中介45
五、心理应激与健康45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46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46
第三节 心身疾病47
一、概述47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47
(二)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47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48
(四)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防49
二、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50
(一)原发性高血压50
(二)冠心病51
(三)癌症52
(四)消化性溃疡53
(五)支气管哮喘54
(六)糖尿病54
(七)肥胖病55
(八)偏头痛55
(九)皮肤科心身疾病55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基本技能56
第一节 临床心理测验56
一、概述56
二、心理测验的种类56
三、心理测验的效用和使用原则57
(一)心理测验的效用57
(二)心理测验的使用原则57
四、常用心理测验简介57
(一)智力测验57
(二)人格测验58
(三)心身状态评定59
第二节 心理治疗68
一、心理治疗概述68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68
(二)心理治疗的机理68
(三)心理治疗的共同治愈因素69
(四)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70
(五)实施方式70
二、临床常用心理治疗方法简介71
(一)一般心理治疗71
(二)精神分析疗法71
(三)行为疗法72
(四)认知疗法73
(五)患者中心疗法75
第三节 心理咨询76
一、心理咨询概述76
(一)基本概念76
(二)心理咨询的意义和作用76
(三)心理咨询的领域77
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78
三、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和基本方法79
(一)心理咨询的过程79
(二)心理咨询的工作原则80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80
第五章 病人心理和医患关系82
第一节 病人心理82
一、病人心理概述82
(一)几个基本概念一病人、患者、疾病和病感82
(二)病人角色82
(三)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83
(四)病人的心理需要83
二、病人的一般心理变化84
(一)情绪变化84
(二)认知功能和意志的变化85
(三)人格变化85
三、不同病程中病人的心理变化85
(一)诊疗早期患者的心理变化85
(二)诊疗中期病人的心理变化86
(三)复员与康复期病人的心理变化87
(四)终末期病人的心理变化87
四、几类病人的特殊心理问题89
(一)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干预89
(二)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干预90
(三)监护病房病人的心理问题的观察与处理91
(四)透析治疗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处理92
第二节 医患关系92
一、概述92
(一)医患关系的基本概念93
(二)医患关系的本质特征93
(三)医患关系的模式94
二、人际关系与医患交流95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要素95
(二)人际交往的作用96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96
(四)人际吸引96
三、医患间交流的基本方式与技巧98
(一)语言交流98
(二)非语言交流98
四、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社会因素100
(一)心理因素100
(二)社会文化因素101
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02
(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102
(二)良好医患关系的特点102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02
第六章 心理护理104
第一节 概述104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及意义104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104
(二)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104
(三)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105
二、心理护理的特点106
(一)个性化与复杂性106
(二)广泛性与情景性106
(三)心身统一性和心理能动性106
(四)社会性与适应性106
(五)可操作性与发展性106
三、心理护理的原则106
(一)服务性原则106
(二)交往性原则107
(三)启迪性原则107
(四)应变性原则107
(五)自我护理的原则107
四、心理护理的方法107
(一)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107
(二)心理护理的技术与交往技巧108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程序109
一、调查阶段109
(一)资料的来源110
(二)资料的内容110
二、护理诊断110
(一)心理评定110
(二)确定护理诊断110
三、护理计划110
四、执行111
五、评价111
(一)制定评价标准111
(二)结合实际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111
(三)总结评价结果111
(四)找出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及改进方案111
第三节 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112
一、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心理护理112
二、不同性格患者心理护理113
三、疾病各阶段的心理护理113
(一)患病初期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113
(二)疾病发展期或稳定期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113
(三)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114
(四)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114
第七章 心理健康116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116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116
(一)定义116
(二)心理健康的任务和意义116
二、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117
(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117
(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117
(三)人格的稳定性117
三、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117
(一)智力正常118
(二)情绪乐观118
(三)人际关系和谐118
(四)适应环境118
(五)人格完善118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18
(一)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118
(二)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119
(三)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119
五、心理健康的促进原则与途径120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120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120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健康121
一、儿童期的心理健康121
(一)增进父母心理健康素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121
(二)认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122
(三)矫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123
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123
三、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124
(一)中年期的心理健康124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125
第三节 群体心理健康126
一、家庭心理健康126
(一)婚姻关系的心理健康126
(二)亲子关系的心理健康127
二、工作单位心理健康127
(一)劳动自身的因素127
(二)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128
(三)注意职业心理卫生128
三、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128
(一)医务人员心理问题的特点128
(二)医务人员易罹患的心理或心身疾患129
(三)医务人员的心理保健129
第八章 药物心理131
第一节 药物的心理效应131
一、药物的心理治疗效应131
二、药物的心理干扰效应131
三、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132
(一)文化因素132
(二)疾病的性质132
(三)个性特征132
(四)药品剂型、包装和说明书132
(五)社会宣传及药品声誉132
(六)药物副作用133
第二节 安慰剂133
一、安慰剂概述133
二、安慰剂的疗效与机制133
三、安慰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34
第三节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134
一、概述134
(一)药物滥用、药物依赖性的概念134
(二)具有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及特点134
(三)药物依赖性的生理心理表现135
二、药物依赖性的形成机制136
(一)生物学因素136
(二)心理因素137
(三)社会因素137
三、药物依赖的治疗措施137
(一)脱瘾阶段137
(二)康复阶段137
(三)后续照管阶段138
四、不良嗜好行为及矫治138
(一)吸烟行为及矫治138
(二)酗酒行为及矫治139
参考文献142
热门推荐
- 3834007.html
- 1445097.html
- 2877440.html
- 1502647.html
- 449563.html
- 3605264.html
- 1713672.html
- 703175.html
- 1444500.html
- 2422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1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6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2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5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0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