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型气地质综合研究思路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时华星,宋明水,徐春华,宋国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11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煤层-地下气化煤气-采矿地质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型气地质综合研究思路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然气与煤型气1
第一节 绪论1
一、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1
二、煤型气在天然气资源中的重要性2
第二节 煤型气研究现状4
一、煤成气研究进展4
二、煤层气研究进展6
第三节 天然气及其类型7
一、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7
二、有机成因天然气类型10
三、无机成因的天然气14
四、天然气与石油性质的基本差别14
第四节 煤型气的分类与化学特征15
一、煤型气类型15
二、煤型气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16
第二章 煤及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19
第一节 成煤母质的堆积环境19
一、沼泽与泥炭沼泽的概念及类型19
二、泥炭沼泽的形成条件22
四、成煤泥炭沼泽类型的重建23
三、从泥炭层到煤层的厚度缩减23
第二节 煤及煤系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24
一、冲积扇沉积与煤层的形成24
二、扇三角洲沉积与煤层的形成28
三、河流沉积与煤层的形成36
四、三角洲沉积与煤层的形成39
五、滨岸沉积与煤层的形成44
第三节 含煤岩系的地震地层学研究48
一、地震反射特征的地质意义48
二、煤系地层的主要地震相类型49
一、有机相的概念及划分指标52
第四节 含煤岩系的沉积有机相研究52
二、含煤岩系的沉积有机相53
三、煤的沉积有机相与煤岩类型54
第五节 煤系地层的等时地层格架55
一、煤系地层的层序界面56
二、基准面变化与煤岩类型58
第六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聚煤模式58
一、克拉通型含煤盆地的聚煤模式58
二、大陆边缘型含煤盆地的聚煤模式59
三、陆内坳陷型含煤盆地的聚煤模式60
四、裂谷型含煤盆地的聚煤模式61
五、四种含煤盆地主要沉积特征的对比62
第三章 煤系地层的识别与追踪64
第一节 煤系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与标定64
一、煤层反射波的形成机理64
二、煤系地层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65
第二节 煤层的测井响应66
一、煤的视电阻率测井66
二、声波测井68
三、自然伽马测井68
五、煤层测井解释实例69
四、伽马-伽马测井69
第三节 复杂地质体中煤系地层的电法识别70
一、煤系地层的地球物理属性(电阻率)70
二、电法勘探(MT或CEMP)的资料处理71
三、煤系地层提取的方法和技术78
第四章 煤系地层中的有机质83
第一节 煤系烃源岩及有机质赋存方式83
一、烃源岩及煤系烃源岩的概念83
二、沉积有机质赋存方式83
三、煤层的划分标准及成因分类84
一、有机质的光学分类85
第二节 有机质的光学和化学分类85
二、有机质的化学分类87
第三节 煤及煤系泥岩的岩石学特征及鉴定90
一、煤岩宏观组成90
二、宏观煤岩类型91
第四节 煤系有机质的显微组分及其特征91
一、煤岩显微组分划分类型92
二、富氢与贫氢显微组分的组成及特征96
第五节 煤系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及特征97
一、煤系烃源岩干酪根特征及分类依据97
二、干酪根类型的划分99
第六节 煤系有机质的生烃潜力评价107
一、有机质丰度特征108
二、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标准111
第五章 煤系地层的热演化与二次生烃114
第一节 成煤原始有机质与成煤作用114
一、成煤原始有机质114
二、成煤作用类型及特征115
三、煤化作用过程中煤岩组成及结构的演化特点117
一、煤系烃源岩的热演化作用类型118
第二节 煤系烃源岩的热演化作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118
二、含煤岩系深成热演化作用的影响因素122
第三节 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评价方法124
一、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划分124
二、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方法125
第四节 煤系地层的二次生烃与迟滞效应128
一、煤系地层的埋藏类型129
二、二次生烃的迟滞效应130
第一节 有机质转化的物理化学作用137
一、生物化学作用137
第六章 煤型气的生成与模拟137
二、热降解作用139
三、热裂解作用139
第二节 煤型气模拟试验的产率及其影响因素140
一、试验条件与试验结果对比140
二、煤的全岩模拟试验与产气率143
三、不同显微组分的模拟试验与产气率143
四、煤型气产率的影响因素145
第三节 煤系烃源岩热模拟的产物及其特征147
一、不同演化阶段模拟的产物的产率变化特征147
二、不同演化阶段模拟产物同位素的变化规律148
三、模拟过程中残余物元素组成的变化149
第四节 计算法确定煤系烃源岩的生气量149
一、利用煤的挥发分含量计算烃源岩甲烷生气量150
二、煤岩显微组分法计算源岩生气量150
第七章 煤成气的鉴别152
第一节 煤成气的气体组分152
一、煤成气中烃类气体的组分特征152
二、煤成气中非烃类气体的组成特点154
一、煤成气的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156
第二节 煤成气的稳定同位素特征156
二、稳定碳同位素在煤成气鉴别中的应用158
三、利用40Ar/36Ar比值鉴别煤成气171
四、利用C7系统三角图鉴别煤成气172
第八章 煤系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174
第一节 储层类型及特征174
一、沉积环境与储层的岩石类型174
二、大—中型气田的储层物性参数特征176
第二节 煤系储层孔隙类型及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178
一、孔隙类型及特征178
二、煤系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179
三、煤系有机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180
第九章 煤层气地质特征182
第一节 煤层气的赋存状态182
一、吸附气及其含量的影响因素182
二、游离气及其含量的影响因素184
三、水溶气及其含量的影响因素189
第二节 煤层气含量的控制因素190
一、煤岩类型和煤岩组分191
二、煤的变质程度191
三、煤层承受的压力192
四、煤层的埋深和煤阶193
五、煤层的顶、底板岩性195
六、火山活动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195
七、含煤岩系的地质年代195
八、煤层所处的构造位置195
九、地下水的活动196
第三节 煤层含气量的测定方法196
一、解吸法196
二、吸附等温线法200
三、图解法201
五、测井曲线推测法202
四、估算法202
一、煤系地层沉积环境203
第四节 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203
二、构造地质条件204
三、煤层的孔隙性205
四、煤层的渗透性206
五、火成岩发育特征研究208
六、煤层气的含气性与含气饱和度208
七、构造应力场的研究209
八、煤层气勘探选区评价209
一、煤成气资源分类和分级211
第十章 煤型气资源量的计算211
第一节 煤成气资源量的分类与计算211
二、盆地模拟法煤成气资源量计算212
第二节 煤层气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与计算217
一、煤层气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217
二、煤层气的储量计算方法218
三、煤层气资源量计算参数218
后记224
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
- 1618885.html
- 1068133.html
- 2329759.html
- 2856557.html
- 2637913.html
- 3448203.html
- 2651944.html
- 288219.html
- 3843186.html
- 710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6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5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1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0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1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0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0190.html